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取经
2015-09-10张巍
张巍
这是我头次独自到异国他乡,也是间隔两年再度来到这一美丽的国度。两次“西行”任务不同,心情迥异,上次是游客,而本次是网球学子。
我从小酷爱网球。2003年因伤退役,我仍没有放弃网球情结,北体大毕业后,有幸进入国家奥体中心工作,有机会零距离接触国字号的网球高手,深感荣幸。2012年秋,我参团去西班牙旅游,那里的网球环境和运行状况让我震撼。在这个并不大的国家,网球普及程度与职业水准却是世界一流,职业网球培训体系也相当成熟,目前男子ATP职业前100号中有12人来自西班牙本土,更有多国职业球员常年在那里训练……
为了多长点见识与本事,我开始了自费赴西班牙为期两年的学习考察。
纳达尔是西班牙人的骄傲。这位14座大满贯的天王级人物去年夏天挥拍的右腕受伤,赛季比别人少打好几场,但倚仗高胜率,积分始终领先,11月还排名世界第一,年底才被挤到老二的位置。
纳达尔的家乡马洛卡是西班牙的一座海岛,景色优美,气候宜人,从机场到著名的马洛卡“起飞”之地——维拉斯网球学院,车程15分钟。学院于2007年成立,以阿根廷前著名红土之王的名字命名。维拉斯当年最高世界排名第二,拥有62个单打冠军头衔,也是世界网球名人堂的成员之一。
纳达尔在此度过了少年与青年,他曾不止一次地说道:“这里是我的家,只要有时间,我就喜欢回岛恢复和调整,尽情享受家庭的温暖。”去年9月,我有幸与纳达尔在此共同生活了4天,带领一名中国网球手与他一同训练了3堂课。
第一次见纳达尔是一个周一的早晨。他背了两个大包,一个放衣服,一个放球拍。学院总监萨巴迪罗刚介绍完,他马上主动伸过手来:“你好!”给人的第一印象十分谦虚和低调,完全不是赛场上那种目中无人、霸气十足的形象。
论排名,我国的网球选手与纳达尔相差甚远,但纳达尔自始至终认真严肃地对待每一个球。有时,陪练已打球出界,他还玩命去救,好多次将球救了回来。在场的西班牙同行告诉我,他一贯如此,并不仅仅为了表示对陪练的尊重,这大概也是他这个“不死鸟”的根基。
与纳达尔同场练习,明显感觉他正手击球的球速与转速非同一般。训练结束后,他多次真诚地对我提示:“中国男球员处理平击球和普通上旋球的能力都不错,但是处理高转速的上旋球的能力相对较差。一旦将正手击球的转速提高到4500转/分钟以上时,有时候仅仅需要一到两个跑动中的击球,就可以轻松获胜或者迫使对手送出一个中场球。”他手腕结束的鞭打动作与整个随挥结束动作十分明显、完整、到位。
纳达尔的训练程序与内容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神秘和复杂,但训练的专注度、自觉性与质量却非常之高。在三天的训练里,每天的击球训练仅2小时,内容仅为2-3项,有时甚至专练一项。他与我见过的顶级职业球员一样,对自己要求很高。在教练员安排训练内容后,对于训练质量的要求,纳达尔往往有着自己的严格标准和感触,在他感觉练不好规定的内容时,往往会一直不停地练下去,并主动征询教练员的意见,直到自己满意为止。他的教练员,也是他的叔叔托尼·纳达尔对他的训练质量相当放心,一组正手相持球练习,5分钟内失误不得超过2球。教练员布置的任何一项内容,他都会像比赛那样全力以赴,高质量地完成。
他平常训练的马洛卡马纳科镇,网球环境和设施只能用“很差”形容,红土球场很不平整,球从地面弹起不可能有规律性,球网多年未换,连一个单打支柱都没有。真无法想象这就是“世界红土天王”常年的训练环境。问他的感觉,他竟然淡淡一笑:“这种场地打好了再去打法网,感觉特别特别好。”
一次高强度训练课后,一名当地记者问他比赛中筋疲力尽、力不从心之时有什么高招,纳达尔笑笑:“唯一的办法就是坚持,成功路上并不太拥挤,因为能坚持下来的已不多。网球职业球员也一样,他们中的优劣与胜负并不在体力充沛上见分晓,而是在双方都到极限时,看谁还在坚持,当最后一人还能比他的对手多打一拍好球的时候,那个人就是获胜者。”
