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话说“富强”

2015-09-10吴旭鹏

新湘评论·下半月 2015年9期
关键词:国强人会强国

吴旭鹏

“富强”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是民族兴旺发达的显著标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究竟何谓富强,可从以下六个方面来理解:

“富强”即富足与强盛的高度统一,不是片面的富与强。富不易,强亦难。富不意味着强,强也不等同于富。富而不强,不是富强。当今世界,富裕的国家很多,但真正强大的国家却很少。2014年,卢森堡、挪威、卡塔尔等国家人均GDP排名世界前三位,但这些国家都不能说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强国。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富而不强、强而不富都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今天的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银行以购买力平价计算,还得出中国经济实力超过美国,堪当世界老大的结论。中国的发展成就是令人惊喜的,但如果以此为傲、沾沾自喜却是糊涂的,我们绝不能重蹈历史上诸多富而不强、终致富贵梦碎的悲剧。对此,我们应该有清醒的判断。

“富强”应是民富与国强的高度统一,不是跛脚的富强。历史上的富强主要是指富国强军,而今天的富强主要是指民富国强。民富与国强互为因果关系。民不富,国强缺乏基础;国不强,民富难以保障。在当今中国,“民富”与“国强”基本上是同步的,民一天一天富,国一天一天强,所谓“国富民穷”论显然有失偏颇。

“富强”是全面的富强,不是缺位的富强。富强首先当然是指物质的富足,但又不限于物质层面。也就是说,富强不仅仅是一个经济范畴,同时也是一个综合国力概念。正如一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巨人”不会成为一个真正的强者,一个物质崛起、精神塌陷的国家也不会成为一个众人仰视的现代强国。富强是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军事、外交等全方位富强的统一,是硬实力强与软实力强的统一,是强国、强军、强民的统一。

“富强”是一个过程,不存在速成的富强。富强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人类社会总是从贫弱走向富强,从一方面富强走向全方位富强,从初级阶段的富强走向更高阶段的富强。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富强中国非一日之功。中国是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的大国,地域发展很不平衡,这决定了中国不可能同步富强,也不可能同等富强。“富强”对于我们今天来说不只是一个价值理想,还是全体中国人正努力为之奋斗的目标。但走向富强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幻想一朝实现富强,企图效尤北欧福利国家的套路,都是不切实际的。

“富强”是相对的,不存在终极的富强。“富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即便社会发展到共产主义阶段也不是富强的顶点,不意味着富强的终结,而是走向更富更强的新起点。衡量富强的指标是多方面的,GDP主义是狭隘的富强观。“富强”不能迷信GDP,但也不能放弃GDP。富强的国家未必是人均GDP世界第一的国家,人均GDP世界第一的国家也未必是富强的国家。比如,美国从来不是人均GDP第一的国家,但估计没有人会怀疑美国是一个富强的国家;人均GDP世界排名最前列的国家,估计也没有人会认为它们全都是当今世界的真正强国。

“富强”不是为了称霸,正如习武不是为了打人。“富强”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走向富强的道路是不一样的,富强之后的选择也是迥然不同的。近代以来,西方国家的富强之路总是伴随着侵略、殖民和征服,富强的路上布满了其他民族的辛酸血泪,富强之后又纷纷选择了国强必霸的扩展战略。纵观人类历史图景,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没有前途,多少国家曾经辉煌一时,但又瞬间陨落;多少国家企图称霸一世,却成南柯一梦。作为文明古国,在多数历史时期,中国都站在世界文明的巅峰,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了鲜明的中国印记,但惟独没有烙下霸权的恶名。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霸权主义的文化精神,中国人的血脉中没有称王称霸的基因。过去的中国和谐万邦、万朝来贺,重新崛起的中国依然是和平可亲的中国。中国富强是世界的福音,而不是威胁,中国富强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中坚力量。国强必霸论适合西方,却不见得能也不应该套用于中国。

猜你喜欢

国强人会强国
为什么人会喜欢喝酒
为什么人会抽筋?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我的心愿
怎么可以上电视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少年强则国强
为什么人会打哈欠
为什么人会掉头发?
强国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