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兵不死

2015-09-10李拯

环球人物 2015年24期
关键词:敬礼老兵抗战

李拯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临近,一组老兵敬礼的照片让人久久不能忘怀。虽然皱纹爬满脸庞,头发已经花白,举起来敬礼的手也已干枯焦黄,但就是那样一个敬礼的姿势,自有一种岿然之势、凛然之威,阅尽沧桑的眼睛里依然透露出坚毅的目光。一圈圈皱纹,一缕缕白发,就像记录历史的年轮,凝结着那段冰与火的洗礼、血与泪的挽歌。

每一位抗战老兵,都是一部“活的历史”。抗战胜利70年后,卢沟晓月犹在,石狮弹痕未灭,但是当初“愿拼热血卫吾华”的少年,如今已届耄耋之年,近于百岁之寿。历史应该被铭记,但历史不应只有课堂上的宏大叙事、书本里的抽象结论,还应包括这些从战场上幸存下来的战士,以及他们九死一生的经历、跌宕起伏的际遇。历史的河床,本就由这些具体的命运沉积而成。

然而,历史的记取来得如此沉重。有的抗战老兵在这段时间频繁接受采訪、出席纪念活动,却黯然伤怀:“过了这段时间,又将被人冷落”;有的国民党抗战老兵在接到政府补助后,激动得痛哭流涕,因为“终于被祖国承认了”。在战争的废墟上,国家日益崛起,老兵日渐老去,经历了战场的壮丽,也忍受着今天的寂寥,他们只想告诉碾压而过的历史车轮:“我们不怕死亡,我们怕被遗忘。”

不可否认,抗战胜利70年来,我们这个社会经历了一个“重新发现抗战老兵”的转变过程:战争结束后,一些抗战老兵解甲归田,悄无声息地从历史的罅隙中落下,被遗忘在时间的角落;而在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透过历史的帷幔,打捞那些淹没在宏大叙事中的动人细节。从遗忘到重新发现,是一个社会历史意识觉醒的过程,也是一个国家历史共识形成的过程。

这是一次从民间到官方的共识凝聚,这是一场从社会到国家的力量汇聚。一位媒体人回到老家台儿庄,看到抗战英雄埋骨荒野,下雨天常常污水横流,不禁落泪,随即决定捐钱整修墓地,并为健在的老兵积极奔走。“谁看了心里都不落忍”,这位媒体人的朴素心声,也正是大多数人重温历史时的共同感受。于是,一种历史的温情破土而出,在“寻找抗战老兵”的旗帜下,电视台明星主持人、商界精英、学术名流、大学生等不同社会群体,都纷纷参与其中,自发形成了一股“重新发现抗战老兵”的民间力量。这股暖流,最终汇合、上升为国家意志和国家行动。从民政部为国民党抗战老兵发放福利,到抗战老兵方队将参加胜利日阅兵,珍惜那场战争中的幸存者,正在成为一个国家历史哲学的一部分。

而这份历史温情,也在普罗大众的心里激起涟漪。腾讯新闻推出“寻找身边的抗战老兵”的互动产品,短短两天之内就吸引了300万网友参与;一个为抗战老兵在线捐款的网站,几个月就吸收了700多万元捐款,数字与爱心还在热烈地跳动之中。70年前,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中国人能够超越分歧与限制,凝聚成保家卫国的钢铁长城;70年后,我们更应该有这样求同存异的胸怀。面对带着各种历史印记的抗战老兵,或许我们更应有一种超越历史纷争的宽阔胸怀。无论表彰名单如何设定,公众都已不在意老兵经历中的是非功过,只高扬他们为民族而战的辉煌。这是这个社会更恢宏的气度。

在美国电影《巴顿将军》的结尾处,战功卓著的巴顿将军踽踽独行,当他的背影在屏幕里渐行渐远,他那句经典台词却直入心魂——所有的荣耀都将随风而去。战争就如同战士的生命,战争的结束,也就意味着生命的终结,曾经的战士也将踏上新的人生旅程。诗人说,“一度荣光的任何记忆/都无法补偿之后的漠视”,他们曾用鲜血愈合民族的伤口,他们不应被他们拯救的民族遗忘。

老兵不死,只是凋零。

猜你喜欢

敬礼老兵抗战
党旗,向你敬礼!
老兵
流离失所老兵的“天使”
我们家的抗战
我们家的抗战
敬礼之后
老兵
抗战音画
抗战,在未被占领的中国
老兵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