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界大佬的胡子潮流

2015-09-10江意

世界博览 2015年18期
关键词:络腮胡胡子资本主义

江意

导语:经济学家认为,伴随着络腮胡的流行,更为宽松随意的资本主义经济市场正在涌现。

越来越多的商界精英们开始留起了胡须,显眼的目标包括:谷歌的创始人之一谢尔盖·布林、高盛首席执行官劳尔德·C·贝兰克梵、销售力量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亿万富翁马克·贝尼奥夫。这股复古的潮流引起了不少经济学家的关注,这似乎并不是一个寻常事件,至少在近一百年间还从未出现,触角敏锐的经济学家甚至据此认为——更为宽松随意的资本主义经济市场正在出现。

资本主义金融界的首次胡子潮

实际上资本家和政客一样,穿着打扮对追随他们的民众的影响要远比明星来的更为深刻,它们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含义。胡子——资本家的络腮胡,就一直被认为是资本主义与其批判者的势力对比晴雨表。支持这种观点的乔治亚大学历史系副教授斯蒂芬·米姆就曾说:“当资本主义在扮演一种更具个人色彩的豪客角色时,企业家和投机者的面颊就会繁茂起来。当致力于摧毁资本主义的力量占据优势——或者在受到充分监管的,没有面孔的大企业充当经济生活的主角时——络腮胡就消身匿迹了。”

这种迹象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斗争的初次交锋中就已经有所体现。19世纪30年代,欧洲社会主义者开始觉醒,批判和反抗资本主义的革命斗士为了表示与注重整洁精致生活的布尔乔亚们的对立立场,开始留起了茂盛的络腮胡,代表人物是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与卡尔·马克思。作为左派先锋人物,他们还曾在志同道合的朋友中间组织了一个叫做“髭须之夜”的活动,对资产阶级的光洁圆滑的下巴大加抨击,认为刮脸的行为是“至为庸俗风气”。

正是由于从1830年以来,胡须完全属于革命者的外表形象,接近二十年的时间,资本家对胡须深恶痛绝。美国在这一时期更为严重,胡须被认为是“危险的”、激进的、国家主义色彩浓烈的信号。代表美国社会富裕阶层的15位建国初期的总统没有一位留有胡须。正因为此,以美国第十五任总统詹姆斯·布坎南为首的同情奴隶主的胆小的北方民主党,被批判者叫做“面团脸”。

然而到19世纪50年代,资产阶级却出现了近现代首次“胡子风潮”,原因是多方面的,斯蒂芬教授认为1848年欧洲大陆的自由政治改革起义被镇压是首要原因,在资产阶级心目中对抗者渐渐变得不那么危险,“胡须的恐怖联想淡化了,上流人士可以自由自在地蓄须了。”莱特州立大学学者克里斯托夫·欧德斯东-莫尔在他的《资本家的毛发历史》一书中写道。英国和美国的企业经营自由捍卫者的脸上,开始出现胡须。在1856年美国历史上第一个留胡子的总统候选人出现了,他名叫约翰·弗里蒙特。

当时资产阶级组成复杂也是原因之一,一些富翁来自于一夜暴富的淘金潮,那里工作环境恶劣,人人蓬头垢面,胡须满脸;一些则是恶名远扬的“强盗”金融家,这些男人不愿墨守成规,手段强硬,他们认为自己不是企业奴隶,是掌握商业帝国的主人,也是顽强的实业家,络腮胡成为了他们超脱凡俗的个人品牌的一部分。杰·古尔德,那个时代最令人畏惧的金融家,引领了这个领域的风潮,他那几乎覆盖整张脸的大胡子,让他那高深莫测的表情愈发难以读解。亨利·克莱·弗里克、安德鲁·卡内基、科里斯·P·亨廷顿纷纷仿效。

