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务新媒体:要人性,别“任性”

2015-09-10王新亚

决策探索 2015年5期
关键词:公权力任性网络空间

王新亚

最近,一些政务微博“任性”的表现引起网络热议:有的不分青红皂白“晒辛苦”“隔空喊话”,为大吃大喝、殴打记者的同行打气撑腰;有的“毅然”为违纪官员点赞,称其“正直、朴实、实干”;有的则连篇累牍上传不适当内容,令人大跌眼镜。遭到舆论抨击后,这些微博“任性”事件大都以当事人被处分收场。

政务微博“任性”事件成为公共舆论热点的背后,是政务新媒体发展蔚为大观的事实。据最新统计,仅新浪微博一家认证的政务微博数量就超过13万,政务微信也正在迎头赶上。许多地方都针对政务新媒体出台了严格的考核制度,涌现出一大批贴近群众需求、反应迅速、务实工作的政务微博、微信。从受众角度来看,一个明显的变化是,人们对早期电子政务主要的批评是“僵尸化”,这一问题已经得到有效遏制,今天人们对政务新媒体更多的期待是“人性化”。一些政务微博更新及时了,内容丰富了,但官腔也多了,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借助网络新技术在新媒体空间滋生蔓延,令人生厌,这是比“任性”问题更为庞大、更为坚固的存在。如何在实事求是的同时,学会用适应新媒体传播的语言、形式和公众进行沟通,实现“华丽转身”,这是当前政务微博迫切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要人性,别“任性”。当前,政务新媒体相当一部分人性化不够和极小部分“任性”并存的事实说明,许多政务新媒体虽然进入了网络空间,但仍然没有找准自我定位,说到底是公权力的改革没有到位。政务新媒体虽然变换了更具个性的形式,但还是公权力的延伸,是公权力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样需要贯彻群众路线等公权力的改革理念,需要谨守公权力“法无授权不可为”的底线。只有将全面深化改革的理念贯彻到政务新媒体领域,让公权力一方面接受新技术的洗礼,另一方面在制度的笼子里守住本分,政务新媒体才能做到拥抱人性,拒绝“任性”,为党和政府在网络空间的公信力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公权力任性网络空间
共建诚实守信网络空间
千万别任性
网络空间并非“乌托邦”
任性者的搞笑
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探讨
畅通公权力干预家暴通道——专家建议相关部门尽快出台配套细则
《行政诉讼法》让公权力更规范
国家公权力对我国相关用益物权的影响
有才任性党
论网络空间的公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