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萨:中世纪中北欧商会(上)

2015-09-10罗三洋

中国民商 2015年7期
关键词:骑士团商人德国

罗三洋

12世纪初,由于由法国主导的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大获成功,法国经济欣欣向荣。为了同资本雄厚的法国商人做生意时不至于吃亏,毗邻法国的德国西部商人自发地组织起来,形成了几个行会。在当时的德语里,行会被称为“汉萨”。

在萨克森公国的大力支持下,吕贝克、汉堡、罗斯托克与维斯马四市政府于1259年建立了一个贸易联盟,相互承认对方的法律适用性,并承诺联合镇压海盗。由于成效显著,截止到1293年,又有26个城市加入这一联盟。1344年,这一城市商业合作组织参照影响广泛的德国商人行会名称,正式定名为“汉萨同盟”。从此,“汉萨”一词的含义从个人之间的合作团体扩展到政府之间的合作团体。

作为一个城市联盟,汉萨同盟并不是典型的商人行会,但它又具备商会的许多特质,可以被视为商会的另一种形式,成为近现代各个国际经济和政治组织的鼻祖。

在当时的德语里,行会被称为“汉萨”。对于“汉萨”这个名字,中国人并不陌生,它有时也被译作“汉莎”

十字军东征使资本主义在法国和意大利重现生机,而在十字军的另一个主要来源地——神圣罗马帝国(德意志第一帝国),归来的东征将士同样点燃了资本主义的星星之火,以至于当时的德语称商人为“奥斯特林”,意思是“东方人”,这是一个有别于德国本地货郎的尊称。

12世纪初,由于由法国主导的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大获成功,法国经济欣欣向荣。为了同资本雄厚的法国商人做生意时不至于吃亏,毗邻法国的德国西部商人自发地组织起来,形成了几个行会。在当时的德语里,行会被称为“汉萨”。

对于“汉萨”这个名字,中国人并不陌生,它有时也被译作“汉莎”,现代德国最大的汉莎航空公司的名字就由此而来,新中国第一家开业的中外合资零售商业企业燕莎友谊商城也因此得名。汉莎航空公司于1955年建立于莱茵河畔的科隆市,之所以取这个名字,是因为科隆商人在12世纪初第一个发明了“汉萨”这种行会形式,并以此为荣。

继科隆汉萨之后,汉堡等德国西北部贸易中心城市的商人也都随之组织了自己的“汉萨”,这些商人汉萨就是德国最早的商会。受它们的成功影响,12世纪中后期,德国北部沿海各城邦都相继出现了商人汉萨。

虽然德国取代法国成为第二次十字军东征的主力,却由于组织落后,装备不足,这次远征并未取得预计中的胜利。但德国境内的贸易还是变得更加繁荣。1161年,一群来自德国北部各地的商人还在瑞典哥特兰岛上的维斯马市成立了一个“德意志汉萨”,起到德国驻瑞典总商会的作用。

可是,没过多久,这些商人就发现,自己实际上置身于北欧海盗的包围之中,那时的波罗的海沿岸到处都是他们的巢穴。

见多识广的狮子亨利不惜主权下放,宣布吕贝克为政治地位相当于直辖市、而且可以自行立法和执法的“自由市”

为了肃清波罗的海的海盗,维护自身的商业利益,德国商人纷纷向各自的城邦请求援助。当时,德国北部最强大的诸侯当数萨克森公爵、绰号“狮子”的亨利。在与斯拉夫侵略者的战争中,狮子亨利为德国夺回了许多土地,并在这些地区建立了一系列城市,其中最著名的是南部内陆的慕尼黑和北部沿海的吕贝克。与目不识丁的祖先相反,见多识广的狮子亨利对艺术和商业都颇为重视,致力于把萨克森最重要的港口吕贝克建成北方的威尼斯,不惜将主权下放,宣布吕贝克为政治地位相当于直辖市、而且可以自行立法和执法的“自由市”。

尽管狮子亨利晚年失去了大部分封地,但与英国公主的联姻保证了他的人生安全,至今英国王室也还有萨克森血统。狮子亨利死后,他的儿子奥托当选为神圣罗马皇帝,虽然最终被废黜,萨克森却依然保持了德国北部最强邦国的地位,其境内的吕贝克、汉堡、不莱梅和罗斯托克等海港日益繁荣,也都相继获得了“自由市”的地位。