纳达尔说:“网球天才并不是只靠身材和聪明头脑,还要看是否具备强烈的好胜心,敢于付出,不断努力,永不放弃,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如果拥有了这些,那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网球天才。”
彼此熟悉后,纳达尔就无话不谈了。他向我们建议,青年球员应该多在红土场地上训练和比赛,以适应欧美选手尤其欧洲选手的强烈上旋。现在的男网技术已有很大改革,网球的球拍、球线、场地等有很大变化,我们也要“与时俱进”。
分手前,纳达尔再次向我们致谢。这是他的一种风格与魅力,他认为是我们陪他打了球。上车前,他再次郑重邀请,如果今后中国优秀的青少年或职业球员来这里训练,只要他在家,将十分乐意前来“同吃,同住,同练”,还不忘幽默一把,“这样我就不用总为找不到搭档而发愁了”。
到维拉斯网球学院的第二周,我认识了一位外形长相酷似纳达尔的西班牙小球员麦克斯。他今年只有20岁,目前ATP排名546号。学院总教练赛吉尔夸他身体素质好,潜力可观,称他正准备长期在此进行职业训练。
正处暑假,住宿紧张,学院安排他和我同住。第一次与国外职业球员“三同”,印象格外深刻,也让我对一名西班牙普通职业网球手的训练与生活有了新的了解和认识。
麦克斯出生在巴塞罗那,父亲曾在阿根廷踢足球,效力于博卡青年队,是个业余网球迷,每天一大早都要带儿子去网球场,打球后再一起跑步爬山。从麦克思6岁学网球起,父亲就成了他唯一的网球教练,直到他来到维拉斯网院,才算拥有第一位职业教练——赛吉尔·萨巴迪罗,学院的老板兼总教练。都说隔行如隔山,一个足球强国足球专业的人竟然可以将自己儿子带到世界职业网球的高地,真有些不可思议。
这里的学员家长大多为从事建筑设计、高等教育、金融投资、医生、酒店经营的中高收入者。在欧洲,职业网球训练是个人行为,青少年前期网球培养的费用全由家庭承担。在西班牙较好的网校训练,每月需要支付训练费、学费、住宿费、餐饮费、穿线及洗衣服等杂费共约4000-4500欧元,还不算去欧洲和其他国家参赛的费用。西欧普通家庭夫妻两人的月工资加起来也就这点钱,所以,一般家庭根本无力承担这笔巨资。
麦克斯远不止上述花费。他参加挑战赛较多,在西班牙每年就2-3站,其余遍布世界各地,加上买机票订酒店的花费,有点捉襟见肘。但是,为了儿子的网球梦,家里省吃俭用给他买了一辆面包车。车不大,他们将部分座椅拆除,改造成有床有餐桌的“房车”。麦克斯经常开着“房车”参加欧洲各站巡回赛,有时老爸还全程陪同,饿了到超市买点食品,晚上就睡在车里。
每晚7点训练结束,洗澡用餐后怎么也过了8点。这时,麦克斯还要将近一两天训练的衣服全洗出来。学院虽然也提供洗衣服务,但为了节省几个欧元,他坚持全部手洗。盛夏的地中海气候,一天几个小时挥汗如雨,他经常要更换四五套短衫,两三条短裤,两双袜子。但不管训练量多大,也不管有多累,他每天都要完成这一“体能训练”。有时聊起我在中国当球员的见闻经历,他有点失落与遗憾,“可惜我是西班牙人,不是中国人”。也许就是平日这些挫折与磨难的积累,成就了目前的他。
从业余到职业,训练课上的强度难度无法相提并论,一周下来,他的手上脚上全是泡。我见他很熟练地跑到药店买回纱布、药水、海绵及绷带,每堂课前都将手脚上几个关键点仔细包扎好,神情相当专注,手法十分专业。我有点惊讶:“谁教的?”他有点骄傲,咧开嘴:“老爸呀,这是老资格了,他踢球的时候比我打球的岁数还小。”
他有极强的自控能力。学院采用自助餐,吃多少,吃什么,没人强迫监督,全凭自觉。但我从未见他碰过油炸食品、零食和冰激凌,餐盘里总是牛排、土豆、洋葱等老几样。有一次我逗他:“味道怎么样?”他淡淡回答:“还能谈什么味道,我只知道吃几种对打球有帮助的,每天都这样,已经习惯了。”
