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PPI急跌后的思考
2015-09-10何志成
何志成
12月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以及12月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延期一天公布,说明高层在公布该数据前非常谨慎。
从数据可以看出,CPI升幅一如预期增长1.5%,但仍处于近五年低位附近;PPI超预期降3.3%;食品价格升幅2.9%,上涨较大;说明非食品价格处于通缩边缘,结构性通胀与全面通缩压力并存。
12月PPI下跌幅度为连续34个月最大,降幅惊人地达到3.3%。这里面固然有全球资源品价格尤其是能源价格急跌的影响,但本质因素却是全球经济低迷,尤其中国的经济下行趋势仍然没有完结。我们必须正视经济运行中的诸多负面因素,但不能夸大这些负面因素,更不能被其左右。
当前很多国家和地区货币汇率对美元出现急跌、暴跌,背后都有经济低迷甚至严重低迷的阴影。这些国家经济低迷,加上货币汇率管制完全自由,被国际炒家盯住,如同苍蝇看到了有缝的鸡蛋,一味地做空。虽然人民币汇率目前没有自由浮动,国际炒家一时半会找不到攻击点。但如果中国经济严重下滑,迟早会受到国际炒家的阻击。人民币汇率大幅度向下波动将严重打击中国企业信心,包括投资者信心,对保增长是极其不利的。
最近,很多国际知名投资咨询机构都在“赌”今年中国经济继续下滑,并相继发布所谓人民币汇率将出现趋势拐点的报告。但我以为,当前全球通缩的大背景,对中国经济利大于弊。
同样是PPI连续严重下滑,各国处境可能大不同。对欧元区和日本来说,PPI一再地下滑,就是实质性通缩;对俄罗斯这样的能源出口大国来说,PPI下滑,意味着财政收入减半,货币贬值接近50%,但对中国来说,PPI下滑既有经济低迷因素,也有原材料价格大幅度下降因素,到目前为止,利弊比重已经颠倒,这也是很多中字头国企股票近期大涨的原因之一。
中国不仅是制造业大国,也是原材料尤其是能源进口大国。本轮PPI连续下行,尤其是12月急跌,短线看,将减少非常多企业的原材料成本,国家进口所付外汇大幅减少,外汇盈余相应大幅度增加,有利于人民币汇率呈现稳定。中长期看,各国经济同时下行,但幅度不一样,中国相对优势越发明显,人民币存在上位可能性,这一点需要把握和珍惜。
在治理实质性通缩趋势显现问题上,很多国家回旋余地已经很小,因为它们的货币环境已经非常宽松,虚拟金融市场泡沫严重。而中国政策調整空间依然很大。虽然房地产泡沫普遍存在,但已经调整了一年多,主要矛盾开始转向。我们的顾忌不是房价太高,而是楼市太低迷。更重要的是,我们的股市仍然处于全世界股票市场的底部区域,货币政策再宽松一点,让股市承担蓄水池作用,可以使整体流动性稍显过剩,而资产泡沫不会无序膨胀,更不会一下子接近泡沫破灭的水平;更难得的机会是人民币可以借助全球通缩的大环境,跟着中国企业走出去,加快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目前欧系货币暴跌,卢布更是贬值接近50%,呈现出破鼓乱人捶之态。中国的情况恰恰相反。老牌的国际货币一个个倒下,新的国际货币体系有待重建,很多国家需要中国帮忙。不是需要中国加大国债购买力度,就是需要加大人民币互换规模。千载难逢的好机遇来了,人民币正好借机脱颖而出。
总之,PPI大幅度下滑,对中国来说,未必全是坏事。要通过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对全世界宣示:中国经济将再度以保增长为宏观经济调控的要点。经济新常态,绝不是低增长的代名词,相反,未来的中国经济一定能实现强劲、均衡、可持续增长,人民币汇率也将因此而获得均衡稳定。有了信心,支持改革的人更多,中国经济内部的诸多潜力将被呼唤出来,不仅保7%一定实现,而且今年经济增长率将肯定超过去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