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发展动能转换的必然性与可能性

2015-09-10刘瑞

人民论坛 2015年27期
关键词:要素动力政府

【摘要】现在人们之所以谈论和区分发展的新旧动力,更多地是因为经济增长从一个阶段上升到另一个阶段,发生了动力转化的必然性和可能性。伴随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若干刺激经济增长的要素需要给予重新认识。

【关键词】发展动力 生产要素 投资 消费 【中图分类号】F120 【文献标识码】A

从供给角度看,构成一个国家经济总量增长的是三个生产要素:资本、劳动和技术。从需求角度看,构成一个国家经济总量增长的是三个组成部分:投资、消费和出口。一个国家经济搞得好不好,从根本上就看这三个要素、三个部分利用得充分不充分,彼此搭配得合适不合适。因而,所谓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动力,直接地就是指这三个要素和部分的能力发挥,间接地就是指刺激这三个要素和部分的活力的一系列配套制度和举措。以此而论,无论新动力还是旧动力,一切能够激活生产要素和需求组成部分的活力的做法皆形成动力。

那么,现在人们为什么在谈论和区分新旧动力?这更多地是因为经济增长从一个阶段上升到另一个阶段,发生了动力转化的必然性和可能性。在上一阶段中起主导作用的那些动力,不一定在下一阶段中再起主导作用,而伴随阶段性经济发展与增长的发生,动力机制也在发生着新老交替式的变化。但是经济运行具有自身规律性,阶段的出现和增长动力的转换,并不是在一夜之间完成的,而是在比较收益中逐步完成的,违背这种规律性将会付出沉重代价。此刻,伴随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阶段,若干刺激经济增长的要素需要给予重新认识。

关于投资是否依然是下一步经济增长的动力

中国地域辽阔,还有大量区域、大量产业需要投资,发展空间依然很大;在这个投资过程之中,因投资转换成的资本量自然而然地转化为经济总量价值构成部分,形成经济增长基础,所以在较长时间内,保持一定的投资依然具有合理性和必然性。但是有证据显示,我国投资的回报率在过去20年中逐步下降。这意味着每投入一定数量的投资,从中能够获得的收益是在逐年减少的。长此以往,投资对促进经济增长的活力将会消失殆尽。这就明确表明下一步需要变换投资激励机制,重新寻找激发投资活力的方法。结论是,尽管投资是传统的动力,但是在新的发展阶段过程中,投资需要继续承担一部分经济增长动力功效,只不过需要在激励机制上解决投资效率降低的问题。这里不把投资区分为政府投资或者民间投资,是因为两者各有各的功效,不能偏废,尤其是不能忽视民间投资带来的一些负面作用。从长期看,无论政府投资还是民间投资都是国家发展的动力之一。

关于居民消费是否承担新的动力

在市场经济成熟的国家,居民消费显然承担着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功能。在国内生产总值构成中,消费比重甚至达到80%。这意味着在市场经济成熟的国家,投资失去了驱动功能,大量闲置资金因为国内市场无利可图而转向海外,一个居民消费主导型社会形成,这可能是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设想之一。但是到目前为止,中国尚不具备立即成为消费型主导经济体的可能性。消费与投资是一个相互影响和彼此转化消长的经济现象。当投资依然占据了经济发动机的位置时,指望靠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既不现实也不可能。这样说,并不意味着在利用消费刺激经济增长方面无事可做,事实上,每年使消费保持在两位数的增长,就是非常大的激励。但是要让消费承担经济增长新动力,建立消费主导型社会,我们的差距还很大。

关于政府是否是发展动力

过去三十多年,各级政府在推动经济增长方面的确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成为对开发型市场经济模式概念①的最好诠释。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壮大,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思路成为主流,相应的,政府作用就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强势。那么,以后政府该做什么事情,变成了全社会关注的话题。尽管今后企业老板找市场和找市长的次数将发生倾斜,但是中国各级政府应当继续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通过计划体系引导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社会公共产品和消费、维护市场正常运行等。尤其是,政府维护市场秩序、监管市场运行的职责是天然的。

