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的“囚徒”
2015-09-10李少威
李少威
7月2日下午,烈日如火。陈奕泉不想再说什么,坐了一小会,找个借口出去了。
他是“琼 09063”船的船长,这条崭新的渔船,已经永远停泊在历史记忆中。2014年5月6日,他们在南沙半月礁被菲律宾海警抓捕,船被没收。船上11名船员中,除李香辉、何壮因为未成年而被释放之外,9人全部被判刑一年。
今年6月12日,他们才回到海南潭门镇。
即便在世界范围内,恐怕也再难找出另一个群体,像潭门渔民这样日夜生活在国际政治博弈的漩涡当中。当其他地方的人们谈论东沙、西沙、中沙、南沙群岛的时候,他们是在谈论新闻,而潭门人则是在谈论生活,就像谈论自家的菜园子。
他们,以及他们的生活,随时被漩涡吞没。海,是这里最重要的社会要素,也因此,他们成了海的“囚徒”。
陈奕泉离开不久,他的父亲陈则豪就回来了。他双腿自膝盖以下浮肿,行动艰难,刚去医院做了一个全面检查。
“被菲律宾关了一年,把身体搞垮了。”陈则豪说,“我们出海的人,天天睡在船上没被子盖,要么就是泡在海水里,大部分人都有风湿病。”
陈则豪是“琼琼海09063”船上的轮机长,按船上人员的“科层”关系,他是二把手。这条船上他的年纪最大,今年66岁。他1971年开始出海,1980年就开始当轮机长,一当就是35年。
他的本事是从父亲手上学来的,而儿子陈奕泉的本事则是他手把手教的。一代一代地把经验传下去,是潭门小镇上家家户户的世代常例。
土地太少,唯有向海求生。
现存潭门最负盛名的老船长之一,81岁的苏承芬说,我们这里的地,“还不够女人耕的”,大多还是沙地,作物产量不高。所以这里的男性必须出海,读完小学甚至没有上过学,就要上船。
但这还不足以构成潭门人跟南海之间的特别联系—东沙、西沙、中沙、南沙等蓝海领土,他们烂熟于心,而且在数百年时间里,几乎只有潭门人在此作业,他们的存在成为国家主权的强有力证据。
在三亚、临高、文昌,以及其他海南岛沿海地区,同样有相当比例的居民以渔业为生,但他们很少出远海,并不去“四沙”。
潭门人拥有独一无二的作业方式。他们驾船出海,但并不撒网或拖网作业,世代相传的工作方式是潜水捕捞。到了指定地点,跳入海中,定向捕捞砗磲、鲨鱼、海龟、苏眉、石斑、鲍鱼、海参等名贵海产,苏承芬说,市场上什么值钱,就抓什么。
“比如那时候海龟还不是保护动物,我们在水里追着它跑,一直跑,跑不动了浮出水面,就把它抓住。”50多岁的船长许声佩回忆说,“抓鲨鱼、苏眉鱼、石斑鱼这些大鱼,就潜到水里给它们打麻药。”
他们需要一个水产丰盛、水深适中、海水能见度高的作业场地,而南海岛礁,就是这样的地方。珊瑚礁里栖宿着大量生物,礁盘、潟湖以及珊瑚礁周围的水深多在人类无装备潜水的忍受限度内,海水澄清,水面40米以下仍有足量光线。
许声佩说,从宋代开始,特别是郑和下西洋以后,潭门人世世代代就在南海的岛礁上讨生活。从小木船,到帆船,到现在的机动船,自古往来不绝。“上世纪80年代以前,主要是帆船,以季风为动力,吹西北风或者东北风的时候就可以出海。”
渔民们一去就是两三个月,没有任何通信方法,前路难测,死生未卜,每一次别离可能都是与家人的永诀。
在遭遇风暴之外,粮食与淡水断绝,是常见的情况。没有粮食的时候,苏承芬曾两天喝一顿稀饭,没有淡水了,喝过海水,喝过自己的尿。“我父亲说,有一年在西沙银岛,发了‘水土病’,一条船上,30多人,全部死了,死了的人埋在岛上,埋到岛上埋不下。”
几乎每一个村子的每一户家庭,都有人出去之后再没有回来,只留得衣冠荒冢成行。
此时,一个经验老到的船长,是航行安全的唯一依靠。
“琼琼海09063”的船长陈奕泉年仅39岁,已经在海上浮沉23年。
“16岁的时候,就跟着长辈出海。”年纪轻轻,他就已是一名船长,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现在的船长与过去的船长并不是一个概念。
苏承芬说,现在有卫星导航,上了船大家就睡觉,还可以设定一个时间,到了指定位置机器还会叫你起床;现在是机动船,出海不受风向限制,还有天气预报帮助船只绕开那些天气不友好的区域。所以绝大多数情况下,自然已经不构成威胁。
威胁来自海盗,或者邻国。
去年5月6日上午10时许,“琼琼海09063”正在南沙作业,一艘伪装成渔船的菲律宾武装船迅速靠近。
