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才与精神病的博弈

2015-09-10李珊珊

南方人物周刊 2015年16期
关键词:特曼南希纳什

李珊珊

约翰·纳什去世了,死于一场交通事故。

美国时间5月23日下午,新泽西州的一条高速公路上发生了一场交通事故,一辆出租车在超车时失控,撞上路旁的栏杆,车内的乘客——一对老年夫妇被甩出车外。警察认为,他们可能没有按照交规系上安全带。两人正是86岁的纳什和他82岁的妻子艾丽西亚,他们正从机场赶回家中——上周二,在妻子的陪伴下,纳什刚刚在挪威领取了他的阿贝尔奖,那是另一项被认为是“数学诺贝尔奖”的顶级数学奖。自此,纳什成了惟一既拿过诺贝尔奖、又拿过阿贝尔奖的数学家。他没有获过菲尔兹奖,因为后者只颁给40岁以内的数学家,而40岁左右的那些年,纳什正目光呆滞,蓬头垢面,受困于精神分裂症。

电影《美丽心灵》剧照

下午5点18分,纳什夫妻被宣布死亡。对这个传奇般的人物,每个人都在谈论,虽然那论调更像谈论某个传奇故事的男主角的死亡。毕竟,大部分公众对这位数学家的认识和兴趣源于那个著名的电影《美丽心灵》,电影里有天才与疯子——一个混乱而迷茫的天才的世界,上天是多么公平。还有必不可少的,爱情,需要一个普通人,或者叫正常人,带领那个真正的天才走过他漫长而艰涩的时光。

天才是个注定与精神病相关的概念吗?伊荷华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南希·安卓逊(Nancy C. Andreason)给出的回答是,有很大可能。

通过对一系列获奖的作家、艺术家、科学家等等天才的长期跟踪访谈和家族史调查,南希发现,80%的人在生命中的某段时期曾有过各种各样的精神障碍,而在对照组,精神障碍的发生几率只有20%。南希喜爱、并进行了非常详尽调查的研究对象之一是库克,他是个困扰于中度抑郁的作家。库克的母亲死于某一年的母亲节,死因是自杀,库克的儿子马克是一位被确诊为精神分裂症的执业医师。马克后来写了本书,回顾自己和自己的家族与精神类疾病抗争的历史,“我的母亲、表兄、表姐都有点儿问题……我们困扰于暴食厌食症、毒品或是酒精成瘾、人际交往障碍等等,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事实上,这个家族的履历与困扰着他们的那些精神类疾病一样有长长的名单,库克的父亲是个天才的建筑设计师,他的大伯是个优秀的生化专家,拥有28个专利,马克后来成了作家,库克的女儿也是个很有天分的视觉设计师。

造成这些精神问题的主因,究竟是先天的遗传还是后天的家庭教育?大概两者都在起着作用。在南希的试验中,天才们的家族比一般人拥有更多具有精神问题的亲戚,而精神疾病,尤其是精神分裂症,是遗传的——曾有心理学家跟踪了大批因父母精神分裂而被其他家庭收养的孩子,这些孩子中,10%的人会发生精神分裂,这与收养家庭中的父母无精神分裂病史的孩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家庭教育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南希的天才受访者中,大部分人都生活在很重视教育与学习的家庭环境中,几乎有一半的天才受访者具有优越的家庭背景,父母中,至少有一方有博士学位。在关于受访者日常生活的访谈中,一个常见的家庭之夜是这样的:“每个人都坐在桌边工作,我们都在一间屋子里,妈妈在看论文,准备她的课程,爸爸有大叠的报纸和杂志要看,我在做家庭作业,姐姐在阅读。每天晚上我们都这样,在一起工作。不开电视。”

回到纳什,他出生于弗吉尼亚的一个中产家庭,父亲是电气工程师,母亲是中小学教师。他小时候的性格,据说是内向而孤僻的,偏爱埋头看书,或是躲在一边一个人玩玩具。稍大点,纳什开始热衷做电气和化学实验,爱在其他孩子面前表演。

2005年5月31日,约翰·纳什访问北京,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梦奎(左)交流

这是个略显晚熟的天才。在学习知识方面,纳什并没有表现出过特别高的天赋,但在数学方面,他有另辟蹊径解题的天分,这天分直到他上了大学才开始发挥作用。大学毕业,申请攻读博士的学校时,他在卡内基技术学院的导师给他写的推荐信里只有一句话:“这家伙是个天才。”用来支持这句推荐语的事实,需要参考诺奖委员会网站上纳什的自传短文,“最后,在数学方面我实在进步太多太快,以至当我大学毕业时,除了本科学位,他们还给了我一个硕士学位。”

22岁,纳什在普林斯顿拿到了他的博士学位,27页长的博士论文《非合作博弈》提出了后来被称作“纳什均衡”的重要理论,并助他获得了诺贝尔奖。对于当时在数学方面涉猎广泛的年轻的纳什而言,那只是他学术生涯的一个小插曲,就在关于纳什均衡的论文发表后,他就转向了研究纯数学。他开始研究一个微分几何问题,也就是后来为他带来了阿贝尔奖的那项研究。事实上,有观点认为,纳什在这一领域的贡献比使他获诺奖的博弈理论更加深远。

