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能否力挽狂澜?
2015-09-10童第轶
童第轶
本刊特约专栏作家,曾任职于中国证券报社、中国人寿资产管理公司, 现为龙赢富泽资产管理(北京)公司投资总监
从近期走势来看,市场还是以震荡行情为主。对市场第三季度的走势并不悲观,理由主要有三点:首先是下半年经济层面应该会有一些改革成果体现出来;其次,前期密集的重大利好政策一再被市场忽视,我认为政策利好将会有一个滞后释放的过程;最后是从市场来看,调整短期似乎基本到位。重点关注“国企改革”和“一带一路”进展情况,这是下半年比较确定的重大的投资机会。
首先谈“一带一路”。从国家战略上讲,“一带一路”是中国力图在美国主导的全球化体系下,打造自己主导的洲际子系统的伟大构想,是防御美国的重返亚太战略以及冲破“TPP+TTIP”合围的重要战略。高层对此非常重视,必定要举全国之力,从政治、经济、金融等方面推进各项进程。从发达国家迈过“中等收入陷阱”的经验来看,开拓海外市场是必由之路,我们探索的是新型的国际合作关系,包括但不限于国与国的这种类“PPP”模式。国内产业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的问题,前届政府推行的4万亿基建投资确保了任期内 GDP的增长,但带来严重持续的后遗症。国内的市场不可能在短期消化掉这么多的产能,反观中亚、西亚、东南亚等地区的国家基建设施非常落后,我们可以通过“一带一路”输出产能,实现双赢的局面。我们相当多的行业面临资源紧缺的问题,而像中亚地区,石油矿产储备丰富,但开发能力低,缺少资金和技术,对国内有技术、有资金却缺少资源的企业来说是一个机遇。“一帶一路”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马歇尔计划”。在消化产能的同时也将以需求拉动国内产业升级,助力人民币走向国际化,摆脱美元的束缚。
国有企业长期以来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并且为中国经济的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但目前国有企业的弊病也非常明显,效率不高、腐败问题严重等。高层在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同时必然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习主席在讲话中屡次提及做大做强做优国企,提出了新“三个有利于”的价 值判断标准。国企改革的顶层设计出台在即,将步入主次分 明、上下结合、全面深化新阶段。从混改思路来看,部分领域 例如军工等关乎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的领域必须国有垄断, 而行业中完全竞争的领域完全可以开放,交给民营企业来 做;从产业整合来看,当前,中国新一轮的并购浪潮正在兴 起,央企整合有利于提高企业整体实力,增强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最后是管理层改革,包括薪酬和激励改革,这必将提高管理层的水平和员工的积极性,提升国有企业内在的竞争力。
“国企改革”和“一带一路”要结合起来看。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根本地位,也将是国家实行“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基础和核心,因此国企的做大做强对内关乎到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对外关系到“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预计下半年国企改革的步伐会加快,随着顶层设计方案的出台,下半年国企改革有望真正爆发。短期最看好央企整合,下半年可能会有类似南北车合并这样的案例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