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是一场“韧性的战斗”

2015-09-10贺海峰

决策 2015年9期
关键词:亳州评估改革

贺海峰

笔者对亳州改革的考察,并未局限于“互联网+政务服务”,还涉及到金融改革、国企改革、司法改革、基层党建、农村改革和成果评估等诸多方面。通过走访数十位官员、企业家和城乡居民,总体的感受是:举措有含金量,干部有执行力,百姓有获得感。但从历史长时段看,改革的征途上既铺满鲜花也布满荆棘,考验改革者的不仅是爆发力,更是引领变革的韧性与定力。

仍以行政审批改革为例。经过十多年的简政放权,地方能够自主取消的权力事项已相当有限;立法往往滞后于改革,地方的某些改革因冲撞法律红线而遭争议;缺少统一设计和规范,上下级或不同地区之间不同程度存在制度脱节。其中蕴含的改革风险,对市级更有不可承受之重。难能可贵的是,亳州另辟蹊径,及时抓住“互联网+”的机会窗口,运用新技术对传统政务服务加以嫁接改造,进而激发出更高层次的后续创新。当地的官员告诉我,即便如此,如果没有市委、市政府的强力推动,根本无法扫清观念障碍、冲破利益藩篱。

对于地方改革家而言,在应对新环境的变化和新现实的挑战时,总是面临着来自多样性选择主体的内生需求所施加的压力。所谓多样性选择主体的内生需求,包括中央或上级政府的改革意愿、本地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以及公民对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诉求等。包国宪等学者认为,这些内生需求不仅是地方政府改革创新的根本动力,而且对改革创新能否持续具有关键性作用。

亳州的实践也表明,推进改革必须汇聚众智、凝聚人心、形成合力,充分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一是中央和省里的支持。比如通过不断争取,亳州被纳入国家智慧城市试点,这对加快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功能具有革命性意义。再如“互联网+政务服务”,得到多位省领导批示肯定,极大提振了改革信心、增强了改革动能。二是企业和民众的支持。有些改革者之所以“人走政息”,就是由于排斥了民众的主动参与。亳州的改革则提出,“让老百姓有更多获得感”。比如“我要贷款”平台,有效破解了小微企业“贷款难”问题。再如市中级人民法院的诉讼服务中心,让当事人切实体验到了司法的便利、公正和温馨。蒙城县县长车照启也告诉我,基层改革不需要唱高调、不可急于求成,要多考虑企业和老百姓的接受度,要通过共享改革红利,引导和唤醒他们的改革热情,“这样的改革看似慢,但是最能持久”。

改革成果评估试点,是亳州推动改革的又一利器。管理学有个经典的定律:“你考核什么,就得到什么。”(What you measure,what you get.)比如以前侧重考核GDP,官员就热衷于追逐GDP。因此,建立起“激励相容”的官员考核机制,就必然成为当前推进改革的主抓手之一。对专项改革的评估,亳州市委书记、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杨敬农提出,“涉及群众、企业切身利益的改革事项,成效要让群众和企业来打分”。为此,市委改革办研发了一套评估指标体系,责任主体改革效能、受益主体满意度、社会公众满意度各占30分、35分、35分,推行第三方评估,彻底终结了各部门“自拉自唱”。比如工商登记改革,作为首个评估试点,总体得分为91.19分,属于优秀档次,但有两个子评估指标满意度仅为70.7%、88.9%。市工商局对此心服口服,目前正在认真剖析整改。预计今年11月,这套指标体系将在亳州全面推开,届时除非涉密,所有专项改革都将“过堂会审”。

下一步,建议重点强化成果评估的结果运用。改革路线图和时间表确定之后,“改革促进派”就是决定性的因素。2015年5月,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12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把那些想改革、谋改革、善改革的干部用起来”。对于处于改革前沿的市县而言,更是亟需一大批冲锋陷阵的改革闯将和开拓型干部。此外,还建议将局部的、成熟的改革探索,及时上升为制度成果乃至法律法规,以利于在更大范围进行推广。

猜你喜欢

亳州评估改革
亳州司尔特——助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
改革之路
居· 文化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评估依据
瞧,那些改革推手
最终评估
EMA完成对尼美舒利的评估
历史名城亳州与古代军事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