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晨 我看自己不太顺眼
2015-09-10张明萌
张明萌
图/胡可
邱晨的美人尖比一般人深一些,把发际割成两弯月,额头露出,头发留长,拿把扇子,像极了古代公子。可她偏偏32年如一日剪着短发(中间迫于父亲压力留过一年辫子),长长的刘海耷拉下来,脸得从眉毛开始看。叹息她暴殄天物,她自嘲:“美人尖,长得好看才叫像古人,长得丑那叫像猴子。”
《奇葩说》录制完了,第三届“星辩”也结束了,她终于重新把精力投入新成立不久的公司,公司名叫蜂巢,“你问我为什么叫蜂巢,因为可以装bee啊。”
人生第一个兴趣其实是画画。初中想考美院附中,学校说:“你可以高中考美院啊。”到了高二下学期,老师找她谈心,“学画画以后也不好找工作啊,你那么有才,不觉浪费吗?”到了大三差点退学学设计,父亲带着她见了一圈美院老师,对方说:“你考研究生吧,大学念完。”考研途中,大专辩论赛开始招队员,集训回来都快12月了,没考上,她第三次和美术失之交臂。直到去年终于和朋友合伙开了蜂巢,才算贯彻了一直以来的梦想。
不久前邱晨领了香港身份证,港漂9年算是有了实质性的身份认同,尽管还是和朋友租着三房一厅,床还老塌。以为有什么理由让她坚守内地身份,人家就一句话:“哎呀办证太麻烦了,我好懒。”在家穿着拖鞋被deadline追着跑才是她的常态。
宅人不喜社交。在邱晨的生活里,寒暄是最困难的。朋友叫邱晨去一些小型聚会,探讨社会议题,她差点在现场掀桌子,觉得索然无味后再也不去。她看过一段“无趣村人的对话”,第一句永远问“你哪儿来?”“我河南人。”“哎呀我去过河南。”“你去过河南关我屁事啊。如果真需要聊天,那就让我问你吧。哎呀放假了,去哪儿玩了?好玩吗?”
和人熟起来的门槛太高了。LGBT、港漂、研究生同学,她不愿归属其中任何一个群体,甚至辩论圈也只有那几个朋友。好像不需要固定的社群关系。她对此解释:“在大多数情况下,我默认陌生人都是傻叉,他们得自证清白。我看所有人都有毛病,最看不顺眼自己。”
拍照时,邱晨穿着黑色T恤,上写“活泼老僵尸”——这是她和几个辩论朋友现在参加辩论比赛的队名。刚想赞她对队伍爱得赤诚,她却说了句:“早上出门发现衣服全洗了,只有这件了。”
队名是马薇薇起的。2013年马来西亚举办国际华语辩论公开赛,吸引了一大批上世纪90年代起陆续成名的专业辩手,邱晨是其中之一。马薇薇称:“我们这群早就该进棺材的人,理论上应该是被人家辩论队挂在墙上的,现在还出来打辩论赛,那就是老僵尸。我们很活泼啊,所以叫活泼老僵尸。”一群人兴致勃勃杀到马来西亚,连着拿了3次冠军。姜还是老的辣,高高在上地重整江山待后生。
在这个队伍里,邱晨时常跑神儿。马薇薇自我介绍是“最活泼的‘老僵尸’”,她就说自己是“最不活泼的‘老僵尸’”。队友激战正酣,她却在座位上单手托腮,跷着脚坐得瘫软,目光炯炯盯着正在猛攻的马薇薇,像个花痴小观众,就差站起来欢呼鼓掌了。比赛当然不会输,只是赛后队友会吼她几句,“还在辩论呢,你怎么就下班了!”想法是傲娇的:“何必呢,我们赢定了,只是精彩程度的差别而已。欣赏下他们的表现就好了。”
