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情感因素探析
2015-09-10徐金超
徐金超
【摘要】情感因素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积极情感能够起到“润滑剂”、“催化剂”、“稳定剂”的作用,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要做到以境育情、以意育情、以情育情、以知育情;要处理好“情”与“实”、“情”与“理”、“情”与“法”、“情”与“利”的关系,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关键词】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 教育 情感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精神的内核,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支撑,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促进社会和谐、实现人民幸福具有重要意义。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情感认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富有成效的基础,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能够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情感因素的内涵及其积极作用
情感是人们普遍存在的一种客观心理活动,是人们对外界刺激所表现出的肯定或否定的内心体验和心理态度。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视野中,情感是指人们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来评价人的思想和行为时所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可分为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积极情感如喜欢、满意、愉快、爱慕、兴奋等,这种情感能够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强化受教育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的接受;消极情感如愤怒、烦恼、厌恶、悲伤等,这种情感会抑制受教育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的认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的情感因素主要包括教育者的情感因素、受教育者的情感因素、教育内容的情感因素和教育情景中的情感因素四个方面。教育者的情感因素即教育者保持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具有乐业之心和敬业之情,对受教育者关注、关爱和关心,与受教育者进行良好的情感交流,使受教育者认可、喜爱和信任自己,从而使受教育者对自己传播的价值观念欣然接受;受教育者的情感因素即受教育者对教育内容、教育者、教育活动的亲近感、信任感、参与感,在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与教育者的情感交融与主客互动,双方所营造的“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环境;教育内容中的情感因素即教育内容的形象性、情境性和感染性,教育内容是否理中蕴情、情中有理、理正情真、情理交融,这些内容能否使受教育者的思想得到升华、情感得到激发;教育情景中的情感因素即完备、先进的教育设施和能够引起受教育者轻松愉快、心旷神怡、生动活泼的教育氛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就是把外界科学的价值观念转化为受教育者自身价值观念并自觉践行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情感具有三种积极作用。
“润滑剂”作用。情至才能心动,心动才会行动。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有了良好的行为意志和思想导向后,受教育者才会对教育信息进行整合、加工,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把有意义有价值的信息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认知和心理认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投入积极的情感,能够激发受教育者的激情,调动受教育者的热情,丰富受教育者的感情,使受教育者和教育者的情感方向保持一致,情感关系和谐共生,为实现共同的教育目标创造条件。
“催化剂”作用。人的行为既受理性的支撑和思想的支配,也受情感的催化和动机的驱使。情感是道德生成的动力,它能够激发人的意志,唤起人的动力,调节人的心理,优化人的行为,进而影响人的道德意识和价值观念,尤其是积极健康的情感对人的道德修养和价值选择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当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情感都处于积极状态时,就会产生巨大的“催化”效应,加快受教育者对教育内容的接受,加深受教育者对教育目标的认同,与教育者产生情感共鸣和心理共振,从而主动向理想的教育目标靠拢。当受教育者处于这种积极的思想认识和精神状态时,他就会觉得所接受的教育信息是有意义和作用的,从而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消化、吸收教育内容,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道德层次和价值自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只有做到“动之以情”,才能做到“导之以行”。