络腮胡的终结

在这次被称为“络腮胡运动”的风潮中,胡须还被赋予了许多重要的功能。1848年塞内卡瀑布会议中,胡须被认为是对逐渐增加的妇女权利运动的一种响应。面对她们对特权的威胁,男性不断生长的胡须“成为一个男性外貌的标志,当时很多传统的男性标志已变得不再确定了。”面部蓬勃的胡须使得美国白人男子和那些表面光滑的外国人,以及强大的妇女明显的区别开来,并且塑造出白人男性至高权威的形象。

1856年波士顿的每日晚报甚至进行了一则多达21部分的报道,来阐述一副精心打理的胡须是如何对成功男士的事业、社交、爱情等方面造成至关重要的影响。他们在传达一种有胡须的男性的英勇的形象,“他们独立自主,坚定不移和有头脑的拓荒者,随时有准备,乐意和有能力作出许多勇敢的行为”。

民众开始接受络腮胡,最成功的例子是林肯。据说他在竞选前听从一位11岁小女孩的建议蓄起了胡子,从而成功地从一个书呆子式的娃娃脸律师变成了一个年富力强具有男子气概的美国总统。艺术家巴勃罗·毕加索保存了一盒子林肯的照片,并精选几幅贴在他的画室里,对来访者说:“这是真正的美国式的高雅!”

然而这些出现在众多事业成功的男士脸上的青青胡须并没能得意多长时间,1871年巴黎公社运动爆发,世界各地的无产者陆续掀起了反抗的风潮,新一代劳工激进分子留着又长又乱的络腮胡。到了1880年代,随着劳资冲突越来越趋向暴力,胡须成了强力反抗资本主义的一个代名词。在漫画家和新闻工作者的笔下,这些激进分子无一不蓄着凌乱的、打着结的大胡子,他们强壮蛮横无畏地推倒旧社会的支柱,随时准备与资产阶级敌人同归于尽。

资本家作为“体面的上等人”当然要避开这种形象,他们脸上的胡子越来越短,并渐渐消失。有人认为吉利安全剃须刀的出现造成了从20世纪以来胡须风尚的终结,而历史学家昆西·T·米尔斯却认为资产阶级当时正面临重要的转型,他们需要某种更重集团的、没有面孔——没有胡须——的形象,而吉利宣扬的时髦生活给了他们利用机会。

个性时代

新传媒时代也给了髯须客们很大的一击,胡子确实不够“上镜”。胡子拉碴有时会让人看上去像是失意之后大醉了三天三夜的邋遢鬼,给人不甚可靠的形象。

无论是政治家还是企业领导人坐在俱乐部里抽支雪茄就能指点江山的日子已经结束,要想征服民众,他们必须把自己好好“收拾”一下出来见人了。

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年轻时曾留着一撮山羊胡,参加竞选时他把胡子刮掉,显示出“干净”的笑容,被认为“征服了选民”。留着奇怪胡须的法学家罗伯特博克,其联邦最高法院提名资格被参议院驳回,这在过去的40年里是第一回。现任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也是第一位留胡子的美联储主席,被认为应该对“占领华尔街”运动付主要责任。

然而就像美国人艾德温·瓦伦丁·米切尔1930年在《论胡须》一文中所说:“胡子的命运就如同曲折前行的历史一般大起大落。它时而茂密生长,享受着一度的辉煌,时而大幅减少,最终消失蛰伏,等待着迎接下一次的荣光。”人们对胡须的喜欢和厌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只是其界限在不断推移,变更。

近两年众多IT新贵们的下巴上越来越蓬勃的胡须似乎验证了这一点,胡须潮流回来了。一方面自由市场思想已经没有大规模值得一提的敌人;另一方面这些思想前卫、标新立异的创业者们似乎走出了一种属于他们的不修边幅的资本主义形象,络腮胡更像是一种时尚,而不是一种威胁。

猜你喜欢

络腮胡胡子资本主义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胡子
法国“严打”络腮胡消防员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展趋势
胡子不见了
阿P搬柜子
重要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