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赋权境遇下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探析
2015-09-10姜华
姜华
[摘 要]新媒体赋权改变了社会权力在各个社会阶层之间的分布,使政治评论和政治参与权力在社会各阶层之间迅速扩散,对现实政治生活产生重要影响。新媒体的匿名性、便捷性,使少数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演变成政治暴力、泛政治化或政治娱乐化行为,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成为一种集体行为和集群现象,规范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行为势在必行。
[关键词]媒体;赋权;网络政治参与
[中图分类号]D62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6 — 0134 — 02
媒体赋权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对不同阶层社会成员而言具有不同意义。当前,新媒体赋权创生了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新生态,对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媒体赋权现象的产生
传统意义上,赋权是指当权者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开展的权力再分配,以权力的对外释放和下移为主要标志,倾向于对小群体的沟通和边缘群体的关怀,以适当扩大小群体和边缘群体的权力拥有为旨趣。“2014年中国新媒体发展大潮汹涌。以微博、微信、微视频、移动客户端为代表的‘三微一端’成为网络舆论的重心。媒体的融合发展带来了整个网络格局的联动变化”1,当前新媒体环境下,媒体赋权演变成为当权者的规划活动之外的自发现象,新媒体潜移默化地改变了社会权力在各个社会阶层之间的分布,使政治评论和政治参与权力在社会各阶层之间迅速扩散,对现实政治生活产生重要影响。社会权力建构于社会关系网络之中,只有从社会关系网络之中获取并回归到社会关系网络之中才有意义,而新媒体赋权,同时依托于对社会关系网络的极大改变,推动了社会权力在社会关系网络中的重新分布和流动,使网民依托于新媒体获得了更多的网络话语权和参与权,依托于网络话语权和参与权影响社会现实生活。新媒体产生以后,对传统传播格局提出挑战,一定程度上演变成为当前社会成员政治参与的重要载体。当传播格局被改变,传播载体重新分配以后,建立在传播载体之上的权力也将重要分配,大学生依托于新媒体的赋权在网络政治参与道路上变得更为便捷。
新媒体对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赋权,实质上是传统大学生政治参与权力的扩大化,是社会政治参与权力的下移,依托于新媒体,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实现了自我赋权。新媒体一方面为大学生呈现了海量信息资源,另一方面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政治言论表达机会和更大政治参与空间。在新媒体赋权下,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渠道变得前所未有的通畅,使大学生的政治表达实现了畅所欲言,然而当大学生人人都成为“政治评论家”和“政治权威者”的时代境遇下,新媒体的伦理困境被进一步强化。值得注意,新媒体赋权扩大了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机会,并不表明这一赋权同等程度上提升了大学生的政治参与能力。大学生在扩大化的政治参与机会中,由于自身政治参与能力并未随之提高,进而极大程度上限制了大学生的网络政治活动,使一些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呈现无序、失范等现象,以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新媒体的责任担当提出挑战。新媒体的匿名性、便捷性,使少数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演变成政治暴力、泛政治化或政治娱乐化行为。大学生以满腔热情和个人观点,担负了政治裁判的角色,既可能混淆社会事实,又易于导致对他人生活的暴力介入,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成为一种集体行为和集群现象。
二、媒体赋权对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影响
作为一种客观社会现象,媒体赋权对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而言既有其积极作用,又有其消极影响。
第一,新媒体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行为。大学生作为重要的社会群体,他们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在大学期间习获知识,接受适当的社会化训练,更大程度上完成自身的社会化进程,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目标。一定意义上,新媒体、大学生与社会生活之间的互动,对于大学生推进自身的社会化进程而言不可或缺。简言之,新媒体在大学生完善自身的社会化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大学生参与政治生活、了解社会实际、把握民生国情的重要介体。新媒体对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赋权是一个参与式赋权、融入式传播的渐进过程,大学生在新媒体赋权下,依托于新媒体参与政治生活、了解社会实际、把握民生国情过程中,大学生的个人意识、能力得到培育、强化与持续,有助于为大学生提供源源不断的社会化动力,以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为奠基加快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进程,使大学生更大程度上实现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变。
