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强化理论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作用
2015-09-10申巍巍等
申巍巍等
[摘 要]进入互联网时代,面对海量的信息铺天盖地而来,青少年一代的价值观体系面临被同化、被弱化的危机。青少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流砥柱,面临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我国如何顺利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文化软实力建设举足轻重。心理学上强化理论机制在组织中的运用对我国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着深刻的启发意义,如何有针对性、有目的性、有组织性地运用各种强化理论类型和方式对于有突破性地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时效性将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关键词]关键词;强化理论;高校;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6 — 0136 — 02
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一代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我国历届领导人都十分关心和重视青少年一代的健康发展。中共十七大、十八大都对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做出了重大决策。如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仰在国民心中特别是在高校大学生心中发芽生根、如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为此,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党在新世纪吹响在思想文化建设上最嘹亮的号角,同时,也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再次强调了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强化理论概念界定
所谓强化理论机制,它是一种注重激励、着重研究激励所致的目的的手段和方法,亦称行为改造理论。而激励作用的最终目的正是为了修正、改造、建立积极健康的思想行为。这里具体研究如何把学生不良德行按一定标准进行改造,使积极健康的德行得以强化发扬,消极怠惰的德行予以取消或转化,以达到巩固优秀品行、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预定目标。
当代强化理论尤以斯金纳为代表的论述卓著,斯金纳经过多次实验研究得出结论:人的行为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应答性行为,即一种与生俱在,不学就会的本能性行为;另一种是操作性行为,是必须经过学习而发生的行为。从反应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来说,应答性行为是环境对人起作用而引起的反应,操作性行为是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作用于环境的行为。斯金纳认为人们作用于环境的结果使他的需要得到满足,这种行为的频率就会增加,这就称为强化刺激。凡能增加反应程度的刺激物,即称为强化物。〔1〕由上述概念分析可得,教育者可以采用控制强化物的剂量的方式来控制学习者思想、行为的发展方向,以期行为的塑造与重建。在强化理论的运用中,要对症下药,不能一概而论。
二、强化理论对社会主义核心较直观教育的启示
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不同层次和掌握程度,既要考虑选择哪一种强化类型,也要考虑采用哪一种强化方式。
(一)选择正确的强化类型
1.正强化。积极地、正面地强化,即教育主体用奖励的方式来刺激学习者,肯定其所做的某种符合主体设定目标的思想行为,目的是为了使这种思想行为得以继续延续和发扬光大,从而有益于实现主体设定的目标。正强化是一种最常用且相对有效的强化激励手段。这里的强化物,即刺激物主要包含有组织中运用的各种正面奖励,如认可、表扬、奖励和创造健康健全的学习环境等。
2.负强化。负强化是一种事先预防性的强化方式,它是在教育组织中预先让学习者周知某种不良思想或与要求背道而驰的德行可能引发的恶果,允许组织管理者通过按其所要求的价值理念育人或尽量避免和减少不符合要求的德行发生以回避一种遭人鄙视的行为的出现。正强化与负强化的区别是:正强化是一种直接方式,负强化是一种间接方式;正强化直接激励、肯定正能量行为的发生,负强化是从否定消极、怠惰事件层面来间接鼓励正能量事件。
3.自然消退。它是一种集体中管理者放弃使用正强化的方式,对学生的某种不良言行置之不理,以达到表示对此种言行的鄙视以及某种程度的否定,加以时日,此种言行便会渐渐消退。它是相对于正强化且类似于负强化的另一种方式。显而易见,它功能是缩减某种不良言行出现的频率,直至其最终消失。
4.惩罚。它是一种带有强制性、威胁性手段,它是组织管理者对某种恶劣言行所采取的一种让人不愉快甚至痛苦的手段,以表示对这种言行的批评否定,减少此种言行最终消除此种不良的言行。批评教育、自我反省、劳动改造等是较常用的惩罚方式。但需注意的是,惩罚若使用不当或许会使学习者情绪发生恶劣变化、反感学习、憎恶教育者甚至自暴自弃等一些副作用。由此,教育者必须要慎用惩罚。
(二)采用有效的强化方式
1.连续强化。它是指对学习认知者每次发生表现出的言行均给予其强化。
2.间歇强化。它是指有一定间断性、非连续性的强化形式,它既可在所观察言行出现至一定的数量后施加一次强化,也可按言行发生的一定时间间隔施加一次强化。
根据时间与频率的间歇异同强化方式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
(1)固定间隔,它是在经过固定的或不变的一段时间后才施加强化。
(2)可变间隔,它是施加强化的时间长短依据某一平均数上下波线范围内的某一点而给加以强化。
(3)固定频率,它是在累计一定数量的所期望的积极言行出现后才施加强化。
(4)可变频率,即围绕某一固定平均数上下波动,正能量行为累积到一定数量才给予强化。
心理学科上这种强化理论事实上是学习者在习得过程中对某行为的发生、改变、持续、巩固的一种条件、一种方法、一种措施。通过有效地强化,可以延续某种行为、转化某种行为、改变某种行为。如何有针对性、有目的性、有组织性地运用这些强化理论作用于学习者的外部行为和内部动机对于更好地、有突破性地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时效性将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强化理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对策
