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列特涅夫:指挥大师的上海钢琴“首秀”

2015-09-10林达

音乐爱好者 2015年10期
关键词:首秀列特柴科夫斯基

2015年10月15日,普列特涅夫将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举办一场独奏音乐会。记得之前的多次访问演出,他都是以指挥家的身份而来,已经长久不碰琴键了。对于众多的乐迷而言,一场普列特涅夫的“独奏”已经等了太久了。

此次音乐会,普列特涅夫将会演奏斯克里亚宾的《二十四首前奏曲》。这套前奏曲一直是他的保留曲目,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曾多次演出过,就目前存世的一些录音资料来判断,他对斯克里亚宾的定义仿佛是“小清新”般的哲人。二十多年过去了,丰富的艺术沉淀一定让普列特涅夫感悟到音乐中更多内在的精髓,转变与升华是毋庸置疑的。此外,普列特涅夫还将演奏两首贝多芬奏鸣曲。他一直钟爱贝多芬的作品,记得在当年的“老柴”比赛上,他就演奏过贝多芬《第三十二钢琴奏鸣曲》。普列特涅夫指下的贝多芬,总感觉有股神秘的力量在支撑,推动感往往流窜于乐句之间。

这是一场令人期待的音乐会,在演出前,我也很荣幸能够通过邮件采访到普列特涅夫本人。

● - 林达 ○ - 普列特涅夫

● 最近,又一届柴科夫斯基国际钢琴比赛结束。想起您在1978年参加了比赛,我在Youtube上观看了您在第二轮比赛的视频,演奏了肖斯塔科维奇、普罗科菲耶夫、李斯特等人的作品,并最终获得第一名。您能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吗?现在的钢琴比赛,与四十年前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 我依旧记得当时那些日子的情景,但不得不说的是,自从那时候开始,我就不再对比赛有兴趣了,因此我也不想过多地讨论。我的目标就是要赢。我欣赏有才华的人,不论他们是否赢得过比赛。

● 1986年,您与霍洛维茨在基辅相遇,这一直被誉为是“历史性的一刻”。您能谈一下霍洛维茨给您留下的印象及当时的具体细节吗?

○ 现在那张照片收藏在俄罗斯克林的柴科夫斯基博物馆中。我们的对话时间不长,我不能说这是“历史性的一刻”,不过霍洛维茨的钢琴艺术当然是这个世界音乐文化中意义最重大的现象之一。

● 您从小在俄罗斯长大,师从弗利尔(Yakov Flier)与弗拉先科(Lev Vlasenko),这两位都是俄罗斯钢琴学派的代表人物,可以说,您也继承了传统。但是,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您曾经公开表示过自己已不代表俄罗斯钢琴学派这一传统,而是更加自我的意识。您能谈一下其中的转变及缘由吗?

○如果说我的老师只有这两位,这种说法是不公平的,除了他们还有其他对我来说极为重要的人。我十三岁前师从沙德基纳(Kira Alekseevna Shadhkina),她至今还在从事教学工作。之后我进入莫斯科中央音乐学院,师从叶甫格尼·季马金(Evgeniy Timakin),学习了很多钢琴技巧。我特别感激他们,但我必须说,让我从中学习到最多的,还是那些我从未谋面的音乐家们。因此,被称为我的“老师”的人不一定必须是俄罗斯人,这不局限于灵魂,也不局限于地域。所有被称为俄罗斯天性和“俄罗斯魂”的东西,都对我所做的一切有着巨大的影响。

● 您有一张精彩无比的唱片,演奏了穆索尔斯基的《图画展览会》,以及您亲自改编的《睡美人》组曲。您还为钢琴改编了不少作品,请问改编曲(Transcription)依然是当今一个重要的音乐载体吗?

○ 首先,小小更正一下,我只改编过四部作品,“三部”这个数字很难称之为“不少”。除了你提到的《睡美人》组曲之外,还有《胡桃夹子》组曲和改编自谢德林芭蕾《安娜·卡列宁娜》的曲子。以普罗科菲耶夫《灰姑娘》组曲改编的双钢琴组曲,是我为钢琴家阿格里奇改编的。以上就是我所有的改编作品了。关于改编我们还能聊很多。在我看来,改编作品的演奏价值在于,改编成什么器乐,在改编后听上去仿佛这部作品本来就是为了这件乐器所作的。要做到这点非常难,但是可以做到的,其中令人难以置信的典范之作,有布索尼改编巴赫的《恰空舞曲》、李斯特改编帕格尼尼的《钟》等。

● 您演奏过太多柴科夫斯基的作品,如他的三部钢琴协奏曲、《四季》及诸多小品等,也改编过他的芭蕾作品。请问柴科夫斯基什么样的魅力深深吸引了您?

○ 对我来说,柴科夫斯基就是俄罗斯精神的脊梁骨。

● 您曾经在DG出版了一套非常成功的柴科夫斯基交响乐全集,后来又在Pentatone重新录制了一遍。对于这两套录音,您自己如何评价?

○ 当我在Pentatone录音的时候,我已经不记得我在DG的录音了。现在我好像也已经忘记我在Pentatone的录音了(笑)。

● 如今有不少音乐家兼具了指挥家、钢琴家的双重身份。您当初选择成为指挥家的动力是什么?当时是如何平衡这两种音乐职业的?

○ 同时做不同的事情不难,难的是在不同的事情上同时表现出卓越的水准,对我来说可以。

● 如果没有记错,您是在2006年出版了贝多芬钢琴协奏曲全集后“封琴”,不再公开演奏。许多乐迷想了解其中的缘由,是否能透露一些?几年前,您突然又返回了钢琴舞台,让许多乐迷为之兴奋。是什么样的神奇力量促使您回归?

○ 我很荣幸,虽然事实上我也没什么特别高兴的,但是真的很荣幸。关于我的回归,我要感谢Kawai钢琴公司,不管我到哪里演奏,他们支持我每一站都能使用Kawai钢琴。这是非常重要的,是我最根本的要求,因为表演场地的钢琴我完全不满意。

● 当今钢琴乐坛,在演奏风格上已经是翻天覆地的巨变。不少钢琴家的演奏更偏重于机械化,甚至不太会运用合理的“自由速度”,或许品味已不如从前。这样的变化,是如何形成的?我们要过多久才能又一次迎来钢琴的黄金年代?

○ 在表演艺术,尤其是钢琴音乐的范畴里,对我来说唯一有价值的事情就是艺术家强烈的个性。只有如同拉赫玛尼诺夫、霍洛维茨、米凯兰杰利、里赫特这样伟大的音乐家出现在钢琴界,才称得上另一个“黄金时代”的来临,不论他们的演奏是什么风格类型。

● 2015年您是否会有钢琴录音或室内乐录音计划?或推广几位冷门的作曲家?

○ 我还没有任何新的录音计划。

● 最后,请谈谈对上海这座城市的印象,有没有特别喜爱的食物或地域人文?

○ 我对上海有着非常深刻的印象。一般来说我不太喜欢大都市,它们充斥着混凝土和密集的人群。然而在上海,我对中国建筑师们的视野、魄力、奇思妙想非常惊奇,我也非常喜欢品尝北京烤鸭。

猜你喜欢

首秀列特柴科夫斯基
路特斯ELETRE中国首秀并开启大陆地区预订
法拉利包揽一二名 周冠宇首秀获积分——2022F1巴林大奖赛
浅谈柴科夫斯基《四季》之《一月》之美学体现
浅析柴科夫斯基《四季·十一月》
完美的首秀:长征七号发射成功
不提他人落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