在萨克森公国的大力支持下,吕贝克、汉堡、罗斯托克与维斯马四市政府于1259年建立了一个贸易联盟,相互承认对方的法律适用性,并承诺联合镇压海盗。由于成效显著,截止到1293年,又有26个城市加入这一联盟。1344年,这一城市商业合作组织参照影响广泛的德国商人行会名称,正式定名为“汉萨同盟”。

从此,“汉萨”一词的含义从个人之间的合作团体扩展到政府之间的合作团体。1356年在吕贝克召开第一届汉萨同盟大会时,汉萨同盟的成员已增至52个,贸易范围扩展到从挪威卑尔根到俄罗斯诺夫哥罗德,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作为一个贸易合作组织,汉萨同盟深知“和气生财”的道理,提出“对内一致,对外和平”(拉丁语:CONCORDIA DOMI,FORIS PAX)的口号。

同盟每三年一次在吕贝克召开会议,无力负担赴会费用的城市可以委托其他城市代表本城出席,如果连续三次不能派出代表,即被开除盟籍。汉萨会议内容主要包括:审查各城市递交的申请书;讨论外国的汉萨商站问题;宣战、缔约;保护陆地和海洋道路;开辟新商站;裁定货币兑换和度量衡问题;处理滞销货物;听取汉萨商人就其所受待遇提出的申诉,以及向不遵守盟约的城市和商人发出警告和劝诫。

同盟总部位于吕贝克,设有最高议会和最高法院,入盟城市必须遵守同盟的共同决议,例如任何汉萨同盟成员未获得邻近的4个汉萨城市同意之前不得进行战争。加入同盟后,该成员的商人即可受到所有同盟成员的共同保护,使得商业诉讼不受各地封建法庭的管辖。任何逮捕同盟成员、对同盟失信或出售夺自汉萨同盟商人的赃物的城市,都将受到汉萨同盟的联合贸易抵制。汉萨城市的市民如果遭到骚扰,可向任何一个汉萨城市求援。在同盟的集市上,禁止任何非同盟成员的商人参与交易。违反同盟法规的城市将被同盟开除,其商人将失去在各个汉萨城市的特权,必须立刻离开当地市场,否则一律逮捕,其货物也要被没收。

汉萨同盟的主要贸易货物为盐、鲭鱼、咸肉、粮食、酒类、呢绒、羊毛、毛皮、牲畜、草木灰、鲸油、木材、大麻、树脂、蜂蜡、弓料、桶板、铁、铜、锡和金属制品。当时,除了较为发达的法国和意大利之外,欧洲国家的经济大多产品单一,而且生产效率低下。汉萨同盟利用自身的商业知识共享优势,组织各国的商品交换,沟通了原料产地与制成品产地之间的联系,使它们以更高的价格在外国市场上出售,同时又为国库提供了稳定而可靠的进出口税收入来源,因此各国纷纷欢迎汉萨同盟在本国开设商站。

汉萨同盟的商站通常是三层楼房(上下两层加一层阁楼),供商人办公和居住之用,带有院子和库房以便存放牲畜、车辆和货物。各商站驻有商业代表,由声誉良好的已婚商人担任,妇女严禁进入商站,昼夜都有武装人员看守,以防匪徒袭击。在后来的大航海时代,这一商站模式被欧洲商人推广到全世界,例如著名的广东十三行“夷馆”就是13座标准的汉萨同盟商站复制品,同样是上下两层加一层阁楼,同样带有院子和库房,同样驻有各国商业代表“大班”,同样严禁妇女进入。(1830年,英国人企图将妇女带入十三行“夷馆”,遭到清政府阻止,引发了严重的外交冲突。)

由于信用优良,德国商人很快享誉全欧。对此深感自豪的德国人纷纷给儿子起名叫“汉斯”(意为“汉萨同盟成员”)

