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传统的思想宝库中开掘创新

2015-09-10张海涛

中国民商 2015年8期
关键词:思想史建设性古文

张海涛

三十余年来,中华民族在一条改革开放、伟大复兴的道路上突进。这条新路,需要有新的理论思想文化的导引。这种新的理论思想文化,应该是多层面的丰富结构。

在这其中,努力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日渐成为官方、学界和民间极为广泛的共识。但是,对于传统文化,如何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还有着见仁见智的一些不同观点和论争。我想,这在学术争鸣上,且是具有积极意义的;然而最重要的是,大家都在努力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找寻一切对今天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具有积极价值的精神营养,这种建设性的努力,才是最为可贵的。

今年出版的《上善古文观指:中国传统文化中积极向上向善思想史提要》一书,就是这种建设性努力的一个可喜成果。

阅读此书,我的初步感觉,它具有三个突出特点。

首先,在布局结构上,主编者力求宽博,把诸子百家的重要思想学说精华,按照一定的分类,整理呈现。尤其是在“第一章:中国古代自由民主法治思想史提要”中,跳出以儒家为重点关注的习惯倾向,从诸多著名经典和人物思想中,整理提炼出一系列闪光的思想遗产。这种独具一格的编撰构思,使我们开阔了眼界,看到了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丰富的内容。再一结合现实,顿时感到这些内容正是具有直指当下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其次,这本书是主编者雷祯孝先生多年研究传统文化的心血集成。他不是食古不化、照本宣科地收集古人的篇章语句,而是力求站在古人的肩上,从“照着讲”,更进一步“接着讲”(冯友兰先生语),这就突出把握了对古人思想的传承与创新发展的关系。雷先生在整理爬梳诸子百家有关思想学说的过程中,结合时代发展的问题、要求,加以阐说发挥,提出自己独到的理解和创见,这就使得本书充满了活力和新意,并且直接地针对现实生活,解决现实的问题,发生了积极指导作用。这也就是为什么他的著述和宣讲受到读者听众欢迎的原因吧。

第三,这本书堪称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话语范本。我们知道,中国古文的阅读理解是有相当难度的。要把这些埋藏在故纸堆里的精华宝藏,开掘出来,同时要让今天读者饶有兴趣地读下去,理解它,接受它,让它重新变成新的一代一代中国人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内涵,这就需要知识阶层付出智慧和心血,做一番话语通俗、思想新颖的创造性普及工作。从这方面看,这本书正是具有了难能可贵的特色。书中所引的古文,都有讲故事一样生动的释解;同时,编撰者表述自己的观点思想时,展现了极具魅力的话语能力和如同身临其境听其演讲的亲和感染力。这样的文本,打消了古人与今人的话语文思的隔离,令人产生读下去的欲望。因此,我认为,主编者的话语风格和能力,是值得每一位有担当精神的学者思想者效法的。

猜你喜欢

思想史建设性古文
中古文學劄叢之二(五題)
古文中走出的“超能力者”
称象
舆论监督报道要注重“建设性”
建设性舆论监督:让公共治理的“大树”免遭“虫蛀”
推进社会治理:建设性舆论监督新探索
读《隶定古文疏证》札记
为什么弱者难以接近正义——一个思想史的考察
费孝通学术思想史识认
俄罗斯政府抵御危机的建设性和破坏性政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