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西新型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及空间分异研究

2015-09-10冯煜雯杨洁王建康王长寿

理论导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陕西省指标体系

冯煜雯 杨洁 王建康 王长寿

摘 要:科学评价某一区域的城镇化水平,需要构建合理完善的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本研究根据新型城镇化的质量内涵,构建了经济高效、城镇集聚、功能完善、环境友好、城乡统筹、社会和谐的“六维指标体系”,利用变异系数法逐层加权求和计算陕西省城镇化质量综合得分;在此基础上,运用聚类分析法将全省十市一区划分为四大类型区,剖析各区域的优势和障碍,为提高陕西城镇化质量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鉴。

关键词:陕西省;新型城镇化;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空间分异

中图分类号:F299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5)02-0081-05

基金项目: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陕西省城镇化发展的质量评估与对策研究”(13D154);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陕西小城镇改革与发展问题研究”(14D17);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陕西能源转型与二氧化碳减排研究”(13D153)。  作者简介:冯煜雯(1984-),女,郑州人,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区域经济;杨洁(1971-),女,陕西子长人,中共陕西省委党校政治经济学教研部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王建康(1976-),男,陕西户县人,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农发所所长,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区域经济;王长寿(1963-),男,陕西富平人,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与现代传播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文化产业。    城镇化是人口、社会、经济、生态等多种因素综合发展的过程。[1]根据城镇化的本质内涵和外在表现,可将其分为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城镇化数量主要表现在城镇人口比重即城镇化率的变化上,其核心内容是农村人口向城镇的集聚;而质量则涉及经济与社会发展是否协调、人口集聚水平如何、功能设施是否完善、城乡差别是否缩小、生态环境状况如何等。[2]因而科学评价某一区域的城镇化水平,需要构建合理完善的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建立健全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和统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加快制定城镇化发展监测评估体系”也是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的新要求。本研究根据新型城镇化的质量内涵,构建经济高效、城镇集聚、功能完善、环境友好、城乡统筹、社会和谐的“六维指标体系”,综合评价陕西省十市一区的城镇化质量及空间分异情况,旨在通过剖析各区域城镇化发展的优势和障碍,为切实提高陕西城镇化质量提供理论依据和参鉴。      一、新型城镇化质量指标体系构建      1指标体系构建。“新型城镇化”更强调质量内涵的全面提升,[3]对应的是“城镇化质量”。它强调坚持以人为本,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城乡一体的城镇化道路。本文在全面性、科学性、前瞻性、可比性、可操作性等指标选取原则的基础上,根据新型城镇化的定义,综合城镇化相关理论研究,[4-7]结合陕西省省情,构建经济高效、城镇集聚、功能完善、环境友好、城乡统筹、社会和谐的六维“陕西省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取29 项具体指标。经济高效是指经济发展效率是否高,主要从人均收入、人均财政收入、非农产业产值比重、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等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体  现;城镇集聚是指非农人口往城镇集中、人口城镇化的程度,主要从城镇人口密度、住房面积、城镇化率、就业比重等指标体现;功能完善是指城市服务市民的能力,主要从燃气、用水普及率、人均城市道路面积、万人拥有公交车数和床位数等基础设施指标体现;环境友好是指人的生产生活与自然生态系统是否协调及可持续发展,由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垃圾处理率、空气日报优良率、单位GDP能耗等指标体现;城乡统筹是指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的程度,从城乡收入比、新农合参合率、农民人均纯收入指标体现;社会和谐是指社会公共服务完善、安定有序的程度,从失业率、保障房面积、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藏书量指标体现。      2数据来源。原始数据来源于陕西省统计年鉴(2013)、陕西省各地市统计年鉴(2013)、陕西省各地市经济社会发展公报等。      3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变异系数法赋权,通过逐层加权求和计算城镇化质量综合得分。变异系数法是直接利用各项指标所包含的信息,通过计算得到指标的权重,是客观赋权法的一种。在评价指标体系中,取值差异越大的指标,也就是越难以实现的指标,这样的指标更能反映被评价单位的差距。用变异系数反映单位均值上的离散程度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能够克服指标权重分配均衡化的缺陷,避免主观赋权法的主观随意性,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客观、科学、合理。[8]具体步骤如下:      假定对m个评价对象的n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可以建立一个m×n的初始矩阵:

X=x11… x1n

xm1…xmn

X=(xij)mn (0≤i≤m,0≤j≤n)