1957年,纳什与妻子艾丽西亚结婚。在艾丽西亚之前,他曾有过一个同居女友艾琳纳和一个私生子,这至少证明,年轻的纳什并非一个见到女生就不会说话的书呆子。1958年,纳什拿到了麻省理工学院终身教职,之后,他开始出现妄想思维。那正是艾丽西亚怀孕的头几个月。没有人知道这是为什么,是因为对未出世孩子的焦虑,是因为害怕自己的数学才能会像青春一样逝去,还是因为工作上的竞争压力,或者只是源于遗传——有意思的是,并没有资料提及纳什家族的精神病史。

之后是十多年的治疗史,纳什病情日重,进过几家精神病院,其中包括专收上层人士的麦克林精神病院,但没有任何改善。有资料指出,1962年,纳什曾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菲尔兹奖得主,但精神状况使他失之交臂。到1970年,纳什开始拒绝再进精神病院,拒绝吃药,他认为,那些药物会令他完全无法思考他所热爱的数学。这之后,困扰着他的妄想一直持续到了80年代,期间,那个带着他名字的博弈理论越来越流行,来自经济学界、博弈学界的学者们在纳什均衡的基础上,发展出各自的理论,从股票市场到拍卖交易。80年代后期,纳什开始渐渐康复,如同从疯癫中苏醒,而他的苏醒似乎是为了迎接他生命中的一件大事:1994年,他和其他两位博弈论学家约翰·C·海萨尼和莱因哈德·泽尔腾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这就是纳什与精神病的故事,疾病的离开如同它的到来一样,成了一个迷。曾在普林斯顿读书的沈诞琦在一篇文章中提到了心理学教授对纳什病例的分析:老式的播放器、投影仪,访谈中旁白的第一句说:“约翰·纳什曾患有严重的精神分裂症,可他坚称他的疾病是全靠意志力治愈的。”以及,教授的分析:“纳什不借助药物治疗而康复的案例引起了许多精神病学家的兴趣。他们研究他的生活起居和周边环境,希望他的病例具有推广价值。不过,在我看来,真正治好纳什的也许不是他过人的智力和意志力,而是荣誉。七八十年代,博弈论在经济学上飞速发展,纳什声誉渐隆。1994年夺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后,纳什一夜间开朗了许多,简直变了个人。领奖后他在街上散步,常有陌生人向他致敬,‘纳什教授,祝贺你。’”

也许吧,荣誉代表着肯定,而对于一个“孤僻、傲慢、无情、幽灵一般、古怪、沉醉于自己的隐秘世界,根本不能理解别人操心的世俗事务”的孤独的数学家,这肯定总可作为不弱的外力,去助他应对外界的怀疑与拒绝,更坚信自己的价值。

除了那场精神分裂症,纳什的主要标签还包括高智商,以及,创造力。不过,根据一场从上世纪初一直延续到现在的著名的智商研究,高智商与创造力也许并不能简单地画个等号。

从1921年开始,利用斯坦福-比奈智商测试表,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特曼对加州公立学校的优等生进行了大规模地精挑细选。这场筛选持续了数年,最终,特曼选中了1444名智商超过135的高智商儿童,八百多个男孩和六百多个女孩,进行了长达半个世纪的跟踪调查。到1956年,特曼去世前,他又做过6次跟踪调查,特曼去世后,他的同行们几乎把这样的跟踪调查保持在了5年左右一次的水平。根据跟踪报告,这些高智商的特曼孩子们在未来的生活中并没有表现出大大优于他们同龄人的创新能力。他们多数拥有美满的婚姻和不菲的薪水,他们中有人成了作家、心理学家、教育学家,但大部分人所从事的仍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工作,警察、店员、海员、打字员……这些孩子中,并没有人拿到过什么用以奖励创造性的著名奖项,比如说,诺贝尔奖。有意思的是,1922年曾在加州公立学校读书的男孩威廉·肖克利,估计是没有达到特曼要求的智商成绩,因而未能入选特曼试验,却在1956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取得惊人成就与导致精神类疾病的关键都一样,重要的不是高智商,而是创造力,而创造力需要的智商用不了135那么高,大概在120以上就足够了。在《创造性大脑》一书中,南希这样分析特曼的数据。

创造是一段孤独的旅程,你得面对质疑与否定,坚持,等待并抓住灵感到来的那一刻。纳什的故事是南希使用的重要案例。在写给《大西洋月刊》的一篇文章中,南希把这个例子放在了最后,她引用《美丽心灵》作者西尔维雅的描述:一位数学家去看望麦克连精神病院中的纳什,这位同行问纳什:“为什么像你这样一个致力于寻找理性与真理的数学家,会相信恐怖主义者给你发信息?你怎么可能相信外星人在召唤你拯救世界?”而纳什的回答是,“超自然的想法来到我的头脑中,一如过去前来找我的数学思想,我当然要把他们当真。”

灵感与妄想之间,也许,界限并没有那么明晰。“一些人见到了别人看不见的东西,如果他们对了,我们就叫他们天才。而一些人见到别人看不见的东西,如果他们错了,我们就叫他们精神病。而有些人,比如纳什,他对过也错过。”

猜你喜欢

特曼南希纳什
THE ROLE OF L1 IN L2 LEARNING IN CHINESE MIDDLE SCHOOLS
第二个奇迹
THE ROLE OF L1 IN L2 LEARNING IN CHINESE MIDDLE SCHOOLS
第二个奇迹
非叙述到叙述的更迭——论查特曼小说与电影的叙事理论
最美的一推
最美的一推
“上帝视角”看地球
南希·里根:1921~2016年
爱,纳什博弈人生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