第二,新媒体创生了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新风险。当前“社会边缘群体正在通过网络通讯媒介广泛地组织和参与,其诉求未必牵扯宏大的政治权力,更多的是他们认为制度与规则的缺失与他们切实的生存、生活需求之间的张力存在,而这种巨大的张力就使得这些边缘群体有了充分聚合和互动的诱因,新媒体自然而然地成了他们的‘武器’”2,显见,新媒体一旦产生,基于其对社会阶层之间毫无差别的赋权,导致了新媒体天然地具有为边缘群体和小群体提供对抗强大阶层、发泄群体愤怒、宣泄个人不满的潜在功能。同时,正是基于这一功能而使新媒体用户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壮大。一定程度上,大学生群体在社会阶层中隶属于“小群体”,他们的群体权力过于弱小。因而,对于个人而言,利用新媒体在网络政治参与中“率性而为”,从事一些偏离于政治规范之外的活动,成为一些大学生的“时尚选择”;对于群体而言,新媒体对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赋权,激化了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集群效应。传统政治参与途径中,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群体性被限定于一定领域或区域,在行政区域划分和自上而下的管理体制下,大学生群体的政治参与被分割为各个相对独立却上海市一致的模块,按照上层政治规划而运行,既便于管理又便于引导。新媒体时代境遇下,大学生政治参与上升为网络政治参与,继而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群体性打破了领域限制和区域限制,以无所不在的网络为链接,变成了全体大学生中具有共同政治热情和政治立场大学生的政治盛宴,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当前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风险,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挑战。
三、媒体赋权境遇下规范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现实路径
第一,提升大学生的媒体素养。大学生的媒体素养提升成为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中不可逾越的重要课题。热衷新媒体是大学生群体的典型特征,新媒体作为一种科技改变生活的时代潮流,已经深入嵌入人类社会生产生活,对这一历史发展趋势只能适应不能回避。面对大学生依托于新媒体而日益扩大的网络政治表达空间和网络政治参与机会,提升大学生的媒体素养,是当前适应新媒体发展大潮的题中之义。提升大学生的媒体素养,至少囊括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新媒体,引导大学生科学使用新媒体,规范大学生理性参与新媒体三个层面内容。对于大学生而言,对当前各种层出不穷新媒体的认识还比较粗浅,主要停留于新科技产品的认识层面,他们更多侧重感受这一科技产品所带来的消费体验和生活改变,而至于这些时尚新颖的新媒体对于大学生个人情感、能力发展,对于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影响则思考较少,他们既没有认识到新媒体对个人生活的积极改变,更没有认识到过度沉溺新媒体可能导致的负面影响,没有认识到新媒体可能异化作为主体的人,使大学生沦为新媒体的附庸。引导大学生科学使用新媒体,则是立足于对新媒体的正确认识,有意识地规避新媒体使用中可能存在的负面影响,充分发挥新媒体的积极作用,让新媒体真正服务于个人发展。规范大学生理性参与新媒体,则是建立健全各种适应于新媒体的网络规范规章,让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行为能够维持在一定的合理维度内,避免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失范现象的发生。
第二,强化新媒体的责任担当。对于新媒体而言,虽然它作为人类科技发展成果给社会成员带来了良好的科技体验,但它天然在具有媒体烙印,肩负媒体职责,如何处理好新媒体的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关系,处理好新媒体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关系,是当前强化新媒体责任担当的重要内容。“截至2015年1月,我国移动网络用户总数达8.75亿人,手机网民占网民总数超80%,手机和移动设备成为互联网的第一入口。移动网络初步具备对国家信息与意识形态安全产生全局性影响的能力”3,显见,新媒体的意识形态属性已经成为当前新媒体发展亟待完善的重要环节。现实生活中,一些新媒体片面追求产业属性,放弃了意识形态属性,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放弃了社会效益,导致了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乱象。强化新媒体的责任担当,大力弘扬新媒体坚持真善美、远离假丑恶的职业品质,固守新媒体的意识形态担当,坚持新媒体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在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发生矛盾时以社会效益统率经济效益,使新媒体真正成为当前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助力而不是阻力,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第三,建立健全新媒体规范规章。作为一种新兴产物,如雨后春笋秀涌现的新媒体还缺乏相应的规范规章,使一些新媒体得以一味追求经济利益而忽略了职业操守。新时期新形势下,建立健全新媒体规范规章势在必行。对于新媒体而言,规范规章是保障新媒体自觉坚守媒体道路立场和公益原则的基本前提,是避免各种新媒体打着科技成果旗号一味为了吸引眼球和受众而放弃媒体立场的重要保障。建立健全新媒体规范规章,为新媒体运营确立底限,有助于引导新媒体良性发展,发挥新媒体的积极作用。对于用户而言,规范规章是确保网民理性使用新媒体参与政治生活的必要准备,尤其是对于大学生网民而言,规范规章有助于大学生网民克服自身的认识缺陷和群体冲动,把自身的网络政治参与行为自觉统一到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上来。
〔参 考 文 献〕
〔1〕光明网舆情中心.两个舆论场加速融合网络舆论日趋理性〔N〕.光明日报,2015-01-09(05).
〔2〕武晓伟.新媒体对社会边缘群体的组织化与赋权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4,(03).
〔3〕宋丽丹.维护移动网络时代国家意识形态安全〔J〕.红旗文稿,2015,(06).
〔责任编辑:侯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