但邱晨也有认真的时候,今年星辩半决赛,分为3V3、2V2、1V1,三打二胜。“老僵尸”第一场输了,轮到邱晨马薇薇上场,邱晨走到队友黄执中面前说:“执中你去准备下1V1,这场交给我和马薇薇搞定。”场上二人火力全开,刀刀毙命,最后投票以9比0零封对手。事后黄执中回忆,老是“提前下班”的邱晨,第一次这么“燃”。
在自己的队伍里,邱晨是什么都得扛的。2006年她辞了记者工作去香港中文大学念硕士,还没开课就加入了辩论队,和在内地时母校“举全校之力搞辩论”相比,香港的辩论队野生得没有章法,全靠一腔热血坚持。作为“有经验的前辈”,她带着一帮大一大二的小孩打辩论赛,又当教练又当辩手。2007年参加国际大专辩论赛,邱晨带着他们打进了四强。在下雪的北京,这群连冬天都没有见过的孩子被暖气吹得浑身干燥,这次比赛在输之前有种卧薪尝胆的味道,可港中大还是被挡在了决赛门外。宣布结果的那一刻,邱晨“哇”地痛哭,委屈得不成样子。“对中国辩手来讲,国际大专辩论赛真的是终身梦想。第一次感觉到离目标那么近却差一点点没碰到,很难过。”
邱晨是拿过国际大专辩论赛冠军的,2003年作为中山大学辩论队的一员,以陪练的身份看着马薇薇等4名队友打败黄执中所在的世新大学,再一起登上领奖台。
那是辩论还风行的年代,为了让队员们安心备战,中山大学甚至发文允许他们请假训练。正式比赛前,队伍已经集训了小半年。集训第一天,教练就让他们忘掉所有之前打过的“破比赛”积累下的所谓经验,从零开始。给了张书单,基础款加进阶款,基础款人人得看,进阶款一人选几本看,两天看完后抽查,答不对就得“人格羞辱”。
她在政治、哲学、自然等扎堆的概论书里选了本自以为简单的《历史学概论》,没想到刚翻开就被那句“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折磨得头疼。洗髓结束就是模拟赛,队伍准备了一两百道辩题,编号抽签对打,每次准备20到30分钟,每天打3场,早上8点练到晚上10点。身体和脑力遭受双重摧残。
邱晨参加《奇葩说》 节目
既然是举校体制下的辩论,规矩自然少不了。队员代表学校形象,长得歪瓜裂枣的绝对不能上场。普通话要标准,举的例子不得恶俗,动作不能张牙舞爪。2003年决赛后被冠以“温柔一刀”的马薇薇正是在这样的要求之下,硬逼得自己像一名“大家眼中的女辩手”,亭亭玉立,撒娇卖萌。拿了冠军后,这群人憋坏了,马薇薇回校马上剪了短发,染得五颜六色,一副翻身农奴把歌唱的架势。
对辩论的热爱从小学五年级就开始了,父亲为了“治疗”邱晨不爱举手说话的毛病,买了本《狮城舌战》给她看。这本被后人誉为“国内辩论赛开山鼻祖”的“辩论圣经”当年洛阳纸贵,以此成名的蒋昌建等人至今活跃在大众视线中。对于11岁的小学生来说,除了父亲的一句“你看人家多能说,厉害的大学生都这样”成为目标外,剩下的就是满纸满页的不明觉厉了。“那些年没有特别多的机会看一个年轻人的表现,所以触动我的是当时的姿态而不是讲述的内容。当时报纸上也有很多报道,你被整个儿气氛裹挟,不由自主产生了巨大的崇拜。”
童年的新鲜都是草灰蛇线,没什么理由也能贯穿始终,邱晨就这么和辩论结缘,打过的辩题上百上千,乐此不疲。有时困惑,内向的人怎么会喜欢打辩论呢?黄执中给了答案:辩论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它把什么都给你规定好了,OK,你可以站起来说了。“我们脑子里不是没有情怀,你给了我们一套范式,一切就太容易了。”