在推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倡民主教育、科学教育的今天,构成一个人其行为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动力是强化的最大意义所在。强化理论对于塑造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针对如何利用强化理论促进习德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关键注意以下几点:
(一)榜样的力量与正强化相结合
威?亚历山大说过:“命令只能指挥人,榜样却能吸引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榜样胜过书上二十条教诲。榜样学习法又叫典型学习法或示范学习法,就是利用榜样的先进思想或先进事迹潜移默化地感染人,对学习者产生正强化作用。它把抽象枯燥的概念词语教育变为生动活泼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的感化,从而引起人们情感共鸣,之后必然会引起人们在行为上有意识、无意识地模仿,这符合人们自尊、力争上游、从众、模仿等心理活动的特征,乐于且易于大家去学习和效仿。我国自2002年中央电视台主办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自2007年开展的全国道德模范表彰活动以及大力弘扬雷锋时代精神、深化学习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等从全社会不同层次、不同岗位评选先进人物,无不体现了爱国、守法、敬业、诚信、友善这些个光辉的字眼,让不同层次的人们受到感染,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良好素材。
(二)激励的效应与强化理论相结合
激励教学法,就是鼓励、鼓舞人心,激发其内在的斗志,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朝着既定的正确目标努力。而这里激发学习者主观能动性的诱因即激励动因分为两种,外在动因和内在动因,也称为他人激励和自我激励两种。需要注意的是内因处于主导地位,外因终究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也就是说无论是内在激励还是外在激励,二者最终合二为一,都要通过转化为自我激励才能真正发挥效应,才能体现为个人思想的行为的杰出表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有正激励和负激励即前文中所讲的正强化和负强化两种。认可、表扬、奖励等正激励从正面积极肯定人们言行中的积极因素,不仅使个人获得了荣誉感和成就感,也激发了其继续前进的动力,并且营造了一种学习先进、力争上游的正能量环。批评、教育等负激励则是起到从反面间接约束制止、警示认知学习者不良言行的作用。
(三)巧妙的转化与负强化相结合
转化,即转变。哲学讲,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同理,遭人唾弃的错误的思想行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积极正能量的思想行为,负激励(负强化)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转化为正激励(正强化)。毛泽东曾经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讲到“矛盾着的对立的双方互相斗争的结果,无不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在这里,条件是重要的。没有一定的条件,斗争着的双方都不会转化”对社会主义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很有借鉴和启发意义。转化的应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功能意义,也是教育教学的难点。它是教育通过某种外在力量达到改变教育对象内部状况的一种重要活动。〔2〕这里讲的改变其内部状况,就是使受教育者思想行为中的先进的、正确的成分由矛盾的次要方面上升为主要方面,让思想行为的先进成分占据矛盾的主要方面。这种转变离不开受教育者自身思想的内斗争和转化。因此,教育管理者者应积极帮助和引导受教育者正确地开展思想斗争,自觉地进行思想改造,从而使错误的、不良的言行转变为正确的、积极地言行,最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入人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激发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强大潜力,中国梦指日可待。
〔参 考 文 献〕
〔1〕贾淑瑛.强化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2):96-98.
〔2〕刘志远,林云,洪登永.组织行为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3〕张昱.管理心理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4〕黄英.论教学强化〔J〕.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3):109-111.
〔5〕张崇琛.中国古代的家庭教育〔J〕基础教育月刊,2004,(12).
〔6〕田永静,陈树文.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途径探究〔C〕//思想教育研究,2010,05:22-24.丁晓红.管理心理学,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
〔7〕张文华,加毛太.强化理论与学生良性行为的塑造〔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122-124.
〔8〕吴海文.论强化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及效果〔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06):138-141.
〔9〕张倩.激励理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D〕.大连医科大学,2011.
〔10〕范雍.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D〕.西华大学,2013.
〔责任编辑:侯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