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读“现代女性的黎明”

2015-09-10蓝衣剑客

博览群书 2015年3期
关键词:奥黛丽赫本波特

蓝衣剑客

在没有读过《清晨5点的第五大道》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5年2月版)前,我只知《蒂凡尼的早餐》是一部对当今社会影响深刻的电影,却不知在电影拍摄的背后会有如此扣人心弦的故事,更不知这部电影被后世赞誉为“现代女性的黎明”。

作者山姆·沃森在序中引用了当时一个“愤青”的话:“站在道德的角度上看,《蒂凡尼的早餐》这部电影是历年来最糟糕的。”还说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个妓女如何投入一个小白脸怀抱的过程。这真是令人难以置信。当今以自由、开放为傲的美国,那时竟是如此保守、闭塞。

其实这篇“愤怒的评论”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也不无道理。那时的世俗教导女人:幼时做一个乖乖女,成年做一个好姑娘,婚后做一个好妻子。那时的裙子露出大腿就是离经叛道,那时的女人能够赚钱便会人神共愤,那时的她们只是婚姻的附属品。无奈她们只得在家相夫教子,若有闲暇便会抬头仰望,感叹上帝不公。

不过,在当时的美国,高度工业化所带来的经济发达使人们得到空前的物质满足,有了物质基础的社会就更强调人人平等,女性则获得了更多的教育机会。教育改变认知,对社会不平等结构有了真知灼见的女性群体就会与“父权社会”的传统道德观念发生激烈碰撞。进而,在这种社会矛盾的催化下,女性权益发生变革只是迟早的事。

就是在这种挑战传统价值观、渴望打破陈规陋习的激流中,杜鲁门·卡波特带着他的小说《蒂凡尼的早餐》站在了风口浪尖上。这部小说文笔荒诞、怪异,女主人公霍莉·格莱特利是一个虽然出身贫贱却无拘无束、敢于追寻梦想的女孩。这正好迎合了当时主张两性平等却处在萌芽阶段的“第二次女权革命”的口味,使得这些“激进的”女权主义者找到了合理的宣泄渠道。而卡波特本人也一跃成为女权革命的“指路人”。其两者就像谋杀案里的杀人凶手兼默契搭档,他们的这一次密谋使得传统观念为之一颤。

不过,这部小说在言语上的粗鄙和女主人公霍莉·格莱特利的双性恋倾向,还有那“不堪入目”的故事情节,是无法被当时的主流价值观所接受的,而这也让他吃了不少的闭门羹。《时尚芭莎》在给卡波特的拒绝信中就写道:“文中诸多场景对白不堪入目,而且男女主人公的角色身份竟然是一个有着双性恋倾向的妓女和一个被富婆包养的小白脸,实在是有伤风化。”

尽管如此,卡波特还是在适当的时间找到了适当的媒体发表了自己的作品。这部小说刚一问世,就给了当时的传统观念一记重拳。同时,这部小说的面世,也给了当时渴望挣脱传统道德枷锁的电影人一线曙光。于是乎,小说的版权便很快卖给了电影制片公司。而这一次,传播“女性解放”观念的重担将落在“铺路人”的肩上。为了能够取得主流价值观的认同,编剧乔治·阿克塞尔罗德费尽了心思,他不仅去掉了女主角霍莉的双性恋倾向,还把原著“妓女与富商一起乘飞机消失在非洲大陆”这个不被大众认可的结局去掉,取而代之的是留给观众一个充满更多想象空间的结尾。在此基础之上,他还通过修改对白,尽量淡化霍莉是个妓女的事实。而这一切的努力都是在为的传播“两性平等”的观念铺路。不过,这条路能否走通的关键则是“领路人”的人选。

对于这个人选,首先,她不能有任何负面形象以便拉拢持保守观念的传统群体。其次,她又要对时尚有高雅的品味来兼顾持开放观念的年轻一代。以这个人作为社会平衡点,达到一个开开心心、另一个不知不觉,越过“父权社会”所设置的道德红线的目的。

那么这个人,将会是谁?

其答案就是奥黛丽·赫本。

奥黛丽·赫本在私生活方面少有负面报道。而且她积极、正面的银幕形象早已深入人心。从《罗马假日》中识大体、顾大局的“安妮公主”,到《修女传》中为了正义良知毅然还俗的“璐克修女”,观众都能看到她圣洁无暇的身影。当银幕错觉感与人物的正面形象交汇时,观众就会形成一种“圣奥黛丽”的惯性思维,往往在看一部电影前,她以往的圣洁形象就已先入为主,哪怕之后去饰演低俗角色,大众也会认为她是“出淤泥而不染”的。再加之编剧的回春妙手对女主角负面形象的淡化,如果不仔细去看原著,甚至不会知晓赫本饰演的是一个逆天违众、水性杨花的女人。这样的双重保险,使得持有传统观念的观众们几乎没有任何批评之声。

深入人心的不仅仅是赫本的正面形象,还有她对时尚的高雅品位。早在这部电影拍摄的前几年,赫本就身着“纪梵希”出现在各大时尚杂志的封面。更让人惊叹的是,尽管隔着数十载的光阴,也没有哪个女星一生中出现在时尚杂志封面的次数比赫本多。如此之高的曝光率,自然也赢得了时尚开放的青年一代的青睐。

当“指路人”“铺路人”“领路人”汇集在一起时,电影《蒂凡尼的早餐》便获得了巨大成功。这部电影在一举囊括了国内外多项大奖的同时,还使赫本在电影中身着的“小黑裙”风靡全世界,影响至今。

时隔半个世纪,形象经典如昔。合上书,我仿佛又看到了电影开篇时那令人难忘的一幕:清晨5点的第五大道上旭日初升,奥黛丽一袭黑裙,正迈着优雅的步伐,款款走来。

电影始于黎明,而这黎明,也正预示着现代女性黎明的到来。

猜你喜欢

奥黛丽赫本波特
A Harry Potter exhibition 哈利·波特展
奥黛丽·赫本与书
奥黛丽赫本
澡缸里的国王
波特的儿子
赫本的回信
波特的儿子
痴情彩票
痴情彩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