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楼市:减肥成功了吗
2015-09-10李宇嘉
李宇嘉
中国内地楼市今非昔比,整体供应过剩、人口红利衰减、投资需求退场、居民资产配置“弃房追股”,昔日的“宠儿”似乎在一夜之间就变成了“弃儿”。但是,驱动“新常态”的新动力没那么容易到来,要素驱动还不得不倚赖。火热了近20年的楼市,目前的体量已经达到历史最高位。即便整个行业开始进入了长周期下行阶段,但绝不能过快下滑。因为,无论对经济转型、地方财政,还是金融风险、老百姓资产收益、民生诉求,都可谓是“不能承受之重”。
在3·30楼市新政满月之际,楼市减肥成功了吗?
诊脉:3·30,非等闲
分析之前,还是来认识一下3·30楼市新政的本来面目,这决定了未来还会出什么政策。大家千万不能把3·30新政与过去楼市“10年9调”时期的调控“老调子”(水多了加面和面多了加水)等量齐观。表面上来看,3·30楼市新政在降低营业税、提升杠杆水平两方面,与过去刺激楼市的政策并无二致,但本质上,去年以来的楼市政策是为了让楼市在历史高位上多呆一段时间,缓减其过快下滑对地方财政、银行信贷、上下游产能、固定资产投资的冲击,为经济新的驱动力(如互联网+、新型城镇化)的培育提供宝贵的时间。
2013-2014年,我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2亿-13亿平方米,是5年前(2008年)的2倍、是10年前(2004年)的3倍。根据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的研究,2014年72亿平方米的房地产施工面积,即便按2013年的销售规模,也够卖6年,其中60亿平方米的住宅(90%的没有卖出去)可满足1.5亿居民的住房需求,这还没有考虑已出让未开工的土地。在城镇家庭户均住房拥有从2008年的0.8套/户增长到2014年的1.1套/户的情况下,“去库存”压力可想而知,3·30新政的首要目的就在此。
200斤的大胖子在短期内急剧减肥的话,一定会生大病,越胖的人越要慢慢减肥,这是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房地产也一样,2014年,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占GDP的14.9%,约是美国、印度、台湾地区房地产投资高峰时的3倍;房地产占我国总需求的25%,占GDP比重超1/3;社会融资的30%、固定资产投资的30%、地方财政收入的50%都在房地产。短短20年不到,房地产就达到如此肥胖的体形,到了该减肥的时候了(专业术语叫“去杠杆”)。但若急剧减肥的话,地方债务、金融风险、经济增长等,哪样都受不了。
在3·30新政之前,已经有了退出限购、松绑首套房认定(9·30新政)、公积金新政和一次降准、两次降息。不仅过去10年构筑起的调控“马其诺防线”全部退出,而且货币政策开始助力,但楼市似乎疲态难改。2015年一季度,全国商品住房销售指标连续13个月下降,开发商到位资金同比下降2.9%,继2009年以来第二次同比下降,意味着资金开始“抛弃”房地产。一季度的经济指标,无论是差点儿滑出7%的GDP增速,还是基建25%的增速也没有拖住下滑的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拖累”是重要原因。
尴尬:壮汉被打了强心针
毫无疑问,3·30新政意在消化库存。但问题是,库存基本上集中在二三四线城市。2009年扩大内需以来,一线城市被认为泡沫隐现,二三四线城市城镇化、招商引资和园区建设力度很大。于是,房地产市场规模化扩张的主力是广大的二三四线城市,开发商纷纷进军广阔的二三四线城市。
