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杨铭《唐代吐蕃与西北民族关系史研究》一书

2015-09-10李仲良

文史杂志 2015年3期
关键词:藏文吐蕃西北

李仲良

杨铭先生的力作《唐代吐蕃与西北民族关系史研究》2012年由兰州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是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06BZS009)的最终成果,其出版得到“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社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的资助。

一、主要观点鲜明且深刻

杨铭先生《唐代吐蕃与西北民族关系史研究》一书认为:我国的西北地区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东邻华夏文明,西接中亚文化,北连塞外高原,历来是多种文化相交冲突之地。汉、匈奴、氐、羌、鲜卑、敕勒、柔然、吐蕃、吐谷浑、回纥、突厥等民族相继进入这块宝地,在这里交往、冲突、调适。公元7世纪初,雅隆悉补野部落联盟松赞干布承袭赞普,先后征服了苏毗、羊同等部,建立吐蕃政权,统一青藏高原。吐蕃继而向东北部、天山南北、河西走廊扩展,不可避免地与多弥、白兰、党项、东女、西山、吐谷浑、大小勃律、突厥、突骑施、沙陀、回纥、鄯善、于阗、汉人、南山、嗢末、粟特等当地民族发生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全方面的交往联系。

杨铭先生提出:吐蕃与西北民族交往的形式主要有二,一是政治军事交往,互派使节、缔结婚姻、联合行动、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二是经济文化交往,物质、制度、文化、精神方面的交流。吐蕃与西北民族交往的三种类型:一是与青藏高原民族的关系类型,包括征服与被征服、融合与被融合;二是与河西走廊民族的关系类型,并未完全地、长期地占有,而仅是在某一个时期,对上述某个民族或一些民族实行过统治;三是与天山南北民族的关系类型,有交使、联姻,也有联合、对抗。吐蕃与西北民族交往的历史作用有三:一是雅隆悉补野部的兴起打破青藏高原小邦并立、强者争雄的局面,逐步统一了青藏高原,建立起强大的吐蕃政权;二是唐代吐蕃与西北民族的交往,促进了一部分青藏高原民族“吐蕃化”,逐步融入了吐蕃乃至后来的藏族;三是居于今天山南北与河西走廊的民族,在与吐蕃的交往中,其语言文字、服饰习俗、文化艺术等受到了“吐蕃化”的影响。

作者在全书的结语中鲜明地指出:吐蕃与西北民族交往的历史意义在于,吐蕃与西北诸族在相互借鉴、吸取对方先进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同时,自然就为促进本民族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增添了新的元素,而这一历史进程又揭示出一个不可辩驳的事实,那就是今天的藏族在其发展的初期——吐蕃时代,就已经将其演进的轨迹融入到了多源一体的中华民族之中来了。

二、引用文献广泛,考证深入精当

首先,该书在编撰过程中引用各种文献十分广泛。杨铭先生立足于基本的汉、藏文献,并大量引用敦煌西域古藏文文书及外文文献,在充分掌握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较为深入系统地考述了吐蕃与西北各民族之间的关系,这是该书的一大特色。

为了编写该书,作者除了引用已经刊布的史料以外,还从《英国图书馆藏斯坦因收集品中的新疆出土古藏文写本》中挑选出一部分以前尚未翻译过的古藏文契约、书信等,与研究古藏文文献的专家一起进行翻译和注释,并将这些新鲜的史料引用于本书之中。此外,作者还引用了近年才出土或问世的文物资料,如《大唐天竺使出铭》《巴尔蒂斯坦的古藏文石刻》等,为该书的诸种崭新论点从史料的角度作了支撑。

该书还大量采纳中外学者研究唐代吐蕃与西北民族关系的诸多观点,使本书更具系统性、包容性。国外学者托马斯、戴密微、山口瑞凤、乌瑞,以及国内学者王尧、周伟洲、巴桑旺堆、张云、陆离等人的研究成果,均在作者的书中有所引述。从这一点看,该书可谓是一部博采众家之长又不乏自主观点的严谨之作。

其次,《唐代吐蕃与西北民族关系史研究》一书,对学术界尚存的一些争议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考据和分析,得出了新的观点。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该书在讨论唐代吐蕃及其他民族的名称、地望时,凡属于记载模糊、不全的,或当前学术界存有争议的,皆一一列举,详细考辨。比如,对“羊同”地望的考据就列举了伯希和、杜奇、张琨、佐藤长、山口瑞凤、周伟洲、霍巍、黄胜璋、张云等学者所持的不同观点,其后以《大唐天竺使出铭》《释迦方志》《通典》等为据,分析考证,最后才得出自己的观点,认为:小羊同国在大羊同国东南,而大羊同国东接吐蕃;8世纪中叶以后,由于吐蕃的扩展,小羊同被迁到大羊同之西。

又如,对于敦煌藏文文书中常见的“mthong khyab”一词,自日本学者山口瑞凤将其译为“通颊”之后,学术界并未对其深入研究。杨铭先生依据《贤者喜宴》《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通鉴考异》以及新疆出土的吐蕃简牍考证,“通颊”早先实为一种驻守唐蕃边界的斥候军,而后又移植于吐蕃统治下的河西走廊和南疆地区,演变成一种包含有多民族成分的部落组织。作者通过考证文献,梳理线索,考证出吐蕃在河西走廊的凉州、甘州、沙州、瓜州和南疆的鄯善等地创设了多个通颊部落,其中包含有吐蕃人、汉人、粟特人、突厥人等。

总之,该书坚持实事求是、论从史出的方法,从纵横两个方面,客观、真实地论述了唐代吐蕃与西北民族交往的历史进程,以及双方在军事、经济、文化诸多方面相互交流的概貌,并专题分析了吐蕃与西北民族交往的类型、历史作用等。这无疑对推动这一领域的学术研究作出了贡献。而该书设计的吐蕃与某族关系的开放式篇章结构,为作者日后对该书的修订,以及其他学者的跟进或商榷提供了足够的空间。

作者:西南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讲师

中国少数民族史博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藏文吐蕃西北
吐蕃金银器知见录
一座西北小城
西藏大批珍贵藏文古籍实现“云阅读”
吐蕃相论恐热降唐考
西夏及其周边吐蕃语地名考释举隅
黑水城和额济纳出土藏文文献简介
西北不惑
《弟吴宗教源流》(吐蕃史)译注(二)
藏文音节字的频次统计
现代语境下的藏文报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