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有多远?
2015-09-10赵俊
赵俊
在AR的进程中,微软、谷歌等国外巨头更具情怀,它们押上重金投入软硬件核心技术的开发,在商业化上却面临了一系列难题。中国的AR行业由创业企业领衔,扎堆在更易落地的儿童教育行业。
2015年9月底,微软在习大大赴美访问期间亮出了自己的核心技术:3D全息眼镜HoloLens。HoloLens是第一款运行Windows 10系统的全息设备,相当于一台很轻巧的超级计算机,不需要连接任何移动设备或者PC就可以工作。用户通过手势操作能够调整全息影像的大小和形状,设备可以追踪身体的移动和人的视线,生成适当的3D虚拟对象再投射回眼中。
HoloLens是AR(Augmented Reality,增强现实)领域的标志性产品。AR是将计算机生成的虚拟物体或提示信息叠加到真实场景中,从而增强用户对现实世界的感知能力。如果说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是把人送到一个虚拟世界,AR则是增加信息,在现实世界里更好地导航。相比VR,AR的交互方式更加自然。
更具钱景的AR
投资银行 Digi-Capital预测,到 2020年之前,AR和VR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 1500 亿美元,其中 AR 可能占到80%,也就是 1200 亿美元。该机构指出,VR致力于打造沉浸式体验,更适用于室内场景,对游戏玩家比较有吸引力。AR则意味着用户可以与外界进行交互,强调的是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即时信息,因而更适用于大众用户,设备使用时间可以比VR长很多。
中金公司也在其研究报告中指出,AR具有更强的工具性,在医疗、工业、建筑、物流、零售等领域将有广泛用途。2020年以后,AR/VR有望取代PC机和智能手机,成为人们办公和生活的主要计算设备。
尽管AR产业仍在早期萌芽状态,但其主要的收入已经有了清晰的思路。一是内容,包括游戏、影视、医疗保健、教育及社交;二是硬件及分销,包括头戴装置、手持控制器、图形卡、视频捕捉技术以及在线市场;三是软件平台与交付服务,包括内容创作工具、捕捉、制作及交付软件,视频游戏引擎,分析工具、文件托管服务以及压缩工具,B2B 及企业应用等。
在这其中,Digi-Capital认为,硬件将占据AR收入的最大比例。目前主流的AR硬件产品分为以下几类:最核心的是头戴式设备,比如谷歌眼镜和HoloLens;二是手持类设备,从手持投影仪到智能移动终端均可归为此类;第三类则是空间显示设备,桌面显示器是最常见的一种,其余还包括车用HUD(平视显示器)和全息投影仪。
巨头的盘算
美国的科技巨头通过自主研发和投资收购两种方式布局AR技术,下了重注的微软在这个领域可谓一马当先(附表)。其AR技术Holograms中技术含量最高的是实时空间深度扫描和实时3D建模,需要深厚的算法功力和较强的演算能力。相比谷歌眼镜,HoloLens的投影更立体和复杂,分辨率较高,具备3D全息影像的处理能力。
微软希望更多厂商采用HoloLens的技术,以实现Windows生态系统的持续增长。目前,以制造平民价格PC闻名的华硕正在与微软协商,打造其自主版本的低价版HoloLens眼镜,这让华硕成为首个有兴趣打造HoloLens眼镜自主版本的外部企业。不仅如此,微软还在开发多人AR技术,让AR成为一种共享体验。
谷歌的尝试包括研发谷歌眼镜和投资Magic Leap。前者暂告失败,后者则依旧神秘。Magic Leap 致力于成为AR的软硬件开拓者,从公司已申请获得的各项专利来看,目前其正在研发一款头戴式AR设备。尽管已经准备进入生产环节,但截至目前Magic Leap还未公布任何相关的产品细节。
由于缺少合适的核心部件供应,Magic Leap 从5.4亿美元的巨额融资中拿出一部分钱在佛罗里达建造了一个 30 万平方英尺的制造工厂,用以生产“光子光场芯片(hotonic lightfield chip)”。这个芯片可以控制从 AR 头盔投射到用户眼球里产生 3D 影像的光线。此外,2015年6月,Magic Leap 宣布推出AR 开发者平台,开发者可在官网上注册申请适配 Unreal 和 Unity 游戏引擎的 SDK。Magic Leap联合创始人兼CEO 罗尼·阿布维奇 (Rony Abovitz)表示,该平台将面向应用开发者、游戏开发者、艺术家、作家和电影制作者等内容开发者开放。
苹果则通过收购初创公司Metaio,切入AR市场。后者开发了一套AR创作工具Metaio Creator,用户可用Creator在数分钟内创建虚拟现实场景。Metaio已经开始为iOS设备打造视频头套、动作感应虚拟3D界面以及“超现实”3D显示屏。AR技术有望率先在苹果的地图应用上得到体现。