汉萨同盟的确有必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来加强自身的武备,因为虽然几经扫荡,波罗的海依然是海盗的天堂。在波罗的海西段的出口,多座岛屿和半岛构成丹麦王国的版图,这个国家向来都是北欧海盗的大本营,来往商船一旦没有满足它强加于人的过路费,就会横遭不测。

12世纪末,丹麦王国曾经是狮子亨利的姻亲和盟友,但在狮子亨利死后,丹麦军队却偷袭吕贝克和汉堡,从此与萨克森公国反目成仇。一百多年后,汉萨同盟的繁荣使丹麦人重生觊觎之心,丹麦国王瓦尔德马四世在横扫了挪威、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波兰的海岸之后,于1361年突袭汉萨同盟在波罗的海的大本营维斯马,数以万计的商品被洗劫一空。汉萨同盟立即展开报复,如同古代的希腊城邦一般组成联合舰队,丹麦海盗甫一交战就被打得落花流水。瓦尔德马四世被迫求和,签订了《斯特拉松德和约》,规定丹麦国王必须获得汉萨同盟的批准才能登基,丹麦还要无条件地放弃一切对海盗活动的支持。从此,汉萨同盟成为北欧霸主,几乎完全控制了波罗的海和北海的贸易,并对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施加无与伦比的政治影响力。

与此同时,科隆等德国西部城市的商人顺着莱茵河进入北海,在伦敦、布鲁日等地开设了商站。汉萨同盟不甘人后,很快也派遣商人来到这些城市,以强大的财力和丰沛的货源后来居上,最后科隆等西德城市也加入了汉萨同盟。由于信用优良,德国商人很快享誉全欧。对此深感自豪的德国人纷纷给儿子起名叫“汉斯”(意思是“汉萨同盟成员”),使它成为德国和丹麦最常见的男性名字之一。由于汉萨同盟信用优良,很快填补了圣诞骑士团的毁灭在西北欧造成的金融市场空白,英国国王多次将王冠和珠宝抵押给汉萨商人换取贷款,或向其商借船只和海员。在《斯特拉松德和约》签署后的一个世纪,日渐富强的汉萨同盟赢得了各国的尊敬,其创立的许多国际贸易规则在大航海时代传遍地球上的各个角落,甚至被中国、印度和阿拉伯各国纳入本国法规。

汉萨同盟的兴起与条顿骑士团的东扩发生在同一时期。他们一个在陆上,一个在海上,一个用商业,一个用武力,扩张着德意志的势力范围

汉萨同盟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与另外两个非政府组织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之一便是前文中提到过的条顿骑士团。汉萨同盟的兴起与条顿骑士团的东扩发生在同一时期,这绝非偶然,双方一个在陆上,一个在海上;一个用商业,一个用武力扩张着德意志的势力范围。

汉萨同盟与条顿骑士团的关系一直非常密切,几乎所有条顿骑士团的城市都加入了汉萨同盟。波罗的海中央的哥特兰岛不仅是汉萨同盟的重要基地,也是条顿骑士团的活动据点,众多条顿骑士团成员都从吕贝克等港口搭乘汉萨同盟的船只来到这里。1201年,汉萨同盟的船只更是载着条顿骑士团成员在拉脱维亚沿海登陆,建立了骑士团的北方总部里加市,不久便加入汉萨同盟,后来它成为拉脱维亚的首都。

为了对抗汉萨同盟,丹麦于1397年联合瑞典和挪威成立“卡尔马同盟”,次年条顿骑士团就用武力将瑞典人赶出哥特兰岛,将其据为己有。就这样,汉萨同盟与条顿骑士团紧密合作,在经济和军事战场上都取得了节节胜利,几乎把波罗的海变成了自己的内湖。

但在1409年,卡尔马同盟从条顿骑士团手中夺回哥特兰岛,汉萨同盟也随之被逐出维斯马。

祸不单行,次年,新兴的波兰——立陶宛王国与俄罗斯、金帐汗国联军大举入侵条顿骑士团领地,在坦能堡一举歼灭条顿骑士团主力,条顿骑士团团长云金根战死。条顿骑士团从此一蹶不振,仅仅保留了马林堡等几座城市,被迫接纳大批波兰骑士为其成员,还要向波兰——立陶宛王国缴纳大笔战争赔款,汉萨同盟也受到牵连,经济损失惨重。丹麦主导的卡尔马同盟抓住这个机会,与波兰建立友好关系,进一步蚕食汉萨同盟的领地。

