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剧在大银幕上的死去活来
2015-09-10林奕华
平生第一次看到的舞台剧,不是在剧院里,而是在电视机里——早在电视还是只有黑白的60年代,话剧每星期都有一次点缀我们的生活如饭后甜品。那是钟景辉先生自美国学成归来带给香港人的西方艺术:没有道具没有实景只有大小框框就能演出的《小城风光》,穿上维多利亚时期服饰但开口港味溢然的翻译剧《少奶奶的扇子》与《不可儿戏》,还有《推销员之死》。
然后是2000年,舞台剧又原汁原味重登小屏幕。春天舞台和有线电视携手合作,《天下第一楼》能在小盒子里得睹不是最意想不到的,影迷公主陈宝珠复出不是银幕而是舞台,又加上饰演的角色是她的师傅任剑辉,所以当《剑雪浮生》出现荧屏上,不少人的心情是喜忧参半——免费就能看到之前票价绝不便宜的演出,难道舞台剧的艺术价值在香港降价得特别快?
收费的有线电视而非免费的电视台,多少有着节目品种的弹性。记得早在80年代有线电视在香港还在筹划阶段,当时的高层人员廖永亮先生便誠意把我(代表进念)约在文华酒店商谈日后表演艺术成为固定频道的可能性。香港戏剧由舞台跨足电视为什么有观众?90年代的《我和春天有个约会》、《撞板风流》、《嬉春酒店》、《人间有情》以至《南海十三郎》均是先有舞台演出再有电影版本,虽然票房不能与市场上的卖座电影比较,至少,它们在话剧普及化的历史进程上曾扮演积极角色。而今天知道这些电影的观众,少之又少。
于是,转译为另一种媒体——改编舞台剧的电影,与在另一种媒体——电视——之上让观众如同亲历其境的舞台纪录片,都在香港的戏剧文化中淡出。
但是在英国,舞台剧在上述两方面的发展上不但未有放缓反而加速步伐,尤其是当2009年6月英国国家剧院推出第一部名为NT Live(直播)的剧目《Phedre》,至今已推出六季节目。
一方面是数码科技的发达,使全球直播不再只是新闻或运动盛事的专利,也可以让文化艺术分一杯羹。另外,也因为创意产业的辐射性在2000年后大大提高了文化艺术的经济潜力。英国戏剧不论在古典与原创,明星和演员的吸引力上不容置疑,全球直播所到之处,不只是欧美各大城市,更是从剧场转战电影院。吾道不孤,同时进军商业市场的欧美表演艺术团体及机构亦一年比一年多。
普罗大众接触高雅艺术再不需要如昔日的朝圣。而在大银幕前更能感受艺术精品的细致,通过特写镜头,不受座位距离与角度所限实现了史无前例的“平等”。这种形式,其实对亚洲热爱表演艺术的人士也是一新耳目。
容或因资源所限,“非常林奕华”的作品数据库不能做到十全十美,但不代表因此便不把舞台纪录尽力完善化。分水岭是2006年与台湾两厅院戏剧院合作的《水浒传》,由于早在制作舞台剧之初,台湾公共电视已参与录制该剧的现场演出(于周六的《公视表演厅》播映)和拍摄花絮,因利成便,“四大名著系列”得以陆续面向更广大观众。2008至2010年间演出的《华丽上班族之生活与生存》则是剧团耗资以高清技术多角度拍摄全剧的首次。基于演出阵容一时无两,两年间83场演出足迹走遍中国和新加坡14个城市。而当《华丽上班族之生活与生存》走进历史,一直未曾曝光的舞台纪录便成为唯一可以带领大家“走进历史”的时光隧道。
四大名著的《水浒传》、《西游记》、《三国》和城市三部曲之《华丽上班族之生活与生存》都是时代见证:如果说原版阵容已成绝唱,当年情境永远不再,现代华人在短短数年的生活变迁一样是白云苍狗,沧海桑田。世事常变,唯精神永恒,《非常林奕华舞台映画》的珍贵,我认为不仅在于放映本身的难能可贵,更是第一次与它们邂逅或第N次与它们重逢的观众,都应同时庆幸彼此没有擦肩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