“稳定剂”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目标是让受教育者通过学习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价值观念和价值理想,并使之外化为自己的价值选择和价值自觉。教育的过程包括内化和外化两个方面,教育目标的实现最终要体现在受教育者是否把自己所学习的教育信息运用在了社会实践中,体现在了自己的日常行为中。在这一转化过程中,情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可以稳定、强化受教育者的理想信念和意志品质,形成良好的思想认知、道德情操,并积极主动地付诸实践。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当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给予尊重、信任、关爱等积极的情感刺激时,受教育者就会产生由衷的敬佩之情和自然的配合意识;反之,则会抵触、排斥教育信息,无视、反感教育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者只有通过自己积极的情感去感染、熏陶受教育者,才能使之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思想上形成共识,在行动上达到自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运用情感因素的方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掌握这门学问和艺术的关键就是要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列宁曾经指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①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要做到以境育情、以意育情、以情育情、以知育情,使其真正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情境交融,以境育情。情感在具体的情景中产生,情景的好坏影响着人的情感状况。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要营造积极、健康、和谐的情景,使受教育者在一定的情景中产生安稳、愉悦、舒适的情感,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就像习近平指出的那样,“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②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要选择、营造恰当的环境,因势利导地开展教育,如在进行法制教育时,让受教育者走进法庭、监狱等,亲眼目睹违法犯罪分子所犯的罪行和所受到的惩罚,或者举办模拟法庭、观看警示教育片等,使受教育者切身感受到违法的后果,从而筑牢自己的思想防线和道德底线,增强自己知法、守法、护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以情感人,以情育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具有迁移和感染作用,它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和时间内感染人,也可以将感情转移到有关的物体上。真情发自内心,真心滋育真爱。要想感人心,就得用心爱,就要爱得真诚、爱得实在、爱得无私。真情的话语才能真正入耳入心、震撼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想增强吸引力和提高实效性,就必须努力做到以人为本、以情育人。要树立“教育源于爱,教育就是服务”的理念,积极热情地帮助受教育者解疑释惑、战胜困难;要注意多关心受教育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多和受教育者进行心理沟通和情感交流,既做受教育者的良师,又做受教育者的益友;教育者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饱满的思想情绪,使受教育者从思想上得到启迪、心理上得到安慰、精神上得到感染,从而引起受教育者的思想共振、心理共频和情感共鸣。
以情激意,以意育情。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自身的行动,克服困难,去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它对人的心理状态和外在行为具有发动、坚持、制止和调控作用。意志和情感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情感能够激励意志,意志可以调控情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充分运用情感和意志的功能,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受教育者思想观念的转化和价值观念的升华。一方面,教育者要做到以意育情。要充分发挥意志对情感的调节和控制作用,提高受教育者情感的稳定度,从而促进受教育者思想观念的巩固和价值观念、价值理想的升华。另一方面,教育者要做到以情激意。当前,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差异性、选择性、多变性日益增强,人们的价值观念多元、多样、多变,人们辨别是非和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弱,倘若教育者使用说教式的生硬灌输,就会遭到受教育者的思想抵触和心理排斥,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因此要恰当运用情感因素,采取受教育者乐于接受的情感教育方式,激发和培育受教育者克服困难、顽强拼搏、积极进取的意志品质,使受教育者在情感的熏陶中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价值理想。
以情促知,以知育情。认识是情感的理性基础,情感是认识升华的感性保障。一个人的情感会影响其认知水平的高低,一个人的认知水平也同样制约着其情感状况。积极健康的情感能够巩固和促进受教育者的正确认识,消极、颓废的情感可以抑制、阻碍受教育者接受正面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者要注意以知育情,提高受教育者的认识水平,增强受教育者的稳定性和深刻性,使理智调控情感。例如,可以根据人们接受网络信息广泛的实际,建立和完善一些主题鲜明、内容健康、形式活泼的“红色”教育网站,开设微信、微博、论坛、BBS专栏等,对人们的思想、心理进行积极引导、正面疏导,帮助人们提高思想认识,增强价值认同。与此同时,要善于以情促知。针对人们在学习教育过程中存在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践行自觉性不足等现象,充分发挥情感的动力作用,增强人们自觉学习、接受教育的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为学而学”为“学以致用”,真正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各项任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深入人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运用情感因素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系统工程,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能够增强其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其吸引力和感染力。