“海警假扮成渔民模样,而且只看到一个人,其他人都躲在船舱里。”陈则豪说,所以大家就没有警惕,靠近之后,他们端着枪就冲出来了。
地点叫半月礁,半月礁的礁盘形似半个月亮。
这是一个出自典型的中国民间直觉思维的名字。大部分南海岛礁的名字,最早都由潭门渔民尤其是船长给予,名字里带着海南话的规则。
比如南沙太平岛,原名“黄山马峙”,“峙”在海南话里的意思是涨潮时仍能露出水面的岛屿或沙洲。“线”、“沙”、“铲”则指涨潮时淹没、退潮时露出的礁,“线排”、“沙排”意为从不露出水面但离水面较浅的礁,“郎”则为水下较深的暗滩……
在这些定性名词前面加上岛礁的形态描述,就是它的名字了,如秤钩峙、竹峙、馒头峙……
苏承芬在1948年跟着父亲第一次到南沙,早期他也参与了最后一部分岛礁的民间命名。
命名是符号化思维的第一步,有了名字,航行历程就可以被记录。每一次航行,船长都要在一本本子上写出经过,留给后辈,让他们知道可选的走法,久而久之,一些老船长手头就掌握了一本世代传承的《更路薄》。不会走的时候,翻一翻《更路薄》上前人的记录就知道了,它就像是西方法系中的“判例”一般,影响后世,后世也不断书写,影响后后世。
翻开苏承芬手上的《更路薄》,一行行文字排列整齐,每行寥寥十余字,说清楚从一个地方如何到达另一个地方。以干支记位置,用卦语记方向(罗盘方位);更数指的是时间,一炷香为一更,约能走60华里海路。
其中一句,“自丑未去黄山马,用乾巽,三更”,意思大概是从“丑未”这个地方去太平岛,按罗盘所指的乾巽(西南)方向走,三炷香时间就到了。
作为渔民中最后一批经验主义传统的继承者,苏承芬是一名帆船时代的好船长。他能抓一堆活蚂蟥,预测未来几天天气好坏;能通过观察夜晚海上发光的水母,知道风雨的大体时间与位置。
迷航的时候,他就看天上的云。“云一片片过去,会有不同的颜色,根据颜色就可以判断云下面有没有岛礁,因为岛屿、礁盘与海面,分别有不同颜色的反光。”
“好多人问我,阿公(爷爷)你经历这么多大风大浪,你怎么不死?我说,因为阿公本领好啊,要不阿公早死了。”
苏承芬说着,神情唏嘘。
被菲律宾抓扣时,是“琼琼海09063”的第三次航行,它在2014年4月24日从潭门出发,4月29日抵达半月礁作业。
2013年10月某天,西沙永乐群岛刮起强风,在琛航岛上避风的数十条渔船在风中互相剧烈碰撞,沉没十余条,损坏十余条。陈则豪家的渔船在损坏之列,已经不值得维修,于是他们便新造了一条船。
“琼琼海09063”出生,船体木质,吨位73吨,主机功率391千瓦。这条新船大概值200多万元,陈则豪说,第三次开出去,就被抢走了。
“他们用枪控制住我们,然后马上拔掉船上的北斗设备,我们来不及报警或求援。”回来的船员说。
在没有各种电子设备的年代,潭门渔民内部流传着一套深厚的知识系统,船长是其中的优秀传承者,而像草塘村的苏承芬、杨庆富这样最负名望的老船长,则是其中的权威。权威意味着,当时在这个巨大的国家里,没有任何人比他们更熟悉南海那些海上领土的情况。
顺理成章,1973年12月,在解放军收复西沙前夕,苏承芬负责带几名渔民登上珊瑚岛侦察。
“首长交给我们的任务是弄清楚岛上有几个人,几挺机枪,几门炮,枪和炮对着什么方向。我们也害怕,但首长说,去了他不一定打枪,打了不一定打中,打中不一定会死掉,我想了想,就带头签了。”
苏承芬一行5人,佯装淡水用完,走上岛屿,拿着两条1米多长的马鲛鱼作为见面礼。“阿公刚走上岸,几条枪就戳了过来,戳在肚子和后背上,痛啊。我们拿出马鲛鱼,他们态度才好一点。后来让我们给他们杀鱼做饭,分成7份,我就知道岛上7个人。喝过水我们假装要在水井边拉屎,他们就让我们滚远一点去拉,就把枪炮数量和位置也搞清楚了。”
次年1月19日收复西沙,杨庆富作为渔业队长,派了3名熟悉地形的渔民前往参战。杨庆富今年79岁,他说,只要是保卫我们的海域的工作,渔民们玩命都愿意,因为南海就是潭门人的生存所系。
没有人比潭门人更希望国家牢牢掌控东沙、西沙、南沙、中沙,因为在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等国的争抢下,潭门渔民往往成为最直接的受害者,轻的抢劫,中则判刑,重者丧命。
