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坐动车上下班就是“京津冀协同发展”

2015-09-10肖翊

中国经济周刊 2015年3期
关键词:玻璃门北京站燕郊

肖翊

河北省三河市燕郊镇,北京市的一座睡城。约30万人在北京上班,在距市中心40公里的燕郊买房。每天,如潮汐般往返、拥堵于两个省份。京津冀协同发展,一直是这个人群最关切的国家大事。

1月12日,北京铁路局早晚高峰首次开行三列燕郊站—北京站的动车组临客列车,一等座票价13元、二等座票价10.5元,运行时间仅30分钟左右。

动车的开通,被舆论视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新添动脉,继廊坊、天津外,北京周边的半小时经济圈又添新丁。

一些燕郊人说:“每天能多睡一会儿了,这幸福来得太突然了。发生点新闻就能上新闻联播的小镇,估计也只有我们燕郊。”还有一些燕郊人说:“动车还是不方便,最好能通地铁。”

图片说明

1、1月12日17:30,北京站,坐上动车准备回家的燕郊人,高兴之余不忘自拍,在朋友圈秀一下。

2、1月12日17:50开往燕郊的动车上,乘客寥寥无几。据了解,一是因为许多人还不知道有这趟动车开通;二是因为北京许多公司18:00下班,许多人赶不上这趟车;三是许多人上班地点离北京站较远或家离燕郊站较远,认为拼车或公交更合适。

3、动车上的乘客多为轻装上阵的上班族,他们觉得现有的班车车次少,而且往返的开车时间都太早,“早上赶车太辛苦,晚上下班来不及”,希望能够多开通几班车次,最好是开通地铁。

4、每天约有30万的燕郊人通过公共汽车、拼车、黑车、自驾车、自行车等方式,往返于北京、河北。图为晚高峰时段的京通快速公路,出京方向拥堵不堪,进京方向路静人稀。

5、814路是跨越北京城区和河北燕郊的9条主要公交线路之一。公交车虽然便宜,但是想抢个座位,必须有时间和体力的双重付出。而如何能在早高峰时间,挤上一辆满载的公交车,也成为一个技术活。

6、由于工作繁忙,上下班又路途遥远,许多燕郊人请父母帮他们照看孩子。在燕郊,一个又一个的大型小区内,常见的只有老人、孩子。图为燕郊某小区,一些大妈在跳广场舞。

7、燕郊站外,有许多趴活的黑车司机。“我们比出租车就差个戳。你们每次不管下班再晚、玩得再晚,准有黑车司机等着,让你们觉得特别踏实。你看那些公交、动车售票员,都不爱搭理你,一脸的不乐意。我们也是拼服务的。”他们觉得,动车的开通对黑车不会有影响。

8、1月12日晚,在北京上班的林女士,她家距离燕郊火车站1.5公里左右。记者碰见她时,她正要骑车去火车站取票。“以前坐公交车,每天早上6:00就要出门,现在坐动车我可以睡到6:00,6:30再出门,幸福感有加分。”所以,她提前买了未来一周的动车票。

9、1月12日晚,燕郊站,施工人员正在抢工,给候车大厅的玻璃门加一层钢板。因为早上的客流较大,要防止乘客进站时把玻璃门挤碎。他们笑着说:我们是天津的施工队,这才是真正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呀。

猜你喜欢

玻璃门北京站燕郊
北京站的钟声
北京站微信公众平台服务质量研究
保重
图说
绿草如茵的家园
倒霉强盗和玻璃门
燕郊:急剧膨胀的大城小镇
偷“渡”进京
调控之后,再探燕郊
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