Facebook的做法则是VR和AR两手一起抓,通过简单直接的挖人方式快速提高在AR上的研发能力。2015年7月,Facebook挖来了在微软工作将近4年的Pasi Saarikko,他曾负责微软HoloLens的光学设计和架构。在此之前,Facebook旗下Oculus也挖走了谷歌AR光学工程师Evan Richards。
企业级市场更受看重
虽然AR引起了巨头的竞相追逐,但商业化却远未到来。华泰证券指出,AR的爆发时间将晚于VR。AR对计算能力的要求比VR高一个量级,现有的数据采集、储存和传输分析能力无法支持AR技术的发展。而图像识别技术仅处于实验室阶段,精确定位技术误差大,还未到商用阶段。
谷歌眼镜遭遇滑铁卢是AR遇阻的一个例证。谷歌眼镜具有和智能手机类似的功能,可以通过声音拍照、视频通话以及上网、处理文字信息等。不过,由于1500美元的定价太过昂贵,又缺少足够的应用支持,还存在着分散注意力和侵犯隐私等风险,推出以来销量欠佳。此外,长期佩戴是否会影响视力,长期接触三维立体影像是否有害于人体神经系统,这些未知因素都是其遇冷的原因。基于此,谷歌于2015年1月已宣布停止了谷歌眼镜“探索者”项目。
中金公司也在其研究报告中表示,AR 商业化还需要两年左右的时间,而更大规模的普及可能需要技术过关的产品价格降至100 美元左右。由于技术上的差别,AR 实现难度更大。AR 只能是一体机,而不能像VR 那样连接在PC 或手机上。而且由于佩戴AR的时间要远远长于VR,因此对AR搭配的电池续航时间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为了在嘈杂的自然环境中辨识用户的语音或手势指令,AR需要更加精准的自然语言操作和手势操作。
只有在搭建好无数传感器、配备有高速网络通信的智能家居、智慧工厂里,AR 才能及时提供有用信息,并与人互动。也就是说,目前的网络环境、物联网发展程度尚不足以支撑AR设备的优质体验。
在价格昂贵、个人消费者接受度较低的情况下,谷歌和微软都将目光转到了企业级市场。谷歌眼镜第二代Google Glass Enterprise Edition 就只着眼于企业应用,包括医疗保健、现场直播和制造业等。HoloLens在展示其游戏功能以外,更宣传了其在医疗、工业、建筑、物流、零售等方面的用途。微软将于2016年一季度发售开发者版,定价3000 美元,距消费者版推出则可能还需要5年时间。
中国中小创领衔
与国外的AR领域由大佬主导的情况不同,中国的AR行业则是由创业企业领衔。创业公司在人力和资金上处于弱势,在技术投入和储备上也明显乏力,它们无法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前沿未知的科技上,而是选择了更容易落地的软件+内容领域。
根据AR in China网站的不完全统计,国内的AR创业者主要从事AR应用的开发,相关企业达到200多家。这其中,儿童教育成为最受创业者和投资人青睐的内容行业。由于儿童的需求相对简单—让动物和画面活动起来,这让儿童AR技术的实现相对简单,成本也较低。
小熊尼奥就是其中一家专注于儿童互动智能产品的创业公司。团队已完成了由GGV领投的1.2 亿元A轮融资。此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技术研发、内容引进、市场拓展等方面。公司杀手级AR产品口袋动物园,一经推出就卖出了150万套,销售额破亿元。口袋动物园的功能并不复杂,通过手机或iPad摄像头扫描卡片,就可以让活生生、立体的动物出现在孩子的手心。
另一家创业企业“梦想人”也获得了好望角资本领投的千万美金级别 B 轮融资。它开发了一个类似于AR引擎的产品,可以将儿童书籍和教科书的内容转变成AR产品,用 App 扫描即可在屏幕上看到相应的可交互 AR 动画,还可以听到背景音的科普讲解。在与出版社的合作中,梦想人出技术,出版社提供内容,共同打造包括 4D 教材、4D 图书、4D 商城等品类。
2014年7月,大连新锐天地传媒宣布获得 1000 万元 Pre-A 轮融资。新锐天地传媒推出了直接面向儿童的 “AR 学校”,产品包括图书、卡片、益智玩具等。“AR 学校”利用 AR 技术给儿童提供交互式教育产品,包括图书、卡片、益智玩具等。用户下载对应的 App之后,配合卡片,即可在移动端查看可交互的 AR 虚拟动画。
可以看出,国内的AR市场尚处于萌芽状态,互联网巨头集体缺席,玩家以中小创业企业为主,产品也集中在软件应用领域,缺少核心技术优势,同质化程度较高。或许,当国外的产品技术成熟,商业模式明晰之后,国内的巨头方才会追随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