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否

2015-09-10

方圆 2015年19期
关键词:单眼异体存活

Q地面上的3D画是如何让人产生出3D错觉的?为什么知道它是二维画还会觉得是立体的?

A为了理解3D地绘的原理,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人脑是如何产生深度知觉的。外部世界是三维立体的,但是它在我们的视网膜上留下的投影却是二维的。我们最终仍能感知到立体的世界,这是因为大脑会自动利用视觉信息中的各种深度线索,“重建”出立体的感知。

一般来讲,深度知觉的线索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单眼线索,这类线索通过一只眼睛的视觉信息就可获得,而另一类则需要双眼的配合。地绘主要利用的是单眼线索。

最常见的单眼线索就是线条透视以及物体的相对大小。学过美术的同学对这种透视一定不会陌生:本身平行的线条,由于视角的缘故,会呈现出近宽远窄的样子,最终交会于远方的某一点。原本大小相近的物体,在视野中看起来大的那一个就会被感知为离我们较近,较小的那个则会被认为离我们较远。此外,色调和光影也会带来重要的空间信息。一般来讲,高光的部分会被知觉为离我们较近,阴影的部分则会被认为离我们较远。阴影也可以帮助我们感知物体的形状、体积、纹理等特征。也许是由于深度感知的重要性,大脑对于各种线索的加工已经非常熟练,通过上面所说的种种线索,几乎一瞬间就可以建立起深度的感知。正是因为如此,大脑在立体感方面也很容易“受骗”,只要营造出恰好带有深度线索的视觉刺激,在平面上也可以产生种种逼真的3D效果。在这一点上,地绘和传统的绘画作品本质上其实是一样的。

地绘的独特之处在于,作品不是正面悬挂于观赏者的眼前,而是“躺”在地面上,与观察者的视线存在一个角度。地绘艺术家会预先设计好一个位置,使得观察者站在这里观看时,图像恰好能在他们眼中形成理想的投影。不过,一旦改变了观测角度,就不会有这样完美的立体效果了。(解答人沉默的马大爷:心理学工作者)

Q换头手术科学吗?会面临哪些问题?

A这个事件其实一直是新闻意义大于临床意义。简单地说,换头或者说异体复合组织移植技术,需要解决的3大问题是:免疫排斥、神经再生、缺血再灌注损伤。这三个问题,无论哪一个,目前临床上都没有完全解决,尤其是后两个。

说到可行性,我们分两个部分来说,第一部分是患者术后存活的可能性。考虑到免疫排斥和缺血再灌注损伤并不一定在术后即刻出现,我们将此部分定义为患者术后存活一个月的可能性。目前的确有复合组织移植后长期存活的病例,例如异体手、异体前臂乃至之前媒体报道过的换脸手术,然而这些与换头的难度还是无法相比的。关于换头手术,动物实验的先例有,60、70年代苏联、美国都做过动物换头的手术,然而无论是猴子、狗还是别的动物模型,全都失败了,这些动物多在术后数天死亡。报道中提到了本次手术的中国医生任晓平教授已经进行了约1000例小白鼠换头手术,但是报道并未提到,这1000例换头手术的小白鼠最长的也只存活了1天。根据以上事实,我个人认为患者术后存活的可能性极小。

第二部分是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可能性。由于功能恢复的程度有很多,我们将此定义为患者能恢复到比术前生活质量高即可。然而,考虑到神经功能恢复的可能性极低,神经瘢痕形成后带来的痛苦,我个人认为,以目前的技术,患者即使存活,也很可能是生不如死。单就临床研究的步骤来说,在基础研究如此不成熟、动物实验基本全盘失败的情况下,就贸然地开始炒作人体实验,实在是不符合科学的严谨精神。(解答人articdoctor:骨科学博士生)

猜你喜欢

单眼异体存活
基于互联网延续护理在单眼孔源性视网膜脱落术后的应用效果
外伤致单眼盲者健侧眼视觉功能受损的法医学鉴定1例
释甲骨文“朕”字的一种异体写法
病毒在体外能活多久
病毒在体外能活多久
异体备查
异体备查
异体备查
飞利浦在二战中如何存活
131I-zaptuzumab对体外培养肿瘤细胞存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