其中,xij表示第 个城市第j项评价指标的原始数值。      第一步,均值法对各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x′ij=xijxj,x′ij表示第i个城市第j项指标的标准化值,xj表示第j项指标的平均值;  第二步,计算各指标的变异系数。Vj=σjxj,Vj是第j项指标的变异系数,也称为标准差系数;σj是第j项指标的标准差;  第三步,计算各指标的权重为。Wj=Vj∑nj=1V;  第四步,计算各指标城镇化质量得分。Zj=∑nj=1x′ijwj,Zj是  第j项指标的得分,为第i城市第j项指标的标准化值,Wj为第j项指标的权重;      第五步,计算各子系统得分。Zd为各系统指标的加权得分;      第六步,确定各子系统权重Wd;      第七步,计算各城市城镇化质量综合得分。Z=∑nj=1ZdWd。      二、陕西省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      本研究对陕西十市一区29项指标共计319个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用变异系数法赋权得到各子系统及各指标权重(表1),并逐层加权求和计算综合得分与排名,结果如图1、表2所示。   1指标权重评价。城镇化质量包含的内容丰富,不再是单一的人口指标,而最能体现人口城镇化的城镇集聚指标仍然是权重最高的指标,占3273%,可见城镇集聚指标是衡量城镇化质量最重要的指标,也是形成质量差异的主因;经济在城镇化发展中占基础地位,而经济高效指标的权重排在第四位,仅占161%,可见经济效率已经不是衡量城镇化質量和形成质量差异的最关键

表1 陕西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

城镇化

质量

综合评价

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权重二级指标权重A1经济高效0161B1人均GDP00544B2人均地方财政收入00768B3第二产业产值比重00200B4第三产业产值比重00310B5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00181B6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00160A2城镇集聚03273B7城镇化率00239B8城镇单位从业人口比重00522B9城镇人口密度01218B10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00142A3功能完善02029B11用水普及率00112B12燃气普及率00177B13人均城市道路面积00342B14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01171B15每万人拥有床位数00145A4环境友好00531B1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00176B17建成区绿化覆盖率00080B18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00406B19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00088B2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00108B21单位GDP能耗00477B22空气日报优良率00057A5城乡统筹00409B23农民人均纯收入00263B24城乡收入比00104B25新农合参合率00015A6社会和谐02149B26每万人拥有藏书量00744B27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00241B28保障性安居工程竣工面积00652B29城镇登记失业率00199指标;取而代之的是城镇化质量更加强调以人为本,更加注重民生,社会和谐、功能完善这两个体现居民生活质量的指标更加得到重视,所占权重分别为2149%、2029%,排在第二和第三位,这两个指标也是形成十市一区质量差异的主要原因;环境友好和城乡统筹指标也是反映城镇化质量必不可少的指标,能够体现城镇化质量的生态环境、资源利用效率、城乡差距等,由于这两项指标在十市一区的差异相对较小,不能成为反映十市一区城镇化质量空间分异的最主要因素,因而所占权重较小。