但是,2013年跨过住房供求的总体平衡后,楼市需求却主要集中在人口集聚的一线和少数二线重点城市,二三四线城市在产业、人口集聚方面被夸大了。于是,开发商也纷纷回归一线和重点二线城市,从而造成了供应的区域性过剩。根据国家发改委的统计,全国144个地级城市,平均每个规划建设约1.5个新城新区,全国新区规划人口加总居然达到了惊人的34亿。
从消化周期(待售面积/销售面积)看,目前一線和重点二线城市基本上在12个月以内的“安全期”,而广大的二三线、三四线城市,消化周期多数在24个月左右,消化周期在40个月的城市(如天津、沈阳、杭州)也有,甚至有些城市据说10年都消化不完库存。笔者调研西南一个县级市发现,在建的房地产开发面积达到1000万平方米,可以提供超过10万套住房,而目前市区总人口才30万出头,消化现有住房的周期就超过15年。
许多城市交易厅排队景象再次出现。
有了上面的分析,我们想也能想得到,对已经回暖的一线和少数二线重点城市来说,新政无疑是火上浇油,与政策初衷有出入。事实上,受益于连续“降准降息”、2014年四季度的9·30新政,一线城市从2014年四季度就开始回升,楼市整体上升态势已确立。刚刚过去的4月份,根据中原地产的监测,一线城市整体成交量回升45%左右,二线重点城市回升15%,而其他600多个二三四线城市,整体成交量下降10%以上。特别是,一线城市强势回升好似无法阻挡,久违的日光盘在广州、深圳屡屡上演,而房价上涨速度也在加快。
营业税的降低刺激改善型需求入场,最先改善的就是学位房、价格洼地的房子,深圳和广州的学位房价格2015年以来分别上涨30%和15%;单价20万以上的二手房也被买家欣然接受,深圳部分热销的区域甚至无房可卖,用中介话来说“出一套,卖一套”;原来2万-3万之间的价格洼地出现了“跳涨”,比肩中心区的房价,因为刚需担心买不到房,直接推动了外围区域“豪宅化”倾向。目前,一线城市库存消化周期都降到12个月以内,深圳的库存甚至仅够8个月卖。5月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百城房价同环比继续下跌,而同比跌幅(4.46%)继续扩大,而十大城市则逆市回升1.1%。
但是,广大的600多个其他城市则依旧惨淡。根据CRIC的监测,除少数二线重点城市回升外,由于2009-2013年供应过快增长,但需求力不从心,狂热过后才看到谁在裸泳,整体二三线城市下滑10%以上。目前,24个重点监测的二三四线城市库存同比增长两成,平均消化周期18.7个月,而烟台、沈阳、青岛、徐州、中山和无锡等代表性城市的库存消化周期分别高达43.4个月、39.8个月、25.4个月、24.2个月、24.5个月。
其次,新政更多地促进了二手住房交易回升,新房表现不明显,“去库存”效果不彰。目前,很多人认为,楼市长周期下行的趋势很难改变,再加上股市长期火热对资金的分流,即便怎么刺激,过去一经刺激需求便大规模入市的情景已成往事。从调研看,3·30新政更多地刺激了改善性住房需求和少量的投资需求。根据笔者的调研,改善性住房需求主要表现在对公共配套、缩短“职住”距离、保值性更强的住房改善。
但是,满足这些改善诉求的房子,基本是城市中心区的二手住房。由于营业税免征期“5改2”,二套房贷四成的政策落地不积极,一线和二线重点城市新房的市场表现远远不及二手住房。4月份,二手住房成交增长50%以上,近期“学位房热”、租售比改善的中心区中小户型(地铁旁)住房价格疯涨充分证明这一点。由于新房多数位于城市外围,不仅公共配套不足,也无助于缩短“职住”的距离,保值前景也并不被看好,3·30新政刺激效果有限。
再次,开发商全面转向“去在售库存”,新开工、加快施工的积极性很低,拿地的积极性甚至降到了冰点。2015年一季度,开发投资增速连续13个月下降,且8.5%的增速为2010年以来首次下探至“个位数”;新开工下降18.4%,绝对量创2010年以来新低,而施工面积则同比增长6.8%,意味着开发商全面转入“去在售库存”,不仅继续加杠杆(拿地)的积极性不高,推进在建速度的积极性也很低。3·30新政像过去一样,刺激开发商增加杠杆的效果也有限。
期待:银行还有爱吗?