辩论蔓延到生活中,三观碎了补,补了碎,结果是将对错认知限定在了很窄的范围内。“一开始觉得杀人是不对的,那下一个问题,杀一救百呢?辩论颠覆你原来的观念,世上道理没有绝对,很多人觉得打辩论的人就会吵架,其实吵架是对立的,但辩论打久了就没那么多对立了。对方说的也是有道理的。当别人和我持有不同观点的时候,我论证他的观点甚至会比他更好。我有更多观念上的资源去协调一个方案,人和人都是互相找重合,这样我可以找到更多重合点,我认为这样是更好的。”
《奇葩说》里的邱晨,在“群魔乱舞”的世界理性成一根柱子,好像没什么吸引人的地方,但每次发言又都能把题顶起来。没特色成了最好的特色。决赛抛出霍金的“时序保护猜想”,更让所有人佩服这位专业辩手的深厚积淀。
她自己倒是只动过“万一拿了呢”的念头,撞上非说“我觉得邱晨你就是冠军”的,她只能回一句:“唉,你怎么想的。”
和第一季金句迭出不同,邱晨被观众记住最多的竟然是“我完全不知道你在讲什么”和“跟你说不清楚”。这让她有些无奈。“老子讲了那么多话,还自认为挺有道理的,你就记得那些!”后来想通了,观众反应可能慢半拍,一方讲解还没懂,正好有人点出了他们不理解的状态,所以大家对你印象深刻。“有点皇帝新装的感觉,你就像耿直的小孩,就说你不明白,大家说对啊其实我也没懂。”
不少人说邱晨“毫无卖点”,邱晨回答得铿锵:“说你没卖点,你要反驳他,按打辩论的思维你要拿出证据,说我有哪些卖点,你不觉得很扯淡吗。就好像你是个男生,有人说你丁丁短,你除了脱裤子没有别的办法了。所以一定要问我只能呵呵了,一定要答案我就认咯。我不需要向任何人证明我有卖点,你想买就买。”
《奇葩说》号称是“一档严肃的辩论节目”,场上的邱晨一开口,眼里的世界就缩小到了对方和观众,连投票条都看不见。打辩论就是要了解观众,了解他们的表情,开心不开心,皱不皱眉头,都是反馈。她每一场都讲得非常用力,但弹幕飘过的还是齐刷刷“虫你好淡定,虫你好镇静”。“我一点都不淡定。有时候觉得已经那么用力了你还说我淡定,我是多么没有力气啊。他们觉得我没什么气势,真的已经拼尽全力了,其实我是没什么气息。”
在长沙话里,“晨”和“虫”同音,母亲习惯叫邱晨“晨晨”,于是“虫”就成了她的小名。邱晨从小体质差,隔三差五生病,脾气也不好。母亲说她像毛毛虫,碰不得,一碰就死。碰不得是因为碰了会炸,一碰就死是因为弱不禁风。常年病体,一阵风都能刮出个重感冒。小学时请病假时间太长,回到学校同学推她:“你干嘛,为什么坐邱晨的位置!”她一肚子委屈,“我就是邱晨啊。”搬到广州的暑假,她把15年来得过的病都再得了一遍,哮喘、肺炎、软骨炎、风疹、心肌炎、胃炎……安慰自己至少眼睛还好,没想到一年后就近视了,能说完全健康的,只剩下眉毛。
无怪乎决赛时邱晨面对“穷游”的辩题说自己是病游。最后对辩肖骁举例也不忘加一句“由于体力有限”。夸她皮肤白,她回答这是灰,“雾霾灰”。
对了,说到旅游,邱晨恨不得坐在一个空调房,不远处就是洗手间,正好风景不错,也不用出去晒,不太热没蚊子,和“老僵尸们”望着窗外,叹口气,然后埋头玩手机。去年“老僵尸”去马来西亚海岛度假,日子就是这么过的。以前她还会背着佳能5D2和几个镜头满世界跑,现在颈椎炎,背不动了。
(感谢庞礡在采访中提供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