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金成:“十三五”我国区域发展的三大战略重点
2015-09-10肖金成
肖金成
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改革的双重作用下,国内各区域间的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日益加快,相互之间的经济依存和互动效应逐步加深,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步伐加快。
“十三五”期间,区域经济合作作为改革开放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手段,将成为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新动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以及珠江—西江经济带将成为我国区域发展与合作的战略重点。
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加快
京津冀区域土地面积21.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2.45%;常住人口一亿多人,地区生产总值5万多亿,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是我国重化工业、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是我国参与国际经济交流和合作的重要门户,拥有全国最高密度的交通网络,在我国交通运输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建设区域经济共同体,
在竞争与合作中实现互利共赢
京津冀区域从发展条件看,已经具备了很好的产业合作基础,为了提升京津冀在世界、在全国的经济地位,京津冀各市应以促进区域协同发展为总体目标,树立起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的理念,把提升京津冀区域整体竞争力视为自身必须承担的重要任务,在壮大自身经济的同时,更多地关注区域总体竞争力的提高。
京津冀各地都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京津承担着率领京津冀参与全球化竞争,提升产业分工层次与竞争能力的任务,在追赶世界先进国家水平、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城市集聚和辐射能力、提高制造业总体水平、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等方面需要迈出更大的步子。
河北各市一方面要大力推进三次产业结构的调整,以科技创新和京津的人才为依托,通过重点优势产业尤其是制造业的发展,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大幅度缩小与京津的经济差距,逐步实现与京津产业链条的对接,不断寻求产业发展与合作的机遇。
发挥各自比较优势,
提升产业分工层次
京津冀各地具有不同的发展条件和比较优势,实现合理分工是构建区域经济合作的基本前提,也是取得未来发挥持久优势的根本所在。要从区域整体发展的要求,确定每个城市的产业发展方向和具有城市特色的产业和产品,确定重点产业在不同城市的主攻方向。目前京津冀产业合作主要以垂直型分工为主,即以一个或多个工业产品为核心建立相应的与之互补、依附性强的产业合作,这是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合作的主要方式。未来应着力推动这种垂直分工向垂直分工和水平分工并存过渡,并进而向以水平分工为主转变。
引导产业合理布局,
推进产业集群发展
为提升京津冀区域的产业竞争力,必须大力发展产业集群,促进产业向适宜地区集中,要在现有产业布局基础上,积极引导形成若干具有鲜明发展特色和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并探索多种集群发展模式。应根据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和国家划分主体功能区的要求,按照集中布局、集群发展的原则,确定这一区域的重点发展轴线,确定产业发展区域和生态环境保护区域,构筑城市发展与城市体系建设的整体框架。
延伸产业链条,
提升整个区域的国际竞争力
京津冀区域具有围绕生产服务的研发和销售服务的巨大优势,在区域合作中应打造研发创新—加工制造—配套服务完整化价值链条。京津要加快向河北省辐射、扩散资金、技术和人才要素,壮大河北制造业生产的能力和水平,使河北成为承接京津科技成果转化的基地。通过京津的科技研发与创新,推动整个区域电子信息、汽车及装备制造、医药等产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壮大这些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将区域制造业高端产品推向全国和世界市场,提高京津冀参与世界产业竞争的能力。
推进长江经济带加快发展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经济、人口、城市密集的重要发展轴线,在全国“两横三纵”空间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长江经济带包括九省二市,从上至下分别为云南、贵州、四川、重庆、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和上海,面积约205万平方公里,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具有独特优势和巨大发展潜力。
促进空间布局合理化,
保护中上游区域的生态环境
长江上游地区是长江经济带重要的生态屏障,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居住人口众多,保护环境成为重中之重。长江经济带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密集区和产业承载区,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土地、能源、岸线等资源日益紧缺,生态环境压力持续增大。必须坚持生态保护与污染防治并举、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并重的原则,把减少上游地区农村人口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点,尽可能吸引他们就近到城市和城镇就业或转移到中下游地区。要根据资源和环境承载力,合理确定上游地区城市规模,支持有条件的城市加快发展,提高对农村转移人口的吸纳能力。