图1 陕西十市一区城镇化质量综合得分

2综合质量评价。从城镇化质量总得分看,陕西十市一区的城镇化质量按从高到低的顺序是西安最高,达到 07659,杨凌和铜川分别位居第二和第三,达到05509和04644,榆林03986居第四位,延安03974居第五位,之后依次是宝鸡03734、咸阳03712、渭南03372、安康02815、汉中02802、商洛02569。城镇化质量最高地区西安与城镇化质量最低地区商洛相差0509。陕西省城镇化质量平均水平为04078,仅有西安、铜川、杨凌三个区域超过平均水平,可见陕西十市一区的城镇化质量发展不均衡,各区域差异较大。城镇化质量的高低与城市首位度、地理位置有较为密切的关系。西安城镇化质量综合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城市,与其他地市城镇化质量综合得分差距较大。杨凌区域面积较小,城镇集中度相对较高,城镇化质量较高。铜川城镇化质量得分仅次于西安、杨凌,在关中排名第一,关中地区渭南城镇化质量相对较低。综合来讲,陕北和关中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城镇化质量相对较高,陕南城镇化质量相对较低。  3六大指标评价。从六大指标得分排序看,在经济高效指标上,榆林、延安、西安经济实力较强,位居前三名,安康、商   洛、渭南、汉中经济实力较弱,处于后四名;在城镇集聚指标上,杨凌、西安、咸阳城镇人口集中度较高,人口城镇化水平较高,位居前三;陕北两市和陕南三市由于地理因素限制,人口密度较低,居于后五名;在功能完善指标上,西安、铜川城市基础设施较完善,位居前两名,宝鸡、延安并列第三,汉中、杨凌、安康、商洛居于后四位;在环境友好指标上,铜川、渭南、榆林居前三,延安、杨凌、商洛居后三名,西安仅位列第七名;在城乡统筹指标上,西安、杨凌、咸阳城乡差异相对较小,排前三名,陕南三市位居后三名;在社会和谐指标上,西安、杨凌、延安、榆林公共服务水平相对较高,位居前四名,陕南三市位居后三名。见(表2)  4具体指标评价。从人均GDP看,人均GDP 是反映一个城市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人均GDP增速则反映总体经济增长的速度,经济实力则是提升城镇化质量的重要保障。2012年榆林、延安、西安人均GDP分别达到82549元、57876元、51166元,排在全省第一、第二和第三位,这与经济高效指标得分排名完全一致,同时榆林依然保持2076%的较高增长率;杨凌人均GDP排在第五位,而增速却是最后一位,增长速度较慢;宝鸡的人均GDP排在第四位,增速排在第五位;銅川、咸阳、渭南人均GDP分别排在六、七、八位,其中铜川的增速最快,达到212%,全省第二;陕南三市汉中、安康和商洛的人均GDP排在最后三位,但是总体增长速度较快,尤其是安康,增速达到2593%,全省第一,商洛和汉中也分别达到204%和1926%。(见表3)  从三次产业结构看,第一产业比重最低的是西安和榆林,仅45%,而榆林的二产比重达到733,三产比重仅为222%,可见榆林市是工业依赖型城市;一产比重较高的是汉中、商洛、咸阳和安康,其中三个都在陕南,汉中一产比重最高,达到206%,说明陕南城镇化进程较慢,农业在经济发展中分量较重;二产比重较高的是延安、榆林、宝鸡和铜川,这四个城市是陕西重要的工业城市,二产比重较低的是陕南三市和西安,陕南的工业基础比较薄弱,西安的工业支撑力度不足;三产比重最高的是西安,其次是杨凌和陕南三市。第三产业是城镇化发展后期拉动经济的主要动力,西安城镇化发展进程最快,质量最高,因而第三产业发展最好,杨凌以农业为依托的旅游业等发展较为迅速,陕南三市自然风景较好,旅游业业相对较好。总体来讲,西

表2 2012年陕西十市一区城镇化质量分项得分与排名

城市经济高效排名城镇集聚排名功能完善排名环境友好排名城乡统筹排名社会和谐排名综合排名西安030793042842058621013397004961208491076591宝鸡018556014436021153013258003835113936037346咸阳016957023243014995014375003863106217037127铜川0196950171850226201846100361614865046443渭南0147810020124013416016182003517097858033728延安0334220113970190430139003854120613039745榆林03758101038901798401507300383512014039864汉中013531101105801306701361600333808707100280210安康01624800998110109901464003299089119028159商洛01493901021100103110008911003231008027110256911杨凌021540624110121980122410004792129752055092平均02163032730202901392003831183604071

表3 2012年陕西十市一区人均GDP及其增速对比情况

地市人均GDP(元)排名增速%排名西安511663125110宝鸡37778419635咸阳32847718367铜川33701621202渭南22820817488延安57876213919榆林82549120763汉中22602919266安康194901025931商洛186781120404杨凌333915105711安的产业结构层次最高,杨凌次之,陕南三市农业比重过高,产业结构层次相对较低。(见图2)

图2 2012年陕西各地市三次产业结构情况

从城镇化率和城镇化质量对比看,总体来讲,陕西城镇化质量4078%,比城镇化率5002%低924个百分点,显示出陕西城镇化质量与人口城镇化率发展不平衡,城镇化质量总体发展相对落后。从各市来看,仅西安和杨凌的城镇化质量高于城镇化率,其余各市的城镇化质量均低于人口城镇化率;城镇化质量和人口城镇化率差距最大的城市是铜川和汉中,差距达到1384%。延安、榆林、安康的城镇化质量比城镇化率的差距也都在10%以上;渭南、宝鸡、咸阳、商洛的城镇化质量与城镇化率基本协调,差距在10%以内。(见图3)