海南省琼海市潭门镇政府一份公开数据显示,据不完全统计,自2000年至2012年,潭门渔民在南海作业被周边国家无理追赶、抓扣、抢劫、武装袭击的事件有117宗,被枪杀的有5人,被无理袭击和抓扣的共有714人。谙熟潭门历史文化的当地作家郑庆杨说,十几年间,几乎每一户潭门渔民家庭都有男性成员因此丧命,甚至绝户。
潭门码头的小渔船,傍晚退潮的时候出海,上午涨潮的时候回来,带着垂钓的渔获。船员老黄说,小时候父亲说过,涨潮,是海里的鱼都哭了。
因为它们失去了家人、同伴,就像潭门渔民经常失去家人、同伴一样。
老轮机长符兴良是《南风窗》记者接触到的有着切骨之痛的受害者。1993年,他所在的渔船在南沙遭菲律宾武装部队袭击,枪声大作,符兴良的手臂被打断。他带着儿子跳入海中,拼命往礁盘上游,枪支跟随扫射,将他的独子打死在海水中。
这场屠杀,潭门渔民十余人死亡。草塘村人李明辉回忆,当时游上礁盘的时候,他被吓得小便失禁。李明辉因为侥幸生还,在潭门有个外号,叫“南沙死不了”。
这是一种要命的生活方式。
更多的潭门渔民则像“琼琼海09063”的9名船员一样,在九段线内当了异国的囚徒。苏承芬也曾被抓到越南岘港,被用枪指着心脏逼迫签字,承认南沙岛礁为越南领土,他坚决不从。
“阿公听不懂他们说什么,就找了块石头,在地上写‘南沙是中国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
因为生活无从选择,从根本上说,他们其实是海的囚徒。被抓扣,被判刑,被抢劫,被枪击,一旦缓过劲来,他们还是会继续出海,重新迎接未卜的命途。
陈则豪老人说,大海就是我的家,是我生长的地方。
枯竭的未来
“琼琼海09063”驶进了历史深处。陈则豪说,听说没收后已经沉了,可能是被菲律宾凿沉的。
儿媳妇用海南话大声呵斥了他几次,陈则豪也大声呵斥回去。他翻译说:“她不让我说,我怕什么,我被抓去坐牢也是光荣的。”
“为国护海”的使命意识,在这些老人心中根深蒂固。
苏承芬说,南沙太平岛上那时没有粮食作物,解放前他第二次去,就带了番薯、椰子和香蕉的种苗去那里种植;现在西沙东岛上有很多牛,那时也是他们带去的公牛、母牛繁衍下来的后代,多了,都变成野生的,以前逢年过节,身在海上的渔民还去东岛上猎牛。
“这难道还不能证明是我们的岛?”
一些从南沙回来的渔船,排列在潭门大桥下的岸边,船上只有一种产品—砗磲。砗磲是海洋里最大的贝类,主要生活在热带珊瑚礁上。最大的,长度超过1米,重量超过300公斤。这些砗磲都来自南沙—最远的一片海,因此渔船成本很高。而现在加工工艺品的厂商故意压价,好长一段时间都卖不出去。
潭门小镇上,密密麻麻的店铺,尽是经营砗磲工艺品的,多达数百家。这几年,砗磲已经被市场认作宝石,价格水涨船高。老黄说,以前吃完了肉,贝壳丢出去,或者用来当喂猪的食槽,谁也不知道会变得这么值钱。“去年我想起来丢出去几个,重新去找,捡回来一个卖了几千块。”巨大的贝壳还可以用作婴儿澡盆,有的渔民有一大堆没丢,就发了笔小财。
渔民们从珊瑚礁上数米深的水下把这些大家伙挖出来,运回潭门,作为工艺品的材料出售,按大小、成色,价格从几百元到数十万元不等。
“颜色好的大砗磲,最高的卖到过60万元。”船员老龙说。老龙是湖南永州人,原是陆军战士,复员后在潭门当了20多年船员,“不过现在挖回来的,都是白色的,几千块钱一个,最大的也就几万块。”
老龙说,现在西沙根本没有了,南沙挖到的,也都是死了的空壳,活的早就见不到了。“有颜色的品质最好价格最高,只有黄岩岛才有,但现在国家不让去。”
船长许声佩说,现在除了砗磲,几乎捕捞不到其他水产。在南沙,中国手上的岛礁都没有什么资源,所以必须冒险到邻国侵占的岛礁去。“越南侵占的不敢去,靠近了就放枪,菲律宾的可以去,相对会好一点。”
1955年,杨庆富才19岁,第一次去南沙,那时大鱼、海参、海螺,多得抓不完。
南海渔业资源正在从北往南,逐次枯竭。而越是往南,需要的船就越大,成本也就越大,渔民们面临着更高的谋生门槛。向海求生,日益变得艰难,而为难之处在于,国家需要更多的渔民出现在南海,彰显国家主权,还要不断补贴,鼓励他们前往,支持他们造更大的船。南海周边声索国,也莫不如是,补贴力度甚至远超中国。
不带感情色彩地说,凡声索国渔民,都已是国际政治战略中的一枚棋子。
陈则豪已步履蹒跚,但他仍在盼望着早日再造渔船,奔向南海。在浩瀚的大海面前,这些渔民自由得无可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