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院为什么没有吸引力

2015-09-10龚鹏

新民周刊 2015年31期
关键词:医科医学院执业

龚鹏

在香港,大学入学考试中分数最高的学生通常有意报读医科,而内地的医学院投档线遭遇了大幅下挫。复旦大学医学院、上海交大医学院在江苏的投档线竟然下降了四五十分。两相对照,让人唏嘘不已。

高考录取是一个风向标,反映了这个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趋利而避害为人之常情,什么专业将来的回报高,家长和学生自然在心里有一本账。金融、经济、管理等专业的良好回报有社会共识和现实支撑,新兴的信息技术、计算机、法律等专业其未来的前景也被人们所看好,不管在哪里,这些专业的报考均十分踊跃。反差最大的恐怕在医学。

香港不是一个孤例,在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医科都是最难考取的专业之一,比如在美国,如果不是5%最顶尖的学生,医学院校根本不会考虑录取。不夸张地说,医科是精英才能就读的专业。中国大陆何以如此?

大陆地区医学院录取线走低不是今年才发生的事情。各地最好的医学院和最好的综合性大学相比,录取分数线的差距一直在缓慢扩大,即使合并以后,这一趋势也没有得到改变,还是以上面提到的复旦大学医学院、上海交大医学院为例,这两所医学院在上海实行的是单独录取政策,比各自本部的录取线就低了一大截。不单高考录取,全国医学研究生的招生成绩也在逐年下滑。

录取成绩的下降反映出社会对该专业的评价下降,评价下降的背后是当前医护人员不容乐观的生存环境。医科的培养年限超长,五年的大学本科比一般本科多一年,但苦日子并未结束,因为并不能取得处方权,按现有的制度,还要进行三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总算落实到一家医院,又要进行专科培训,这些学习和培训,要么完全没有收入,要么极其低微。相关统计数据也证实了这点,在各个门类的大学毕业生中,医学毕业生的起薪不幸落在最后几位。正式执业以后,不要以为万事大吉,每隔两年,还有一次定期考核业务水平考试,不合格者将不能执业。医生成为了时间成本最高、一生中参加考试最多的职业之一。

更大压力来自临床工作。中国医生尤其是大城市医生人均诊治的病人数是国外同行的好几倍,另外还有科研、教学等等的任务。医生是最累的职业之一。而且执业环境比较糟糕,医患之间的鸿沟难以弥合,不信任情绪还在蔓延,伤医事件此起彼伏,又使医生成为高危职业。

按劳动强度和智力付出的程度,医生本应该有一个体面的收入,然而在当前的医疗体制下,医生的劳动却得不到合理体现,跟医生劳务付出相关的收费都是偏低的,医生收入的增加依赖于病人数量的增加,“单价”的增长近乎停止(挂号费、诊治费很少调整),而跟器械、药物相关的收费却相对较高。医生成为了最廉价的职业之一。

培训多、辛苦多、危险多、报酬少的“三多一少”, 对考生自然难有足够的吸引力。

一个公正的社会,应该根据个人以及相关群体的社会贡献给予相应的回报,也正因为如此,国际上才有医生的高收入、高地位和高名望。中国医生和其他国家医生一样,甚至是提供了比他们还要多的公共服务,理所当然应当获得与自身付出匹配的回报。目前的尴尬处境,说明了中国目前的社会体制还有不少需要进一步理顺的地方,比如在给医生层层加码的同时,却没有激励机制的跟进,这就形成了一种负反馈,已经入行的想跳出来,没有入行的赶紧躲得远远的;又比如医学生的招生数量和医院的吸纳能力还不能有效对接,目前醫学生的招生数量过多,人均分配到的实训资源就少,难以造就精英人才,因为没有足够的岗位,一些医学生毕业以后放弃临床,浪费了宝贵的教育资源,而那些最终留在医院的医学生却因为训练不足还要补做功课。

生命的价值和医生的价值是正相关的,只有尊重生命才会尊重医生,也才能终结这种恶性循环。

(作者为中医学博士)

猜你喜欢

医科医学院执业
新乡医学院
同济大学医学院介绍
A Study of Blended-teaching Model in Medical English
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医师多点执业松绑
说说护士多点执业
医校协同开展医科生医患心理教育的调查与对策
医科院校农村免费定向生的职业价值观教育探讨
医师怎么看多点执业?
医师多点执业:2014再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