图3 2012年陕西各地市人口城镇化率与城镇化质量对比

三、各地市城镇化质量聚类分析      本研究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十市一区进行系统聚 类,采用欧氏距离测度各样本间的距离,以类间平均距离测度样本与小类、小类与小类之间的距离,得到陕西十市一区城镇化质量聚类谱系图(图4),由此将陕西十市一区城镇化质量划分为四个层次,城镇化质量最高地区、城镇化质量较高地区、城镇化质量中等地区、城镇化质量较低地区。

图4 2012年陕西十市一区城镇化质量聚类谱系图

1城镇化质量最高地区。第一层次是城镇化质量最高地区——西安,西安城镇化质量综合得分达到7659%,明显高于省内其他城市。西安在功能完善、社会和谐、城乡统筹三个指标得分分别为05862、20849、00496,排名都是第一,具有绝对优势,尤其功能完善是全省平均水平的近三倍,可见西安作为陕西的核心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很高,城乡差距较小;在城镇集聚和经济高效方面得分较高,排名分别位于第二和第三,得分高出平均水平约01,在空间集聚、经济发展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而在环境友好指标上略显不足,得分01339,排名第七,空气日报优良率836%,处于全省末位,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也都处于中下游水平。因此,西安要在西北地区提升地位,需要不断巩固和提高制造业的规模和档次,打造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加快商贸、物流、金融等现代第三产业的发展;同时充分利用其教育资源优势,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比重;注重经济高效与环境友好的关系,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绿化、提高空气质量,使城市环境更适宜人居住,使西安城镇化综合质量進一步提升。      2城镇化质量较高地区。第二层次是城镇化质量较高地区——杨凌、延安、榆林。杨凌城镇化质量综合得分达到05646,位居全省第二名。目前我国城镇化推动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工业化推动,大多数城市都是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城镇化;另一种是通过农业现代化推动,对于广大农村地区,农业产业化、现代化是实现城镇化的重要途径,杨凌的城镇化模式也是值得推广的新型城镇化模式。杨凌示范区在城镇集聚、城乡统筹、社会和谐、经济高效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尤其城镇集聚得分达到06241,几乎是全省平均水平的三倍,排名第一,杨凌的城乡统筹、社会和谐排名第二,得分分别是00479和12975,杨凌的农民人均纯收入10841元,全省排名第二,仅次于西安,城乡收入差距相对较小,比值276,略高于西安;经济高效得分0215,排名第四,固定资产投资比重113%,为全省最高,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29925元,全省第二,仅次于西安。而在功能完善、环境友好方面排名靠后,发展相对滞后,燃气普及率仅4831%,处于全省最低水平,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6875%,全省最低水平。为此,要提高杨凌示范区城镇化综合质量,需要高度重视示范区农村新社区的配套设施建设,加强绿化和环境治理,继续探索农业现代化推动城镇化的路子。      榆林、延安的城镇化质量分别排在第四和第五,两市在经济高效、功能完善、社会和谐方面指标得分都比较高,是由于陕北能源资源丰富、工业基础较好,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较高;而城镇集聚指标得分相对较低,延安、榆林城镇人口密度分别为5936人/平方公里和7703人/平方公里,是全省城镇人口密度最低的两个城市,这是由于陕北地质环境等自然因素的限制,人口密度较小,引起的城市集聚度不高;在环境友好指标上延安得分较低,而榆林得分较高,延安人均公园绿地面积959平方米,全省最低,空气日报优良率858%,全省倒数第二位,榆林的空气日报优良率981%,系全省最高水平,但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7029%,处于全省最末位。可见,榆林在资源型城市转型方面做得比较出色,但仍应加强工业城市的环境保护力度,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延安需要更加注重并处理好经济高效与环境友好的关系,并不断探索贫困山区城乡一体化模式。      3城镇化质量中等地区。第三层次是城镇化质量中等地区——铜川、宝鸡、咸阳,作为关中重要的工业城市,城镇化质量综合得分排名分别位列第三、第六和第七。铜川在环境友好方面得分01846排名第一,功能完善指标得分0226,排名第二,经济高效、城镇集聚和社会和谐指标排名均第五,得分分别为01969、01718、1486,其中,铜川的各项指标排名都相对靠前,几乎没有短板,可见铜川城镇化质量各指标发展较为均衡,综合质量较高。宝鸡是关中综合质量较高的城市,在功能完善和城乡统筹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在经济高效、城镇集聚、社会和谐方面处于中等水平,在环境友好方面得分排名比较靠后。可见,铜川、宝鸡工业更为发达,二产比重较高,需要注重环境保护,加快科技创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新兴工业,同时将中医药、养生、休闲、旅游产业逐步发展成为城市经济转型的主攻方向。咸阳在城镇集聚、城乡统筹方面得分都排在第三位,具有明显优势,功能完善和环境友好指标得分都排在第五位,具有比较优势,但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得分均排在第七位,不具备优势。