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2015-09-10
近年来,湖南省委、省政府不断创新方法手段、广泛搭建平台载体、突出加强实践融入,有力激发了广大青少年昂扬向上的精神追求,锻造了广大青少年奋发进取的精神品格。
以学习“树”人,让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融入課堂“主阵地”。即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小学德育课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内容,渗透于教育教学之中,让广大青少年深刻理解“24字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涵,自觉做到既立意高远、常修大德,又立足平实、不忘务本。激发梦想“源动力”。即拓展“中国梦·我的梦”学习教育和“中国梦微宣讲进校园”活动,帮助广大青少年深刻理解中国梦,引导他们把个人理想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找准书本“好朋友”。即以开展“三湘读书月”活动为契机,结合青少年的认知结构和接受心理,推出系列通俗读物,引导他们在“相约书香、亲近书本”中滋养心灵、开启智慧、健全人格,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努力立德立言立行,培养大气才气灵气。
以典型“引”人,推动核心价值观彰化于身。精准推选,让典型“站得高”。即重点结合道德模范和五四青年评选表彰等活动,深入挖掘,把青少年身边更多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具有大众性、先进性、时代性的典型推选出来,把他们的时代意义和现实价值提炼出来。广泛宣传,让典型“叫得响”。即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台、经验交流会、事迹报告会等手段,大力宣传先进典型,不断树立青少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风向标”,引导广大青少年“见贤思齐,择善而从”。持久引导,让典型“树得牢”。即通过设立善行义举榜、讲好模范故事、点赞身边好人等实践载体,传播青春正能量,引导广大青少年在学习效仿先进典型的美德善行中自我教育、自我提高,从而达到“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效果。
以文化“育”人,让核心价值观融化于魂。挖掘传统文化底蕴。即把中华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作出通俗易懂的当代表达,张贴和悬挂于学校走廊、宣传栏等显眼之处,在校园内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让校园的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激活广大青少年的心灵磁场,引导他们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丰富节日文化元素。即结合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假日和七一、八一、十一等红色节日,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唱响红歌·诵读经典·重温传统”等主题文化活动,培育广大青少年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价值情感。培植校园文化因子。即深入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校园文化艺术节”“校训故事征集”等文化活动,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渗透其中,增强广大青少年对学校的情感和对价值准则的认同,使他们在求知、求美、求乐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以实践“立”人,让核心价值观外化于行。用好雷锋品牌。即继续深化“雷锋家乡学雷锋活动”,通过广泛开展“学习雷锋、爱国报国”“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志愿服务等系列主题实践活动,深入挖掘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在校园给雷锋“编排学号、注册学籍”,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风气。用活创建资源。即通过组织开展文明校园、文明家庭、文明社区等精神文明创建评比活动,感染、指导和引领广大青少年,促进他们在创建实践中自觉加强道德修养、践行道德规范,做到讲文明树新风。用实“爱教”阵地。即利用纪念馆、青少年宫等教育阵地,组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陶冶情操、鼓舞斗志,引导广大青少年学习国史、熟谙党史,坚定自励、强化责任、践行担当。
(执笔:曾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