与政府因素有关联的具体问题有三个。第一,政府投资是否还是经济增长的动力?由于政府投资也是需求组成部分,因此从理论上讲,政府投资是动力之一。但是,政府投资是否能够产生预期的效果,则取决于环境及其政府投资的方式。比如,在民间投资积极性不足时,政府投资可以起到引领作用。但是,政府投资就像民间投资要受到相关因素限制一样,这种投资该不该由政府独立去做?有没有必要的财政收入提供资金保证?政府大量举债会不会影响宏观稳定?由此,政府投资动力也是受限的。

第二,政府公务员干事创业热情是否影响政府动力?政府公务员是政府行为的具体承担人,当然对发挥政府作用有直接影响。但是,政府公务员是以集体形式发挥作用的,因此个别人的影响力总是有限的;同时政府公务员是依照程序行事的,因此程序设计及其功效发挥直接决定政府公务员的影响。两年来的强力反腐,导致了部分公务员工作态度消沉和部分企业的抱怨,此种情况说明原来的制度程序有问题,无法适应新常态下对政府行为的要求。考核干部的绩效机制需要做出调整,调整的核心是从实现经济目标为主转向提供市场所需服务为主。

第三,政府制定和推动的战略与规划具不具有发展动力?进入经济新常态以来,中央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发展战略和规划。这些战略和规划的制定与推出,将会改变许多东西,因此人们会认为这些将会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如果市场配合,战略规划无重大缺失,这些战略与规划将给经济运行注入活力,转化为经济发展动力,但这也要与政府行为放在同样层面去理解。政府作用符合市场规律和市场预期,政府作用将会积极而又正面,但是如果不是这样,情况就将可能是另外一种。

关于城镇化是否是下一步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因

毫无疑问,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长期动力之一,因为中国城市化率要从50%上升到70%以上,每年提升一个百分点以上的城镇人口规模,需要各个方面的配合发展。城镇化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发展系统,所有的生产要素和需求部分都会在其中得到释放和满足。看到这一点并不表明人们只是静静地等待城镇化的到来,相反,鉴于世界上出现许多病态化城市发展的消极结果,以及中国也已经面临着的大城市病,我们需要积极而稳妥地规划城市发展,尽力避免新一轮城镇化过程中的病态问题发生。

关于创新创业是否成为新动力

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的本质是促进经济增长中劳动和技术作用的发挥,通过更多的劳动就业和技术创新与发明,直接推进经济增长。在此意义上,它具有一定的动力作用。但是,对于当下经济增长下行阶段的短期效用,它的动力作用并不十分明显。因为从创业到收获,期间必然要花费数年时间才能形成经济价值,计入经济增长,这还不包括创业失败。创新活动具有高级人类脑力劳动的特征,从研发到投产,同样也是要花费一定时间的;并且要想转化成为生产流水线上的产品和服务,没有一系列的准备和全面坚持,很难成功。因此,创新创业是从战略高度来看待的,选择这个做法就应当让它逐步成长为未来中国经济增长新的动力,替代过去依赖复制引进国外技术的传统动力。

关于“互联网+”会不会成为新的经济发展动力

从技术革命改变社会经济全方位格局看,互联网正在发挥这个作用,但是“互联网+”能否成为新的动力,并不是自动送上门的。首先我们要为这个新业态提供足够的物质基础和技术训练。一旦这样开始做了,“互联网+”的动力就开始启动了,但是这只是刚刚启动,并没有全速前进。要让“互联网+”成为新的动力,就如同改革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的道理一样,关键是借助这个技术方式打破一切阻碍制度藩篱,让新的生产力获得更大的空间,释放更大的能量。由于信息技术革命提速,我们在还没有完成工业化全过程的时候就开始进入信息化时代,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抓住了机遇就变成了发展动力,被挑战击败了就错过了历史性的发展时期。因此看“互联网+”是否是发展的动力,主要取决于是否主动地做“互联网+”,如果只是坐等“互联网+”到来,只能是白等一场。

【注释】

①有的称之为政府主导型模式。

责编/刘瑞一 美编/李祥峰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党委副书记,教授、博导)

猜你喜欢

要素动力政府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10)
省级政府金融权力榜
阳光动力
动力船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2015年6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完形填空三则
把美好的想像转化为动力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