汉萨同盟的衰落,在西北欧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长期以来,以萨克森公国为靠山的汉萨同盟都是神圣罗马帝国和英国的主要金主。13~14世纪,在汉萨同盟的经济支持下,神圣罗马帝国占领了佛兰德(今荷兰、比利时与卢森堡),英国也在英法百年战争中节节胜利,一度占领巴黎,几乎灭掉法国。但在汉萨同盟衰落后,这两个地区的局势就开始逆转:1429年,英军在奥尔良被圣女贞德打得大败,从此一蹶不振,7年后丢失了巴黎,至1453年只得接受战败的结局,退出除加莱城外的整个法国。虽经神圣罗马帝国的多次镇压,弗兰德还是获得了特殊地位,并开始酝酿完全的独立。

更加糟糕的是,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北欧主渔场从波罗的海转到北海,严重打击了吕贝克等汉萨同盟核心成员的经济基础,只有北海之滨的汉堡与不莱梅获益。受此影响,德国的人口和财富都开始从东向西流动。

15世纪上半叶,汉萨同盟及其贸易伙伴遭受了一系列毁灭性的挫折,汉萨同盟自己也摇摇欲坠。由于成员国实力下降,同盟会议很难再按期召开。条顿骑士团已经无力回天,荷兰独立战争的爆发,又迫使汉萨同盟于1593年结束在佛兰德的活动。

1630年爆发了三十年战争,瑞典军队的铁蹄横扫了汉萨同盟的各个城市,这一规模空前的国际贸易合作组织就此灭亡

英国在输掉百年战争以后民穷财尽,又无法再从汉萨同盟获得足够的经济支持,便渐渐有了另寻金主的打算。正在此时,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消息传遍欧洲,英国意图效法西班牙到美洲开拓利润丰厚的殖民地,但遭到西班牙的阻挠,两国矛盾渐生。由于此时西班牙国王兼任神圣罗马皇帝,汉萨同盟支持西班牙。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入侵英国,汉萨同盟受到牵连,上百艘商船被英国政府没收,构成了英国皇家海军的中坚力量。结果,西班牙无敌舰队战败,汉萨同盟在英国长达300多年的商业特权也被全部剥夺,德国商人不仅没能收回他们在战时被没收的船只和货物,反而于1598年被全部逐出英国。

两年后的1600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为了不再在东方贸易上受制于西班牙与荷兰,利用这些原属德国商人的财产成立了后来威震寰宇的英国东印度公司。与此同时,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占领了诺夫哥罗德,驱逐了全部汉萨商人。

汉萨同盟的衰落引来宿敌的觊觎,1630年,爆发了三十年战争,瑞典军队的铁蹄横扫了汉萨同盟的各个城市,这一规模空前的国际贸易合作组织就此灭亡。值得一提的是,三十年战争之后,瑞典与俄罗斯为了争夺汉萨同盟的遗产,又爆发了“大北方战争”,俄罗斯虽然险胜,却因此被迫中止了侵略中国的步伐,与康熙皇帝签署了《尼布楚条约》。

作为一个城市联盟,汉萨同盟并不是典型的商人行会,但它又具备商会的许多特质,可以被视为商会的另一种形式,成为近现代各个国际经济和政治组织的鼻祖。

毁灭汉萨同盟的英西战争、荷兰独立战争与三十年战争都因新教从天主教会分裂的宗教改革运动而起,而宗教改革运动又和与汉萨同盟关系密切的另一个商业组织息息相关。这个神秘而又强大的商业组织,就是总部设在德国南部小城奥格斯堡的富格尔家族集团。

【待续】

猜你喜欢

骑士团商人德国
The Wolf and the Seven Little Goats
德国豹2号
言而无信的商人
我们在德国怎么扔垃圾
威尼斯商人
我所见识的印度商人
乐高Ⓡ未来骑士团
乐高未来骑士团
乐高未来骑士团
乐高®未来骑士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