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日博物馆反思二战大不同

2015-09-10蒋思聪

世界博览 2015年12期
关键词:德累斯顿长崎原子弹

蒋思聪

在德国,有关死亡集中营的纪录片在电影院公开上映,每个人都去看,全民反思。而在日本,战争罪行是个“敏感话题”、“不好的事情”,人人避之。

二次大战末期,同盟国在向轴心国发动的反击行动中,对德国和日本的一些城市进行了猛烈轰炸。其中,1945年2月13日至15日,英国和美国的轰炸机对德国东部城市德累斯顿的狂轰滥炸和同年8月9日美国轰炸机在日本长崎投下原子弹,不仅都彻底摧毁了这两座城市,还都导致数万人死亡。二站结束后,德累斯顿和长崎都建立了博物馆,以纪念那段惨痛的历史。不过,两国在从馆藏的内容和说明来看大不相同。

德累斯顿:从反省中赢得理解

德累斯顿是德国萨克森州首府和第一大城市,德国十大主要城市之一。1945年2月,英美空军出动约1500架重型轰炸机,在德累斯顿扔下了3900吨高爆炸弹,对整个城市进行了地毯式轰炸,使建筑多为木质结构的德累斯顿陷入一片火海,全市几乎没有一栋完整的建筑,整个城市“基本上从地球上消失”。轰炸还造成德累斯顿近四分之一的市民,也就是约7万人死亡。也有人估计,死于轰炸的人数多达15万至20万,超过日本长崎死于美国原子弹爆炸的人数。因此,德累斯顿轰炸被认为是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死亡人数最多的空袭事件,德累斯顿也被认为是历史上被摧毁得最为彻底的城市。

战后,德累斯顿市建立了军事历史博物馆,以让后人铭记惨痛的历史。对于德累斯顿市民们来说,他们的确是受害者。但在馆藏中,德国人一点也没有展现他们作为二战受害者的心理,而是从更广的范围展现二战给许多欧洲城市和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事实上,除了德累斯顿外,欧洲一些城市,如荷兰鹿特丹、英国考文垂、苏联斯大林格勒和波兰华沙也在二战中受到了猛烈轰炸。为此,博物馆里除了展出德累斯顿遭到轰炸的文物和照片外,还展出了从鹿特丹等城市收集来的焦石,还有波兰中部城市维隆当年遭到德国空军轰炸的文物,说明当年的纳粹德国也对它国发动了空袭。

今年,德累斯顿军事历史博物馆为纪念那次轰炸,举行了特别展览。展览的解说词说,“德累斯顿只是二战中毁于战火的成千城市之一。二战始于德国1939年9月1日入侵波兰,终于1945年5月8日德国在欧洲的投降。”简短的话把二战的起因说得一清二楚。解说词还说,英美空军对德累斯顿的轰炸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挽救了一些人的生命:如果英美不轰炸的话,德军将会在德累斯顿打巷战,抗击英美地面部队的进攻,那将会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此外,纳粹德国还会杀害被他们关押的犹太人、政治犯和强征来的劳工。

德累斯顿军事历史博物馆并没有掩盖英美轰炸造成的恐怖惨状:英美飞机轰炸的路线、一枚炸弹在建筑物上方发生爆炸,导致建筑物轰然倒塌的景象,还有人们四散寻找躲避地点的照片。但是,展览的主题并不是给人恐怖的印象,而是把轰炸与欧洲正在进行的二战及其原因联系在一起,并没有说明英美轰炸是“合理、合法的”,更没有说这是“战争罪行”,而是通过照片的选择让参观者自己思考。

事实上,人们走出博物馆,自然会得出结论,正如德累斯顿旧市场广场上竖立的石碑写的那样:“源于德国、走向世界的战争恐怖现在回到了我们的城市。”通俗一点,那就是,“战争是由德国发动的,而现在,我们德国人自己也尝到了战争的恶果。”据说,德累斯顿市民此前曾对石碑上的文字存在很大争议,有人认为应该强调德国是二战的受害者。结果是,赞成上面说法的人占了上风。

长崎:只顾自己不顾他国

与德国人勇于反省的坦诚相比,日本人在纪念二战的方式真是有点“矫情”。1945年8月9日11点2分,美国B29轰炸机在长崎扔下了一颗原子弹,并在500米上空发生爆炸,导致该市30%的工业区被毁和近7.4万人死亡。为了铭记这个惨痛的历史,长崎后来建立了原爆资料馆,通过一张张图片渲染原子弹爆炸所造成的巨大破坏,其中包括爆炸时停在11时2分的时钟、被原子弹爆炸所产生的高温熔化的金属、念珠和玻璃瓶、教堂的残壁等,还有见证人的照片,令人不寒而栗:在这种情况下,人还能生还吗?

