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审计监督 推进国企改革

2015-09-10刘纪鹏

经济 2015年9期
关键词:国有资产经济效益机关

刘纪鹏

审计是现代企业监督的重要手段。一方面在混合所有制的改革背景下,国有企业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就必然要加强审计的监督作用,另一方面国有企业的特殊所有制性质、重要经济地位以及深化改革的要求,更决定了对其加强审计监督的必要性。审计的基本职能决定了它在国企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过程中肩负特殊使命,从国有企业改革方向和发展要求来看,审计监督在以下方面与其有密切的联系。

首先是促进国有企业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审计机关在审计企业的过程中,客观地帮助企业分析管理不到位的原因,帮助企业建立和完善内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促使企业加强内部管控能力。纵观近几年国有企业中出现的一些腐败现象,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新旧体制的转换过程中,由于旧制度的打破,新制度又没有完全建立,经营和管理体制的不健全和不完善使得腐败分子有机可乘。因此,就需要通过审计监督的手段来深化改革,加速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其次是加快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提高经济效益。企业的核心任务就是提高经济效益,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国有企业审计要剖析企业效益情况,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运营管理方面的建议,从而帮助企业挖掘潜力、改进管理、缩减成本,最终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再次审计监督也有助于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监管。作为新一轮国企改革中的重要内容,强化国企监管对其的运营管理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细化对国有企业的审计能够提高政府对国有企业监管的效率。国有企业在改革过程中,必须依靠审计进行监督,以确保国有资产评估的真实性、产权界定的合规性,维护国有资产所有者的权益,优化国有资产投资结构,提高国有资产运营效益。

目前国企审计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转型与升级迫在眉睫,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化国有企业审计:

首先,审计机关应当建立宏观性、全局性的思维模式。从制度、体制和政策层面分析国有企业现有布局、发展和监管状况及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转换角度拓展国企审计范围,深化企业审计。针对目前国有企业资产营运效率不高、抗风险能力差的现状,审计机关应从推进国有企业整合重组、做大做强的角度进行审计,并提出国企优化重组的审计建议。

其次要创新审计技术方法,通过技术升级来深化国企审计。现行国企审计一般都是事后审计,当审计发现违规问题时,国有资产已经被侵占或者流失。审计机关要更新审计观念,积极创新审计方式,通过审计信息化等新的审计技术方式来深化企业审计,主动感知企业苗头性问题,把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

最后要加大跟踪督促整改力度,促进企业审计结果公开化。针对被审计单位对待一些屡查屡犯、消极整改等态度,审计机关要在初次审计基础上跟踪督促整改,通过人大的权力监督、部门的联动监督和社会的舆论监督,达到提升审计结果,强化审计整改工作的目的。

猜你喜欢

国有资产经济效益机关
在推进“两个机关”建设中践行新使命
把人大机关建设成为学习型机关
如何提高农村合作社的经济效益
新形势下经济效益审计的新措施
浅析新形势下的国有资产管理
园林绿化工程的经济效益初探
打开机关锁
关于国有资产资本化改革
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