应注重在西咸一体化的推进过程中,不断提升咸阳的经济实力和公共服务水平。      4城镇化质量较低地区。第四个层次是城镇化质量较低地区——渭南和陕南三市。城镇化质量综合得分排在最后四位。渭南在环境友好上排名第二,城镇集聚排名第四,这两个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而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城乡统筹指标得分较低,这主要是由于渭南第一产业占GDP比重较高,达到128%,非农人口较多,工业基础较为薄弱,公共服务相对滞后造成的。为此,需要提升西安对渭南的辐射作用,加强渭南工业基础地位,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提升经济效率,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陕南是陕西经济实力最低的区域,由于地质、资源、环境等自然因素的限制,导致总体经济实力较弱,城市集聚度不高,城镇化质量各项指标得分排名都比较靠后。其中,汉中的经济高效得分最低,安康的城镇集聚得分最低,商洛的环境友好、城乡统筹和社会和谐三项得分最低。为此,陕南的城镇化建设要结合自身特点更加重视生态环境保护,走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将城镇化建设与移民搬迁统筹考虑,依托旅游资源建设各具特色的旅游小镇,依托特色农产品发展茶叶、核桃、中药材等特色农业,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和规模经营。  四、结语      1从城镇化质量得分排名看,制约陕西十市一区城镇化质量的短板不尽相同。西安短板是环境友好,未来应该注重生态环境,建设美丽西安,杨凌的短板是功能完善、环境友好,铜川几乎没有短板,宝鸡、延安的短板是环境友好,榆林的短板是城镇集聚,咸阳的短板是经济高效、社会和谐,渭南的短板是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城乡统筹,汉中、安康、商洛的各项指标得分排名都比较靠后。因此,各市应当根据自身优势和短板在提升城镇化综合质量时有不同的侧重点。      2从城镇化质量空间分异看,城镇化质量的区域差距较大,总体分为四个层次。因而,陕西城镇化发展要分层次逐步推进,以“西咸一体化”和“大西安建设”为契机,构筑关中城市群,形成关中率先发展的新优势;转变陕北经济发展方式,建设陕北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城市;突出陕南特色资源优势,发展绿色循环产业、旅游业等,建设生态化、园林型城市,提升陕南城市综合实力。      3要高度重视新型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研究工作,建立和完善相关工作机制。从城镇化统计监测和评估工作看,本研究在获取数据过程中发现十市一区的城镇化质量指标数据不够完善,有些指标没有相关统计,有些指标由于统计口径不同,统计结果差距较大,区、县级别的数据更难以获得。有些专家对我省城镇化质量指标体系与评估进行了理论研究,但还没有得到政府层面的高度重视。为此,有必要成立专家团队和监测小组专门从事城镇化质量的统计监测、指标体系构建和质量评估相关工作,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协作,完善工作机制,保证城镇化统计监测和评价的顺利开展, 为推进我省城镇化进程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 王德成,张领先,王志琴. 城镇化水平计算方法比较分析[J].农机化研究,2004,(6).

[2] 方创琳,王德利.中国城市化发展质量的综合测度与提升路径[J].地理研究,2011,30(11).

[3] 梁前广.河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研究[D].河南大学,2012∶13.

[4] 黄磊,朱洪兴,杨 叶.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质量综合水平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4,30(1).

[5] 王忠诚.城市化质量测度指标体系研究[J].特区经济,2008,(6).

[6]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镇化质量评估与提升路径研究》创新项目组.中国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报告[J].经济研究参考,2013,(13).

[7] United Nations Human Habitat.The State of the World’s Cities Report 2001[R].NewYork:United Nations Publications,2002∶116-118.

[8] 赵凯,王宁. 陕西城镇化水平的区域差异及其变化趋势探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

【责任编辑:黎 峰】

猜你喜欢

新型城镇化陕西省指标体系
陕西省自强中等专业学校简介
陕西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实践与思考
聚焦两会
陕西省阅读文化节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耕地保护的困境与制度创新刍议
以协调的发展理念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
农村基层团建工作如何变革
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中‘3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