麦克斯确实蛮拼的,教练赛吉尔多次评点夸奖道:“对于球员来讲,职业态度永远是第一位的。即使再有天分,如果没有良好的职业态度,训练没有激情,不肯百分百地付出辛苦和努力,也不可能成为伟大的球员。要相信上帝是公平的。”
新进职业网球圈时,四周都是陌生人,加上英语不太好,他无法和其他球员深谈,显得有点孤独。谈及这点,我与他有了共同话题。网球号称是一项高雅而绅士的运动,想打好网球,首先要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和语言交流能力。这里的学员来自世界各地,英语自然成为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生存技能和谋发展的基本条件。就算有点基础,如果仅仅停留在表面上,对网球深层次的理念与哲学方面的知识了解甚少,也是走不远的。我在西班牙各网球院校的同学中,有的外籍学员经济条件优越,专门聘请翻译全程陪伴,但时间不长就打道回府了,原因是时时事事都要通过翻译,教练与学员之间根本无法建立起良好的沟通。
分手前,我与麦克斯有过一次促膝谈心。他说自己ATP目前排名546,啥时候打进200号,才算是职业选手。但他并不因此着急悲观,“目前排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实力,先要练好内功”。他对我说:“如果不把自己的功夫练到位,就匆匆忙忙到处参赛,那纯粹是在浪费时间和金钱。必要的比赛当然要打,但打一场就要有一场的收获……”看着这张青春的面孔和真挚的表情,我坚信他一定能打出来,也真希望他能成为未来的“纳达尔”。
在西班牙,除了尽可能多接触优秀球员,我还通过筛选,一个网校一个网校地走,一个地方少则一周,多则一两个月,直至感觉摸到点门道。
这里介绍两所网校。
布鲁格拉网球学校坐落在巴塞罗那市郊的小山坳里,这里树木成荫,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又相对封闭,十分适合静心苦练。
学校成立于1986年,面向国际招生,以青少年为主。校舍规模不算太大,但衣食住行十分便利。网校平日有学生60余人,旺季可达160人。教练员有16人,其中3人为专业体能教练,1人为心理教师。20余片网球场地中,8片为红土场。学校的健身房、教室、宿舍、餐饮、网球器材专卖店、洗衣房一应俱全,宿舍紧挨着训练场和健身房,管家、厨师、门卫、服务员各司其职,整个网校仿佛是一座拥有20余片网球场的山间大别墅。
网校的理念是因材施教,扬长避短。校方根据每人特点,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并由不同专长的教练教授不同的技术。学校通常将11-14岁与15-18岁的学员分成两组。为保证训练质量与效果,每片场地一般只供2名学员使用。一名教练最多只能带4名球员,如果人数突破,上述规定不变,只是将学员分成两个批次训练,第一批为早上8点到10点半,第二批从上午10点半到下午1点,下午也作相应调整。这样一来,教练虽然辛苦,但保证了球员的训练质量。
每位学员进校时,都被单独立项重新设计,先进行一系列详细而严格的技术测试。通常,教练团队不着急纠正动作、安排训练,而是适当安排比赛,在比赛中发现问题,并得到本人的认可后再做计划。网校专设一块科研场地,从3个不同角度安装了高清摄像头。教练团队会将上场球员的技术动作与优秀职业球员进行同位置、同步的慢速重复播放,并在训练技术环节中广泛使用专业录像和分析软件。
