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人的政治
2015-09-10赵义
赵义
不久前,因公务我坐飞机出差。飞行途中翻看了一会杂志,一抬头,发现飞机的小屏幕电视上正在放一档“人到40”的访谈节目。我突然想起来了,自己很快也要40岁了,一下子心里五味杂陈。
时间真是个神奇的东西,这一年和下一年本来没有什么不同,但当过了足够长的时间再回头望的时候,人的想法都会产生微妙的变化。作为一个普通的新闻人,我干这行15年了。在即将步入40不惑年纪的时候,我最大的感慨是人的命运。
有这样一些人,或者曾经在主席台上高谈阔论,会后层层部署落实,风光无限,但一朝“落马”,一切与之有关的正面印记就会被匆忙抹掉;或者作为成功学的典范,被人们狂热追捧着,但一朝“失联”,顶多也就是媒体猎奇和嘲讽的对象。
15年的时间足够了,足够让你亲眼看着一幕幕正剧变成悲剧、喜剧、闹剧。都说中国社会变化快,几十年的时间走过了别人上百年甚至几百年的时间。今天也很清楚了,这不光意味着我们在较短的时间里获得了别人那么长时间才获得的好东西,更意味着人的命运翻转之快。
2015年即将过去,2016年即将到来。作为一个快要40岁的人,如果让我说一下对于来年或者未来最大的愿望,其实已经变得很简单了,就是希望人获得健康、阳光、自由和向上。作为一个政治学专业出身,毕业后一直从事时政报道的新闻人,如果再有朋友问我什么是政治,我不会再掉书袋,只会毫不犹豫的说:政治就是让人活得更好的社会组织方法。
是的,我将用这一条去评判所有与政治有关的事情。我相信,没有了人这个支点,现实就和电视里天天在上演的“宫斗”没啥本质的区别。
为了人的政治,也绝不是什么新思想。对政治最早的论述,无论中西的先贤们说的其实都是人怎么活着的问题。比如亚里士多德说,人是政治动物,其实是说人若脱离了城邦生活,就非神即兽(人当然不可能是神),所以什么样的政体就有什么样的人。孔子说,政者,正也,“正”体现在君子身上,《论语》中就有大量关于君子是如何做人做事的生活论述。
我也将用这一条去评判过去3年中国政治发生的变化。虽然我们对很多事情也有种种困惑、纠结和矛盾,但不得不承认的是,现实中已经出现了一种希望,就是我们开始能够在统一、公正、透明和稳定的规则下,堂堂正正做人做事。
因为,所有所谓的体制性问题,最后其实都会表现为一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十八大后八项规定、高压反腐、做官职业化等重塑政治生态,改变的也是人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习近平总书记就多次提出,希望领导干部少一点应酬,多用一些时间静心读书、静心思考。他把读书看成是一种生活方式。中央还特别重视家教、家风,总书记也提出过希望大家多陪陪家人。
有了好的政治生态,才会有好的生活方式。就像这些天网上热议的一个官员的感慨:感谢八项规定,那些无聊的日子终于结束了!我相信,这话说的是真诚的,因为不会真的有人对蝇营狗苟活着上瘾,没有谁真的愿意成为未来的腐败“存量”,没有谁真的一开始就打定了要做“两面派”的主意。
不用疲于应酬,是因为不再需要忙着架“天线”,搞勾兑,搞团团伙伙,踏踏实实做事,干干净净做人。如果这些灰色甚至黑色的东西少了,做官只是一种法治化的职业,我想,领导干部们一定会活得堂堂正正、光明正大。
企业家也是如此。过去老板出事,人们常议论,查企业家也差不多是一查一个准,有几个没偷税漏税?但在违法违规、善于勾兑和搞定中活着的老板们,活得真健康吗?十八大后出事的企业家,无论大小,仔细看看,都是过去不正常的政商关系埋下了伏笔。昨日风光,今日成为社会猎奇消费的对象,还有什么结局比这更讽刺的呢?
十八大后中央特别重视企业家精神,强调要保护好企业家精神,经济发展思路的重大调整离不开企业家精神发挥作用。这就需要理顺政商关系,建设法治政府,让企业家们摆脱掉随官场人事变局而命运随之起伏的魔咒,把精力真正放在创新和管理上,为消费者造福,为社会解决问题。
无论官场还是商场,都聚集了相当一批精英。为了人的政治,当然不只是要解决精英们的活法,而是因为这关系到普通老百姓的权利和尊严能否得到保障,说到底还是为了老百姓好。我们难以想像,如果精英们的活法过于灰色甚至黑色,这社会上普罗大众的日子将会如何步履维艰。
宋代大理学家真德秀说过,“百姓不可一日有此色,士大夫不可一日不知此味。”“此”指的是菜根,意思是,士大夫精英们如果天天记住菜根的味道,从而天天为改善百姓处境而努力,百姓怎么会天天吃菜根呢?翻翻史书,代代前人,都说得清清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