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写给牡蛎情书

2015-09-10周惠民

世界博览 2015年18期
关键词:静物画火鸡牡蛎

周惠民

导语:对画家来说,牡蛎永远是一个挑战,在技法上也是,粗糙的外表和柔滑的内部,质感,光感,都不一样。

荷兰临海,南部产的牡蛎也很有名,因此在17世纪的荷兰绘画的黄金时代里,牡蛎也是画家们的好题材,对画家来说,牡蛎永远是一个挑战,在技法上也是,粗糙的外表和柔滑的内部,质感,光感,都不一样。

生活在17世纪初的亚伯拉罕·凡·贝叶林是位出色的宴会描绘大师。他的静物画被称作 “炫耀画”,比如幅《静物与牡蛎》,雍容华贵的桌布上摆满了珍禽异果,螃蟹、牡蛎、葡萄和各种热带水果仿佛要从画面上溢出来,大个的龙虾爪子像是要从画布上伸出来,昂贵的玻璃器皿和餐桌上银器发交相辉映,这简直是荷兰贵族和富商家里轮流上映的盛宴。

与奢华场景的静物画相比,更多的荷兰静物画家描述的则是普通又温馨的常见食材和日常饮食。他们擅长对一瓢一饮的简朴餐桌进行诗意的描绘,比如说彼得·克莱兹,静止的物件在他的笔下得到了鲜活的再现,在他的代表作《带火鸡派的静物》里,我们可以看到亮铮铮的银制餐具、晶莹剔透的宽脚罗马杯、芬芳的美酒、奢华的鹦鹉螺杯、新鲜欲滴的葡萄、刚洗净的牡蛎、还有那用原只火鸡装饰的硕大火鸡派。

同样的静物画诗人还有威廉·克拉斯·赫达,他喜欢在金银玻璃餐具里配上各种点心食品,组合成一幅幅中产阶级的早餐景象,所以人们称他的静物画为“早餐画”。现收藏于洛杉矶美术博物馆的《有牡蛎、柠檬和银杯的静物画》,原本放在17世纪荷兰人文主义者鲁本斯的家里,当时挂在他的厨房里,我们可以想象,鲁本斯经常和一起用餐的亲朋好友,一边享受美味,一边谈论画家的高超技巧。画中,在放着牡蛎的锡盘后面,一个打破了的玻璃杯横躺在桌上;或许是暗示生命的转瞬即逝,削出螺旋形的柠檬皮,也是生命的象征,意味着每个个体都应该解放精神,从束缚中得到释放。抛开这幅画的象征意味不谈,仅仅那盛在锡盘里撬开的依然鲜灵带汁的生蚝,就会让人感到餐桌上的吃喝直至此刻还未终结。

牡蛎除了表现荷兰富人的生活美食,代表着旧时悠然生活的随意和富足。还有另外的含义那就是象征着性欲。传说,希腊神话中代表爱情和性欲的女神阿芙洛狄忒是从大海的泡沫中诞生,缓缓从牡蛎壳上升起的。因此人们认为,牡蛎不仅是孕育和生产的象征,更是壮阳食物。

费雪在《写给牡蛎的情书》里说,有一批为数惊人的男性,很多还是耶鲁甚至普林 斯顿的毕业生,也信誓旦旦的确定牡蛎可以壮阳,是极好的春药。这些男人们举出数不清的例子,不外乎某位仁兄只不过生食 冰凉的牡蛎,一时之间精力倍增,威武可比雄山羊。或者书袋吊到18世纪,考证说意大利的花花公子卡萨诺瓦,曾与122 个女子有过床笫之欢,秘诀就在每天以50只牡蛎作早餐。其实这多半是人的心理作用,跟牡蛎的气味、质地和柔软的肉体有关,而它那引人遐思的腥臊气味,确实让无数人如痴如醉。

因此牡蛎在17世纪荷兰绘画中也具有劝诫或者讽刺的意味。比如说弗兰斯·范·米里斯(1635年至1681年)《有牡蛎和葡萄酒的午餐》,米里斯曾经师从伦勃朗最杰出的学生。他专门从事小型风俗画的创造,深深影响了包括他儿子在内的年轻画家。《有牡蛎和葡萄酒的午餐》可能创作于1661年,描述的是非法夫妻,可能是妓院的情形,画中一个年老的男人俯身面向一个年轻的女人,女人手里拿个牡蛎右手拿着一杯葡萄酒,画面的远景是拉开的帘子,后面隐藏着床,暗示了这对男女最终的去处。

类似的暗喻画还有《分享牡蛎》,其作者扬·斯丁一生主要从事风俗画创作,作品影响很广,在当时声誉仅次于哈尔斯和伦勃朗。在《分享牡蛎》这幅画中,一名穿黑衣的男人递给坐着的女人一个牡蛎,据说这暗示着发出性交易的邀请,而女人黄色的高跟鞋边一地牡蛎壳,说明这个女人可能是妓女。以相对不露锋芒的,当时人都能意会的方式,荷兰艺术家们进行着教化民众的活动。

猜你喜欢

静物画火鸡牡蛎
告别自汗用牡蛎,四季都轻松
论静物画的当代价值和意义
静物画中的秘密符号
火鸡感谢卡
火鸡
最适合考生的水粉静物画法与步骤
卖火鸡
昙石山文化的牡蛎器
《如何煮狼》:煮狼的女人爱牡蛎
牡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