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看清压力的模样

2015-09-10李松蔚

南方人物周刊 2015年31期
关键词:故作建设性谈论

李松蔚

“减压”成了全社会的流行语。城市化也好,产业革命也好,高速发展也好,人们提到这些名词,都会带上几句“心理负荷”、“压力逐年增高”。好像必须把整个社会都闷进一口高压锅里,才配得上这个目眩神迷的时代。加上时不时发生的猝死、抑郁症等新闻,令人既感到惊恐,又无能为力。新认识的朋友听说我的职业,都会半开玩笑地请我帮忙“疏导”一下,或者大加推崇:“现代人压力太大了,你这是朝阳产业”——言下之意是压力还会越来越大。

记者很愿意找我谈这个话题。他们问我对一件事的看法,我说:“这些事情很复杂,对不同的人影响也未必一样。”他们问:“有没有可能给人带来更多压力呢?”一旦我表示同意,他们就问:“那么,您有什么好的建议?”

好的建议,当然是调整心态。但是,嘴上说说又有什么用?

我想起了高考生的父母。他们都明白减压很重要,所以他们不敢在孩子面前流露出自己的担心,他们不能叹气,不能皱眉,更不敢问:“准备得怎么样了?”只能故作轻松地拍着孩子肩膀,装出一副满不在乎的口气:“没事!不用有压力,考出什么结果爸妈都可以接受!”当然,所有孩子都能觉察出他们比自己更紧张。所以你看,就算意识到压力是个问题,也不一定就能放松。

“你们自己的压力就非常大,”有时我会提醒这样的父母,“孩子也有压力,双方的压力闷在心里,会相互促进,整个家庭都在沉重的氛围里。”

“你说的没错,但是你有什么解决办法吗?”他们殷切地问 。

“也许可以跟孩子谈一谈你们的压力?”我说。

他们困惑地对视着:“可是……跟他谈有什么用?他又解决不了。”

所有人都希望避免压力,但在心理咨询中,我们却希望和人谈论压力,既不如临大敌地非“解决”不可,也不会故作轻松地无视它。如何建设性地与人谈论不喜欢的主题,是心理咨询师的一门基本功。“压力”像一个不受欢迎却面目模糊的老朋友,人们早早地给它下一个结论,并将它拒于千里之外。但我们从未真正了解它,更不愿承认它也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份子。要学会与它相处,我们必须近距离看清它的模样。

一位中年职场人士,一直被工作压力所困扰。夜里失眠,起床大把地掉头发,他为什么那么着急想摆脱压力呢?他不在乎健康,也不觉得压力妨碍了工作绩效,但他就是满心害怕。他希望我能尽快帮他找到症结。我看着他充血的双眼,请他慢慢来,试着把压力当成一个朋友,讲一讲他们相处时的经验。

他放慢了语速,开始拿起水杯喝水。他抱怨自己所在的行业越来越不景气,他需要操心很多事情。他担心有一天被迫放弃这个行业,无法再维持家庭现有的生活水平:房贷、车、赡养老人、孩子出国留学……他无法放松,时刻担忧家庭的未来。我对他说:“压力是你最拿手的一种为家庭尽责的方式。”

他愣了一下,唇边露出了一丝苦笑。他的语气低沉下来,跟我讲他的妻子、他的孩子,他对家庭责任的理解,以及这个家庭如何一步步走到了今天,每个人都有那么多深藏的委屈。我们从压力谈起,那之后我们谈了很多。

当他对压力的意义有了更多认识,“压力”本身就没有那么可怕了。

我们给不喜欢的事物贴上标签,否定它,心情是很急迫的。但不妨慢一点,用建设性的方式谈一谈。建设的意思,是多观察它,理解它,而不是急着摆脱,“有什么好建设的呢?”我们也许会想,“压力是那么糟糕的东西。”但一个东西糟糕与否,更多取决于人们对待它的方式。这个高压的时代,我们谈到“压力”时那股急于求成、间不容发的气势,也许反而是最给人压力的地方。

猜你喜欢

故作建设性谈论
当我们谈论周杰伦时
当我们在谈论“数字新闻”及其研究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舆论监督报道要注重“建设性”
谈论
建设性舆论监督:让公共治理的“大树”免遭“虫蛀”
推进社会治理:建设性舆论监督新探索
当我们谈论VR的时候,我们到底在谈论什么?
十六辈
纠缠
蝶绕花蹊下, 故作寂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