发挥城市群的集聚力和辐射力
围绕长江沿岸的上海、南京、武汉、重庆、成都等超大城市,初步形成了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这几大城市群已成为农业转移人口集中流入的地区,其经济技术发展水平也比沿江其他地区明显高出一个层次,是带动整个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区。要继续发挥城市群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加强城市群内各城市的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增强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要加强城市群的科学规划,建立城市群的区域合作机制,鼓励和支持城市群内的各大都市的产业结构高度化和辐射带动能力,中小城市提升产业功能和吸纳能力、小城镇增强公共服务功能,增强城市群区域的产业集聚能力和人口承载能力。
加强各种运输方式有机衔接,
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长江经济带建设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要求加快构建综合运输大通道,打造高效快捷的交通走廊,加快完善城际交通网络,提高运输能力和服务水平。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带,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要求提高东部地区交通网络畅通水平,扩大中西部地区交通网络覆盖范围,为引导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合作、协同发展的区域格局提供保障。
促进陆海双向开放
长江经济带建设将充分发挥沿海沿江沿边的区位优势,深化向东开放,加快向西开放,培育开放型经济新格局,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要求统筹推进沿海沿江港口建设,充分发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引领作用,加快国际运输通道建设,实现与周边国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海陆双向开放创造交通先行条件。
打造珠江—西江经济带 构建区域联动发展新格局
2014年7月,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准,《规划》划定的范围包括广东省的广州、佛山、肇庆、云浮4市和广西的南宁、柳州、梧州、贵港、百色、来宾、崇左7市,区域面积16.5万平方公里,2013年末常住人口5228万人。打造珠江—西江经济带是依托珠江-西江黄金水道打造中国经济新的支撑带、谋划中国经济新棋局的重大战略举措,对于加快西部地区对外开放、加强区域合作、推进协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打造中国经济新的支撑带
珠江—西江上接云贵,纵贯两广,是连接西南和华南的黄金水道。珠江—西江流域自然禀赋优良、航运条件优越、产业基础较好、发展潜力巨大,是珠三角地区转型发展的战略腹地、西南地区重要的出海大通道。
地处珠江—西江下游的珠三角地区开改革开放之先河,开放度高、市场成熟、资金雄厚、技术先进,形成了世人瞩目的珠三角城市群。而广西区位独特、资源丰富、山水秀美、生态优良、市场广阔、潜力巨大。
规划的经济带将广州、南宁两大核心城市连接起来,将珠三角和北部湾两大城市群连接起来,将有力促进东西互动、优势互补,极大地发挥广东、广西的潜力,使之成为横贯我国南部的一条新的区域经济支撑带。
促进东西互动,带动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加快发展
中南西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既有广东等经济发达的地区,也有像广西、云南、贵州等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发挥发达地区的辐射作用,带动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形成中南西南整个区域联动发展的新格局,对于形成新的经济支撑带至关重要。
近年来,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为平台,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领域的联系与合作日益紧密。由于行政区的分割,不仅广东、广西区域发展差距较大,且珠三角地区与粤西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也很大。经济落差大,不仅阻碍了经济要素的流动,也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市场规模的扩大。广西、云南、贵州少数民族居民较多,山大谷深,自然条件较差,经济发展面临多方面约束,迫切需要发达地区的辐射和带动。珠江—西江经济带的发展有利于统筹区域发展,实现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有效对接,深层次拓展区域合作,促进流域上下游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促进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
国际区域合作与次区域合作
不断深化与东盟国家合作,推进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为珠江—西江经济带进一步扩大开放合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东盟各国与广西的产业结构具有一定程度的趋同性,互补性不强,而与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具有互补性。所以,国际区域合作的前提有赖于国内区域合作的加强。通过国际次区域合作,可与周边国家及地区共建工业园区或开发区,使合作领域不断扩大。
除上述战略重点地区之外,配合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区域合作的推进,整个环渤海地区、福建沿海地区、东北地区、西北地区的区域合作也将受到重视。值得一提的是,国内次区域合作尤其是省份之间的合作与共同发展将成为“十三五”期间的重要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