学校每天都安排1.5-2小时的体能训练,占训练总时间的40%,体能课计划周密严谨,哪组球员需要练习核心力量,哪组球员练速度和爆发力或练习小肌肉群力量等,在开练前布置得一清二楚。校方的说法是不同素质需要在不同年龄段的“敏感期”进行培养,错过了年龄段,再想提高就十分困难了。如果没能在小时候打好体能基础,等成年后突然加大负荷,不仅会事倍功半,还容易导致各种伤病。学校对不同年龄组的球员参赛次数也进行量化管理,如9-10岁全年比赛站数为5-8,11-12岁为10-15站,13-15岁为15-20站,而16-18岁至少25站。
渐渐的,我似乎从中悟出了一点道理,明白了为何西班牙体力超强的“野兽级”球员特别多。
BTT网校濒临地中海,被称为准职业选手的风水宝地,是西班牙训练水准最高者之一。学校拥有16片红土和3片硬地网球场、4片迷你网球场、网球训练墙、游泳池、健身房、康复中心、足球场、教室、会议室以及酒吧和餐厅。这里的球员大多是来自塞尔维亚、意大利、法国、土耳其等国水平较高的青少年,目前世界排名200开外的中国男网好手吴迪、马亚楠、常雨等也曾来此“修炼“。接待我的教练员总监弗朗西斯是纳达尔教练团队中的技术教练,他谈及中国球员时直言不讳:“他们的身体条件都非常优秀,但我觉得在这里的训练时间有些短。如果能够呆上一两年,我相信他们能够轻松打进世界前100名。”
在校每个球员的整个比赛和训练过程都由包括运动心理、体能训练、专项技术和训练管理方面的教练专家全程跟踪,共同会诊。
西班牙特别重视发挥教练团队的作用,特别是作为团队核心的主教练,负责推出与监管技战术体能训练等诸多方面的统一标准和方法,通过手下一批技术过硬、经验丰富、尽职尽责的职业网球教练,全面贯彻与落实。这里流传着这么一番话:教练员不仅是球员球技的雕刻师,还要成为灵魂的工程师。
教练只要一进球场,无论老少与是否成名,一站就是半天,从来不坐在凳子上休息。我在西班牙8个月,只见学员在训练间歇可随意坐下喝水休息,却始终没见有哪个教练坐下过一次。
训练要富有激情,讲解要声音洪亮,吐字清晰,执行计划一丝不苟,这都是对教练员的最基本要求。南美籍主教练赛吉尔个子不高,个性十足 ,虽已44岁,仍每天积极参加对打训练,大范围跑动,网前截击,发球上网,样样不落,打积分赛时偶尔还会因为一两个球没打好而冲自己发脾气,将球狠狠砸到墙上。
他对我说:“网球是项个性化的运动,每个选手都有自己的技术风格,也存在着弱点,这些都需要仔细研究、认真分析并与球员及时沟通找准问题,再用正确的训练方法和技术指导来解决。”在交谈中,他给我展示了传家宝——《技术训练宝典》,A4纸大小的页面,有上百页,图文并茂,收集了各种训练方法以及解决各类技术问题的训练内容。这是他的父亲(前阿根廷著名网球教练)和学校同事还有他本人几十年来的经验总结,又经过十多年的验证,不断更新,不断修正后保存下来的结晶。“这可是我的生存之本啊!有了它,训练安排起来非常容易,就像医生看病一样,有什么症状,就开相应的药方,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问题”。
这里网校的管理之严是出了名的,起居、餐饮、训练、学习、理疗,一切都不亚于军事化管理,任何队员,不管他教练多么有名,也不管什么理由,训练不允许迟到早退,迟到三次以上即被勒令退学。俄罗斯网球协会曾送来一批潜质好的青少年选手,其中两人因纪律松散,训练偷懒,进校不久就被退了回去,临走还让带走剩余的伙食费和训练费,这表明他们已不可能再回来。俄罗斯网球协会支持网校的决定,并表示这也是双方能坚持合作的重要因素。
网校非常重视文化课,教练员每天都会与文化课老师沟通选手训练和学习情况,以双管齐下,精心锤炼,打造人才。
转眼,到西班牙学习观摩的时间已过大半,这么多个日日夜夜,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一个国家网球水平的崛起,需要国家、社会、家庭方方面面的努力。他山之石可攻玉,相信中国男子网球一定能崛起于世界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