曾几何时,房贷是“香饽饽”,各大银行争做房贷业务,以改善资产质量,但那是房价上涨的时期。但今非昔比,存款来源理财化、同业化、短期化,存贷款利差缩小、成本大幅度攀升,而房贷是“民生业务”,国家不允许房贷利率任意上升。再加上,目前60%的银行贷款是以不动产为抵押的,未来抵押物价值下跌,最先损失的就是银行。因此,相比动辄上浮20%-30%的企业贷款、消费贷款来说,房贷目前只能“靠后站”了。
2013-2014年,火得不得了的影子银行成为银行盈利的主力军,彼时银行已经流露出“抛弃”房贷这个旧爱的迹象;2015年以来,虽然影子银行被国务院2014年10月下发的43号文(中国首份地方债务管理文件)“堵住”了,但由于股市火得不得了,银行开始绕开监管,以伞形信托模式给股市配资。在这种情形下,房贷几乎成了鸡肋。
尽管3·30政策力度很大,超出了市场的预期,业内为此欢呼声一片,但政策一味地刺激需求,即通过降首付、降月供、降成本,改善市场预期并激励其入市。事实上,目前需求端面临的最大约束就是,房贷领域的“融资难”和“融资贵”问题突出。央行数据显示,2015年3月末,房地产贷款余额18.41万亿元,同比增19.4%,但购房贷款增速仅比去年末高0.1个百分点。
近日,融360调查报告显示,全国524家银行降低了二套房首付成数的仅164家,近七成银行暂未执行新政。另外,银行在执行力度上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化,其中北京落实新政的18家商业银行中,仅3家降至四成,而苏州执行新政的7家银行,则全部将二套房首付由六成降至四成五,可谓均是有折扣的执行。目前,首套房贷利率目前在基准利率左右,而具有改善性质的二套房贷利率则在基准利率的1.1倍以上。这与去年以来国家一直三番五次、苦口婆心倡导银行要支持合理住房需求来说,银行无异于泼冷水。
展望:继续提杠杆、继续降成本
工具箱里还有弹药吗?还有一项政策似乎被丢弃在“遗忘的角落”,那就是降低首套房贷的首付成数。既然投资需求已全面退场、刚需占主导,而改善型二套房贷的首付已经降至四成,首套房贷首付成数维持3成太不应该了。在发达国家(如美国、澳大利亚),凡是首次购房,在任何时候都可以享受最低10%的首付比例,美国曾经出现过“0首付”的情形。
在“三个1亿人”( 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的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未来购房的主力应该是城市“新移民”。这部分人群在城市安家落户和实现购房的愿望强烈,但房价上涨了10年后,很难拿得出30%的首付款。因此,预计下一步楼市政策会进一步调整,政策重点或将是将首套住房购置的首付成数从三成降至两成。
毫无疑问,降准降息的窗口已经打开。目前,贷款利率相比2014年初仅下降20-30个基点,相比2014年四季度甚至还有所上升。李克强总理在近期国务会议上指出,“企业净利率在5%左右,而光贷款成本一项就超过6%”,这意味着继续降息的窗口已经打开。在2008年次贷危机后、欧洲债务危机后,以及2014年日本“安倍经济学”的货币政策框架内,为缓建楼市下滑对于消费、投资、银行信贷紧缩的冲击,美欧日三大经济体毫无例外地推出了“低利率”甚至是负利率政策,最大限度地刺激居民购房。
降息后房贷成本的下降对刚需而言是个利好。
刚性需求对房贷成本(利率和月供)很敏感,一笔本金100万元、期限20年的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个人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增加14万元。贷款利率对住房需求影响巨大,是决定房地产市场走势的核心要素。2014年11月底和2015年3月的两次降息,促成了楼市“暖冬”和“小阳春”的无缝对接。在需求偏弱和新房供应效率不高的情况下,再加上近期股市火热大量分流资金,只有更低的利率才能刺激需求入市。因此,5月央行宣布又一次降息。
另外,国家最近对国家开发银行注资,这是一个重要的信号,其中有一项就是意在构建“按揭-MBS-国开行-市场”的按揭贷款二级市场,或通过央行对国开行PSL(抵押补充贷款),间接收购商业银行房贷证券化资产(MBS),修复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改善银行“惜贷”情绪,激励银行发放更多的低利率房贷,这或许是激励需求入市、消化库存更有效的手段。毕竟,在商业银行在为已经连续13个季度攀升的不良资产率担忧,而房价下跌将让这种担忧与日俱增的时候,银行是没有积极性放贷的,这也是2014年以来,即便国家三番五次喊话,要求商业银行支持合理住房信贷需求时,银行均不为所动的主要原因。因此,除非銀行的资产质量改善了,银行才有动力增加新的贷款。因此,通过国开行盘活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刺激商业银行支持低成本房贷业务,这或许是未来楼市政策的创新,也是最大的亮点。(作者供职于深圳市房地产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