长崎原爆资料馆建立的宗旨在于昭告世人战争的残酷和原子弹的无穷后患,提出消除核武器的理念,希望世界和平早日到来。然而,人们在参观了资料馆后,得出的却是这样一个结论:日本是二战的受害者,因为从目前的馆藏来看,原子弹使长崎陷入了空前的灾难之中,而资料馆对于日本为何参与二战、美国为何要用原子弹轰炸长崎都没有说明。

在长崎另外一个标志性地方“和平公园”,对于二战同样没有认真的反思。公园的说明写道:“日本连续卷入战争的时间长达15年:从1931年中国的‘九一八事变’开始,到与中国的战争全面爆发,直到1945年8月太平洋战争结束。与中国的持续战争主导了日本政府的工作,影响了日本经济的发展。日本政府的南进战略则导致日本与美国、英国、法国和荷兰发生了冲突,使日军在太平洋战争中饱受艰难。亚洲其他国家的人民也被拖入战争,并以各种不同方式成为战争的受害者。”

看了这些说明,人们得出的印象是:日本军国主义当年在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发动的侵略战争是为了赶跑“殖民统治者”,是“正义之战”,而“和平公园”对日本给其他国家带来深重灾难的事情只字没提,既没有说到日军偷袭美军珍珠港事件、导致美军3000人伤亡、太平洋舰队损失惨重,更没有说到日军在中国南京犯下了屠杀30万人的暴行。

分析人士认为,德国和日本两个博物馆展览内容的不同形象地反映了两国对二战反思的不同。德国二战的失败是对核心人物非常信仰的毁灭。二战前,德国人信任希特勒,把他选举为国家领导人,不少人甚至非常崇拜他,跟着他参与了战争。二战结束时,希特勒自杀身亡,但德国人不都归咎于他,而是认为大家都有责任。与此相反的是,日本天皇不仅没在二战中死亡,而且在美国的庇护下,免于战犯的审判,继续担任日本的国家元首,这大大出乎世人的意料。在这种情况下,让日本人深刻反思二战罪行,简直就是天方夜潭。

在德国,有关死亡集中营的纪录片在电影院公开上映,每个人都去看,全民反思。而在日本,战争罪行是个“敏感话题”、“不好的事情”,人人避之。而对于像南京大屠杀这样惨无人道的暴行,日本人也轻描淡写地认为那是战争之中发生的事情,可以理解。甚至有人百般否认。

所有这一切,都源于德、日两国对“有罪”的不同理解。德累斯顿博物馆不回避德国对二战“有罪”的事实。在德累斯顿博物馆里,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德国的过去,而当他们离开博物馆时,想到的是战争与和平的复杂性,思考的是战争带来的恶果,还有战争的起因。而在长崎博物馆里,有家礼品店出售的礼品都带有“和平”字样。

但是,日本军国主义当年为了自己的所谓“和平”而无故入侵周边国家,不仅破坏了周边国家的和平,还在这些国家犯下了种种滔天罪行。参观者即使购买了带有“和平”字样的T恤衫,也看不到日本过去的真实情况,更看不到日本的现在和未来。显然,日本要想真正成为一个受人理解和尊重的“和平”国家,前面要走的路还很长、很长。

猜你喜欢

德累斯顿长崎原子弹
为什么核爆城市长崎纪念地位不及广岛
徒手“撕开”原子弹
“防撞”集市
周恩来与长崎国旗事件后的对日外交
突出应用能力培养 彰显职业特色——德累斯顿工业大学
评美国向日本投掷原子弹
纳粹德国原子弹计划的失败
一颗未爆的原子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