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农业现代化短板
2015-09-10张红宇
张红宇
经历了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非常辉煌的成就。但是与此同时,在农业、农村、农民三个方面我们还存在很多矛盾和问题。在这种前提下,把握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强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必须在三个方面做大文章。
第一个方面是致力于现代农业的发展,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将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以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产业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走下去。克服“四化”同步里面农业现代化的短板现象,要在现代农业发展方面做大文章,这个大文章有三个聚焦点。
第一个聚焦点是要找准中国作为大国农业的历史地位。我国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相比,确实显得相对滞后,我国信息化、现代化水平应该和农业现代化水平相对应,这样才能实现“四化”同步发展的目标。第二个聚焦点是我国农业的内涵。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产业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应特别重视科学技术的进步。农业科技有三个意义,第一,转基因技术;第二,装备技术,冷藏设施、冷链设施等。装备技术是一种生产要素,通过劳动力作业产生出以前不能产生出的生产效率。第三,信息技术。通过GPS定位系统精准地测量一亩地的土壤含量、水分含量,包括病虫害的情况等。第三个聚焦点是要找准中国农业的优势。资源类型的多样就决定了产业、产品的多样化,我国在非粮食生产方面,包括茶叶、水果、蔬菜生产等,是有相对竞争力的。同时,我国也拥有着比较优势的竞争力,相比东亚国家,我国不仅有着相对竞争力,甚至在粮食资源生产方面,我国应该有绝对的竞争力。因此现代农业是“农业必须强”的重要抓手,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一再要求的。
第二个方面是我们要以缩小城乡差距为方向,夯实全面小康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強调,“中国要富,农村必须富”。在这方面,一是要树立一个战略性目标,通过十年、二十年的努力,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到1:1.2左右,达到发达国家的标准;二是通过分工分业增加农民的专业收入,比如职业农民的培养;三是继续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特别是发展第三产业,最大限度地吸纳和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习总书记要求加大扶贫力度,补贴要精准地投向特殊人群、特殊群体、特殊地区,消除绝对贫困县。还要通过深化改革,增加农民的财产收入。
第三个方面是我们要以新农村建设长期化为方向,致力于城乡协调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新农村建设从2006年开始,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全面”的目标。首先新农村建设目标应该长期化,还要加上“生态文明”。第二,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跟城市化同步推进,两个方向要并行,按照城乡统筹规划。第三,产业为先。新农村建设一定要有产业支撑,这是农业发展的必须,也是农民增收致富的必须。第四,要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过去长期忽视这个问题,生态环境做好了,新农村才有成功的可能。
我们新农村建设不一定大开大建,但一定要与协调发展、保护运作相联系,使我们的乡村更美,新农村才能和全面小康的目标相一致,这样的农村才是美丽的农村,这样的目标才是我们应该实现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