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难之后,马航差评为何高于亚航
2015-09-10墨博
墨博
危机发生后,企业很难遵循所有的既定规则作出反应,每次危机都给人们留下不同的教训。马航事件中信息的缺失使得处理的沟通人员更加困难。不过,对比马航和亚航在空难发生后的处理方式不难发现:个人化的回应远比公司层面的有效。人与人之间的关联是紧密的,而人与公司之间的联系则缺乏情感与温度。
(肖震苏和郝东英对本文亦有贡献)
对东南亚航空业来讲,2014年绝对是悲惨的一年。马航航班莫名失踪,亚航客机失事,两班飞机上乘客与机组人员共401人,全部遇难。在此之前,航空业已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发生重大事故。2013年,全球共有265人在空难事故中遇难,是自1945年以来航空飞行最为安全的一年。马航、亚航空难无疑会成为未来数年行业研究的样本,航空业当就此做出针对性的改变,避免未来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公关界也同样在对这两起案例进行分析,不仅研究航空公司在危机中如何做出反应,更为关注的是灾难事件发生之后,当事公司如何与公众及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在数十年的公关职业生涯中,笔者曾研习过多起针对危机公关的沟通案例。无一例外,这些沟通均受益于之后的事件调查。危机发生时,事件报道者比其他相关人员掌握着更多的信息,但并没有承受危机当事人所面临的压力。
不管怎样,这些报道者均对危机的当事人评头论足,暗示他们愚蠢或者无知;更差的情况是指控其贪赃枉法。这种做法显然是错误的,起码对于那些正在处理危机的人来说不公平;更重要的是,还给那些希望能够从中吸取经验教训的人们传递了错误的信息,暗示他们在危机处理中有简单的规则可以遵循,只要遵循这些规则,就可以控制事件的蔓延,使其恢复到常态。没有什么比真相更有力量。
每次危机都是不同的,民航空难几乎是除恐怖袭击外最具挑战性的危机事件。危机事件发生的形式多样,从产品召回到腐败调查或者行业事故,不过整体看来,还是有一些行为规则可以遵循的,包括及时、全面的沟通;确保提供信息的准确性;适时地表达自责;明确将采取何种行动以防类似问题再度发生。
这些看起来都是常识,但处理正在发生的危机事件时,依然很难全面地遵守它们。例如,快速获取信息在某种程度上与信息的准确性相悖。更糟糕的情况是,在无法获取任何信息的时候该怎么办?正如马航MH370所遭遇的情况那样。截至目前,该航班失联10个月,谜底却仍然没有揭晓。
多数行业观察员得出结论,尽管马航与亚航在空难后声誉都大幅受损,但马航的情况更为严重。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有多方面,一方面是空难的性质不同,但同时也与两家航空公司不同的公关处理方式有关。我们从航班失联后,两家公司反应的及时性、所传递的信息及发言人三个维度来对比其公关表现。
回应的及时性
航空公司确定航班失踪后发布首个公告的时间基本一致。MH370失踪4小时50分钟后,马航对外宣布这一消息。亚航失事航班于早上7:24与控制台失去联络,5小时22分钟后,公司向公众披露了相关情况。4-5个小时看起来很长,但是在向公众确认航班失联的消息之前,航空公司必须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消息首次发布之后,马航和亚航均全面使用社交媒体,包括Facebook、推特(Twitter)、微博以及公司官网进行信息发布。同时,二者均将其公司标志进行了黑白化处理,表达对受难者的哀悼。
此外,马航还组建了一支专门的“行动小组”,将其派遣至吉隆坡和北京,为乘客家人提供协助。亚航首席执行官 Tony Fernandes本人则赶到了飞机的起飞地泗水国际机场。
尽管更多人对MH370失联后马航最初的表现表示不满,但事实上,马航与亚航的处理措施基本类似。公平地说,一架客机毫无理由地失踪了,这让马航承受着史无前例的挑战。
不过,从随后的对比中可以看到,两家公司的处理方式在人性化层面还是显示出明显的不同。
所传递的信息
事故发生后,马航与亚航均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发布事实性信息。不过,由于MH370毫无征兆地失踪了,马航几乎没有可以提供的信息,因此处于劣势。
两家公司都同样都表达了他们的哀悼与慰问。但是,马航是以公司名义发布的,而亚航则是公司CEO本人向受难者表达哀悼之情。事故发生的当天,亚航CEO发布声明说:“我们将相互支撑,共同走出这无以言表的悲痛”;在飞机碎片发现的第一时间,他再度发表声明:“无法用言语表达我的难过。”
发言人的选择
两次事故发生后,在发言人的选择上,马航与亚航差别最为明显。MH370失踪后的最初几个小时内,大家都不清楚谁是负责人。公司—而并不是CEO本人—最先发布声明,之后的很多信息又是通过政府官员口径发布,而非马航的负责人。
而在亚航事件中,公司CEO第一时间介入掌管全局,并承担责任。据报道,他是维珍航空首席执行官布兰森(Richard Branson)的朋友,而布兰森本人几乎已成为维珍的一张名片。
显然,面对这样巨大的一个灾难,个人化的回应才更有效。受害者的家人及更广泛的民众都更容易与个人,而非一家没有面孔的公司产生共鸣。通过表达作为个人对事故的真切关心与悲痛,亚航CEO维护了公司的形象。
结果
根据融文集团(Meltwater News)开发的监测软件,有关两次事故的网络讨论显示,公司采用个人化的回应效果更为明显。当然,发生航班失事的悲剧,不管航空公司如何处理,总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但MH370失事后,网上讨论中关于马航的负面评论超过66%,只有33%的评论是中性的;而在亚航事件中,中性评论达到50%,略高于49%的负面评论(附图)。
对于本文内容您有任何评论或欲查看其他资本圈精英评论,请扫描版权页二维码,下载并登录“新财富酷鱼”和我们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