在运用情感因素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要处理好“情”与“实”的关系。坚持“以情感人”,强调的虽然是发挥情感的积极效应,但也要注意行为的感化。因为只有伴随教育者实际行动的感化才是“实情”、“真情”,才能让受教育者“领情”、“动情”。如果教育者只知道“言情”、“传情”,忽视了自己的“力行”、“践行”,那么,受教育者将会视教育为“愚弄”和“忽悠”,教育的目的也将最终落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不但要做到“言传”,而且要做到“身教”;既要做到“言之有理”,又要注意“言之有物”。一是要注意言语适当、衣着得体、举止文雅,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让受教育者从感性上认同自己。二是要谨言善行、务实笃行,表里如一、言行一致,以实际行动赢得受教育者的信任和尊重。三是要“出深院”、“下高楼”、“接地气”、“顺民意”,多了解实情、体察民情,真正和受教育者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心与心”的交流,把准受教育者的思想脉搏,真正把“情”建立在“实”的基础上,筑牢教育的思想根基,增强教育的接受度和认同感。
处理好“情”与“理”的关系。情感交流是明理的基础,明理是情感交流的目的。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对受教育者付出真心、真爱、真情,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自己的真实感情赢得受教育者的信任、认同,使之与自己进行情与情的交流、心与心的呼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既要做到以情感人,又要做到以理服人,要以“情”为基础,以“理”为导向,寓情于理,明理于情,做到情理交融。一方面,要注重发挥情感的作用。教育工作需要一定的感情基础,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只有双方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真诚沟通,才能产生共同的语言,形成真正的共识,引起心理共鸣。另一方面,要注意在培养和交流感情中传授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要“用美的手段‘装扮’教育内容,按‘美的规律’开展教育,做到情中有理,理中蕴情,情真理切,情理交融。”③教育过程中要注意运用情感效应,但是,如果抛开科学道理,一味地去讲求情感交流,那么这种感情就是“私情”,因此,“情”要服务于“理”,要用科学的理论和高尚的道德伦理观念和先进的价值观念来教育人,塑造人的灵魂,提升受教育者的思想境界。
要处理好“情”与“法”的关系。“情”是一种软约束,具有激励和调控的作用;“法”是一种硬约束,具有强制和约束的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只有做到“合情”、“合法”,才能够富有成效。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亲情、友情、爱情、同情等情感因素普遍存在,这些情感有时候在教育过程中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促进教育效果的提高。但是如果这种情感超越了一定的限度,触碰了“纪律”和“法律”的红线,就会变成消极的因素,就会变成“徇私情”、“枉法纪”。因此,情感因素的运用要适度、科学,既要做到“动之以情”,又要做到“晓之以法”,要注意克服以情代法、以情枉法的现象,自觉抵制庸俗的义气观念和落后的人情文化,真正把情感建立在合法的基础上,使情感效应更好地发挥激励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顺利有效开展。
要处理好“情”与“利”的关系。人的情感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引起的,既有物质上的原因,也有精神上的根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做到情感激励和物质激励相结合,实现情利互补,既要重视人的感情因素对教育工作的影响,满足受教育者的精神需求,又要坚持以物质利益为载体,满足受教育者的物质需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由各种物质利益矛盾引起的思想问题更加突出,能否正确看待和运用物质利益,关系到能否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果在教育中离开实实在在的物质、离开活生生的现实,去空谈高尚的精神追求,只能引起受教育者的反感,从而使其产生抵触和排斥情绪。但是,重视物质利益的作用,并不等于一味地追求物质刺激和物质享受,要抑制物质利益的消极效应,把物质利益驱动和情感激励充分结合起来,使受教育者心甘情愿地接受教育,提高自身修养水平。
综上所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教育者要带着“感情”做工作,要倾注真心实意、真情实感,要考虑受教育者的情感需求,理解、信任、呵护受教育者,激发和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情感,观察和回应受教育者的情感变化,以心换心,以情激情,使他们得到爱润心田的情感体验,增强其内在动力,实现与受教育者的情感交融、思想交流和心灵感应,形成双方的思想共识和情感共鸣,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作者为河南工程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
【注释】
①《列宁全集》(第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17页。
②《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北京:学习出版社,2014年,第95页。
③熊建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第292页。
责编/张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