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卫兴华: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

2015-09-10

人民论坛 2015年27期
关键词:兴华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

【人物简介】

卫兴华(1925— ),山西省五台县人,中共党员、教授、经济学家。1952年于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1981年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1984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系系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理论经济学分会主席、《中国人民大学学报》总编等职。1991年开始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04、2005年分别被聘为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政治经济学教材编写组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题组主要成员。200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大学首批荣誉教授称号,2009年被授予中国人民大学首批荣誉一级教授称号。曾任第三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经济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经济学科规划小组成员、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等职。现兼任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名誉院长,多所高校的兼职教授等职。

“不改初衷,砥砺前行”,始终站在经济理论研究前沿

1925年,卫兴华教授生于山西省一个穷乡僻壤的农村——五台县善文村,祖辈世代务农。父亲上了几年小学,初通文字,希望子女们能够上学读书,在卫兴华不到6岁时就送他上了村小学。卫兴华在考试中始终名列前茅,后去东冶镇沱阳高小读书。“七七事变”后日军占领东冶镇,卫兴华被迫辍学回村务农,但求学的渴望始终萦绕脑际。1942年,卫兴华失学四年后考入东冶镇高小附设的中学补学班,他将以前小学老师给他起的官名“卫显贵”改为“卫兴华”,以表示抗日救国、复兴中华之意。后来,因为不愿受侵略军管制下的奴化教育,卫兴华来到晋西隰县,考入进山中学,并于1946年在太原参加党的地下工作。他曾经被捕,但严守了党的机密,后转至北平。1948年11月,卫兴华回到解放区,进入华北大学学习。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大学建立,卫兴华转读于该校经济系。1950年人大成立政治经济学教研室,卫兴华被遴选为人民大学的首届研究生。

在改革开放前的30年中,卫兴华经历了政治生活和教学研究工作中的风雨与坎坷。1957年他被划为“中右”,曾两次被下放劳动。在“文化大革命”中他遭受迫害,被打成叛徒、特务,遭受到精神和肉体的多年折磨,还经历了走“五七”道路的特殊历史时期。即便如此,在改革开放前的“左”风年代,他没有发表过宣传“三面红旗”(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的文章,也没有参与各种“大批判”事项;即便经历了各种政治运动的风风雨雨,他钻研探索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热情并未消减,他继续在学术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不改初衷。

改革开放后,卫兴华的教学研究工作重新焕发了活力。随着改革的推进和深入,一系列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提了出来,经济理念与社会实践的结合日趋紧密,卫兴华的研究内容也逐步扩大。他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经济改革与发展。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面,他既根据教学与研究的需要,力求深入地阐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有关经济理论,又经常针对他认为是显然错解或误解了经典作家的观点进行讨论与争鸣;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方面,他既从正面探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问题,又针对他认为是不正确的见解提出质疑和辩驳;在经济改革与发展领域,他在诸如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国有企业改革、收入分配以及经济增长与发展方式转变等方面都有系统研究和自己的独立见解。

卫兴华教授一直站在经济理论研究的前沿,他提出的很多观点都得到了实践的检验而被证实是具有前瞻性的、正确的,在我国经济学界具有举足轻重的理论地位和学术影响力。1983年他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论文,点评了学术界探讨马克思生产劳动的各种观点,澄清了一些理论是非,准确阐释了马克思的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理论。1986年他明确提出了“计划调节市场,市场调节企业”的经济运行模式,是国内较早研究这一理论的学者。1986年他亦较早提出了公有制的实现形式问题……

多年的耕耘,令他收获了诸多荣誉,成就斐然。2013年5月,他获得与诺贝尔经济学奖相对应的世界马克思经济学奖。他的论文《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第一届论文奖,《企业活力与企业行为约束机制》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第二届论文奖。《卫兴华经济学文集》(三卷)、《政治经济学研究》(二卷)、《我国新经济体制的构造》、《市场功能与政府功能组合论》、《理论是非辨析》以及《资本论(精选)》和《〈资本论〉(精选)讲解》、《走进马克思经济学殿堂》等40余部著作(含主编、合著),都在学界引起很大影响。学界评价卫兴华教授是以马克思主义态度从事经济学研究的典范,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学风的楷模,是当代中国从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教学与研究的大师。他的科学观点令马克思主义者推崇、非马克思主义者敬畏,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宝贵财富。

从教64年,卫兴华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他先后带博士生近60人,其中不少人已成为教授、博士生导师,有的在政府部门任要职,有的成为大学校长、著名学者,可谓桃李遍天下。而今卫兴华教授虽然年近九十,但他精神矍铄、思维敏捷,仍旧坚守在一线教学岗位上,还经常参加多种学术会议和讲学活动,不时有学术论文见诸报刊,不断有新书出版,还继续带博士生和为博士生上课。他说:“我不赞同离退休人员‘发挥余热’的说法,我还正在燃烧呢!”学生们送他一幅词匾:“倾一腔热血,携两袖清风,默默以育人为乐;招八方弟子,探九州方圆,时时凭真诚敬业。”

猜你喜欢

兴华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
理想与现实之间:博士生学术职业社会化的张力及其消解
毛焰艺术风格中的自我表达
迎春佳作
熊口余生
中国博士生的苦与乐
咏霜
Rethinking Eugene Nida’s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A Brief Analysis of“Green Eyes”in An Encounter
为何导师成了压垮杨宝德的最后一根稻草
锤子剪刀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