文青更易出现心理问题
2015-09-10秋肃
秋肃
猛然间,你可能发现身边涌现出了不少文艺青年。他们整日花大把大把的时间来听音乐、看电影、读书,沉醉其中且乐此不疲。
文艺青年(文青)是继“小资”之后重又兴起的一个身份标识。然而,这一类人却可能是心理问题的高发群体。
先简单地界定下这个群体:文艺青年,往往是指具有强烈的文学、艺术爱好,以文学艺术的修养作为提升自身审美趣味的一种手段的青年。他们在网络上主要聚集于豆瓣这样的网络社区,熟悉各类文艺作品,偏好小众电影,谈吐典雅,心思细腻,气质不俗。
在长期的心理分析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出现心理问题的朋友都具有文艺偏好,多多少少是某种程度上的“文艺青年”,联想到诸多自杀的艺术家、作家,这一现象值得引起注意。人们不得不追问,这是为什么?
文艺本身的忧伤特质
这首先涉及到对文艺本身的分析。正所谓“文章憎命达”,“《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这意味着,文艺关注于人类的情感世界,尤其是忧伤、痛苦之类的情感体验,对这些情感体验进行艺术化的表达,从而营造出一种美学境界,从而使我们获得审美体验。
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文艺作品是由血和泪创作出来的,文艺爱好者对文艺的关注和喜爱,实际上就是对忧伤、痛苦这一类情感体验的关注和喜爱。古代的不用说,想想郭敬明老师广为传颂的“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泪流满面”、“悲伤逆流成河”之类的表达,就可以知道文艺本身自带的忧伤气质。
文艺本身自带的忧伤气质注定了文艺青年的群体形象必须带有“忧伤范”,必须要比一般人更能感受所谓的痛苦。
提升格调的需要
作为一名合格的文艺青年,如果不带点忧伤的气质,不那么敏感,面对秋风秋雨不感觉“愁煞人”,那是不符合他/她对自身形象的期待的,自然,也难以与一般的社会大众区分开来。而要让自己符合文艺青年这一自身形象的期待,他/她必须得让自己沉浸在某种负面情绪的情境中,让自己尽量地忧伤一点、痛苦一点,这样才更能在俗世中呈现“文艺青年”的“理念”。
既然如此,也必然他们导致不断地对自己进行压抑,不断地对自己进行否定,不断地在心理上对一些伤害进行放大,显然,这都是对心理结构的杀伤。所以可以看到,文艺青年是把自己的心理结构暴露在外,任其去感受各种外界的伤害,甚至加以放大,杀伤自己的心理结构,而没有启动智力结构作为防御的阵地来保护自己,这正是心理问题出现的根源之一。
选择性关注负面情绪
尽管沉浸在负面情绪中非常痛苦,但是因为符合对自己文艺青年形象的期待,他们并不打算从这种情境中抽离出来,甚至于还要对自己的痛苦忧伤进行审美,获得在审美价值链上提升的价值感。可以说是“痛并快乐着”。
这样,文艺青年在心理问题上比其他群体更难解决。原因就在于,对于痛苦,他们有一种审美上的需要。从内心深处,他们并不希望自己将负面情绪宣泄掉,因为那样,自己作为文艺青年的格调就降低了。
林黛玉并非没有理由快乐,但是一旦快乐起来,她的诗词格调就不高了,这是她无法接受的。像一句被说烂了的名言那样: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同样的,快乐往往是简单的,而痛苦多是复杂的,因为复杂,所以值得被文艺青年们书写。
从这个角度说,文艺偏好在某种程度上是对痛苦的偏好,同时也是对幻象的偏好。为了让自己能够处于所期待的美学境界里,文艺青年选择性地关注某些生活的片段,把这些片段视为人生的全部。
追求文艺应适度
假设存在一种叫“思想青年”的群体作为比较,那么我们可以说,思想青年关注的各种社会现象的本质及其之间的逻辑关系,而文艺青年关注的则是社会现象中人类的情感体验本身;思想青年关注的是“真不真”,而文艺青年关注的则是“美不美”。
《幽梦影》云:情之一字,所以维持世界;才之一字,所以粉饰乾坤。这话没错,问题在于,因为悠久的人文传统,我们这个民族的感性往往多于理性,对于幻象的偏爱往往多于对真相的追求,狂热的情绪往往淹没平和的理性。适当的文艺当然没错,审美本身是在丰富我们的生活和人生体验;但是为了过于追求文艺范儿,扭曲了自己的心理,那就不值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