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投行:为国际援助带去中国理念
2015-09-10钮文新
钮文新
1944年7月,二战结束以后,美欧等战胜国主导设立了关于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体系。这个体系最重要的就是建立了两个国际金融机构。这就是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根据当时的安排,世界银行的宗旨实际上是支持一些弱小贫穷的国家,为他们脱贫致富提供一些贷款支持,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提供一个必要的援助。实际上,这两个很重要的机制,到后来却愈发演变成发达国家维护霸权的工具。
比如在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的时候,以及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拉美国家和亚洲国家真的需要救援的时候,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方面对于援助实施差别对待,援助金额比较随意;另一方面对于很多国家的援助贷款都附加了很多苛刻的条件。比如在要求亚洲国家在接受援助时,实施紧缩的财政、货币政策,同时进一步开放国内金融市场。让一些受援国的经济复苏格外缓慢。
更重要的是,包括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甚至于1966年建立的亚洲开发银行(其中日本与美国为第一大股东)在实际对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援助远远低于这些国家的实际需求。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后,国际上对于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的声音此起彼伏,但截至目前,步履维艰。美国在世行的投票权重高达15.85%,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投票权重仍高达17.7%,在两个机构均独占超过15%否决比例的“一票否决权”。这两个机构对于发展中国家的援助深刻体现了美国的利益意志。而专门针对亚洲开发的亚洲开发银行中,日本和美国同为最大股东,拥有12.78%的投票权。
这实际上表明,这些国际多边金融机构都存在垄断机制,被发达国家所左右,援助资金想给谁就给谁。
由中国主导,联合亚洲多个发展中国家成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实际上在帮助亚洲发展中国家方面提供了两种机制。
一个是就是竞争机制,在亚洲建立与亚开行、世界银行的一个竞争机制,这个机制是市场机制的认同者必须尊重的机制,我们完全有理由旗帜鲜明地反对垄断。我们是通过竞争,让发展中国家获得成本更低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使亚洲落后国家切实地获得帮助,切实改善其基础设施条件,并推动第二次“亚洲经济奇迹”,这不仅是对亚洲,更是对全世界的经济贡献。“要致富,先修路”,这是中国经济实践告诉我们的经验,我们把它带给亚洲其他国家,这样的事情,有什么理由可以反对?
这次我们定位为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恰好整个亚洲的很多的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是非常大的。据亚洲开发银行统计,亚洲2010-2020年亚洲各国基础设施投资合计约需8万亿美元。所以,中国的亚投行倡议,让全世界看到了一个绝佳的生意机会,如果不是政治倾向问题,他们有什么理由拒绝?但亚开行驻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透露,世界银行和亚开行目前每年能够给亚洲的资金大概只有200亿美元,用于基础设施的数额也仅为这些资金的40%-50%。尽管杯水车薪,但做总比不做好。
第二个机制就是把中国在国际援助方向的文化理念带给世界。因为中国平崛起了,很多亚洲国家实际对中国是否真能做到“和平崛起”充满忧虑。但是,通过这样一种机制,实际可以明确告诉世界、尤其是亚洲周边国家:中国不会欺负人。不仅不会欺负人,而且中国愿意和大家分享中国“崛起”的经济成果。
我认为,中国主导成立亚投行,也是传达一种合作理念,而不带有任何政治诉求,更不带有任何意识形态扩张的诉求。中国在整个国际战略中,时刻都在体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一基本理念。世界上要有和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这类国际金融机构开展竞争的其他金融组织,让发展中国家得到实在的帮助和廉价的资本。
亚投行,实际上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也是第一个由发展中国家主导发起,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共同参与的国际多边金融合作机构。相比之前的金砖国家开发银行更近了一步。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更了解发展中国家需要什么。同时,也让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这里有一个平等对话的机制。
(作者系CCTV证券资讯频道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