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而不知”到“大而应知”
2015-09-10杨吉
杨吉
有一次受邀参加辩论表演赛,抽到的辩题是:性格和知识哪一个更能改变人的命运?我们是正方,立场认为是性格。在准备防守底线和攻击论点时,为了避免对方把“知识”的界定肆意扩大,我们就把它解释为“人们在实践中获得的,经过提升、总结与凝练的系统的认识”,并且进一步与关联词进行严格区分,认为知识不等同于常识、经验、信仰,更不等同于智慧。这样一来,我们甚至可以“极端”地说,人生而有性格,却不会生而有知识。那么,一个两三岁,根本谈不上有什么知识的幼儿,他的命运受什么影响呢?于是我们自然得出推论:性格无论在先天性、广泛度、重要性上都要胜过知识。
当然,以上不过是一场“思维和语言的游戏”,对一些定义不必太当真。但那场表演赛却引发了我对“知识”的迷思——当我们越想搞清楚什么是知识的时候,我们似乎越弄不明白知识究竟是什么?换句话讲,知识的边界在哪里?
戴维·温伯格也有类似的疑问,然而,他关心的是,在网络时代,知识以及对其获取的方式是否发生了变化。当他看到,人们在互联网上,通过社交媒体讨论、沟通、分享、协作时,旧有的知识生产体系已经被颠覆了。在过去,知识来自书籍、课堂、专家,它们是相对确定和封闭的;但如今“所有确定性都被连根拔起,话题再无边界,没有人对任何事情能达成一致”。
温伯格这种以知识的开放性、交互性以及由此产生的不确定性的论调,像极了哈佛大学法学院凯斯·桑斯坦教授在《信息乌托邦》中阐明的观点。后者认为,许多以互联网为基础、令人震惊的分享和聚合信息的新方法有助于公司、学校、政府和个人获得并创造准确的知识。开放资源软件使许多人参与到科技发展之中。温伯格差不多是接过话茬,用一本书的篇幅来进一步讨论,互联网如何改变了知识的结构,以及人们该如何利用“网络化的知识”来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从书的译名来讲,“知识的边界”未必是最佳的方案。它没有把“Too Big To Know”,也就是“大而不知”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展现出来。在美国的金融界,有一个“大而不倒”(Too Big To Fall)的说法。直到2008年,贝尔斯登被收购,雷曼兄弟倒闭,由此引发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这才让公众意识到,“不倒”其实是一个伪命题。然而,温伯格借用“大而不知”的语式,旨在强调以下事实:网络时代,知识从速度上看,频繁更迭;从广度上看,信息过载;从深度上讲,扁平开放;因而从牢固度上看,知识的根基随时会被动摇乃至瓦解,因为在互联网社会结构中,权威可能被拉下神坛,专家意见甚至不如群体的智慧,在众声喧哗的新媒介形态中,观点争鸣、百花齐放,答案在网络中飘扬。
《知识的边界》无疑挑战了多数人对知识的认知。温伯格认定知识是无定形、混沌的,这就好比网络不仅仅是将网页组织起来,而且还以一种新的方式将人类组织起来。我们是网上真正的“小块”,正在用自己不断发明创造的方式松散互联,以及“就信息划分而言,目前还没有普遍认可的方法,而且所有试图建立数字秩序的体系只是体现作此尝试的倾向而已。混沌并非我们思维的缺陷,而是思维的结果”。如今将视角转移至“知识”的对象上,道理也是如此。
在《知识的边界》最后,温伯格就打造网络化的知识结构,给我们指出一系列清晰的行动指南。它包括开放共享、用元数据管理超载信息、具有像霍华德·莱茵戈德在《网络素养》中提到的懂得连接一切的联网精神、不抛弃任何机构化或制度化的知识以及教导所有的人懂得眼下知识的变革和趋势。
是的,正如我当初进行辩论赛一样,越到后面越不确信概念的准确性,这是一种“大而不知”。网络传播带来的冲击,信息海量、无限超链接以及可以交互的平台,也让知识进入了一种“大而不知”的状态。
编辑推荐
1.《引爆社群》
唐兴通,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年3月
我在读:社群是什么?我们传统的基于血缘和地缘的村落,就是一个典型的社群,其实就是我们人际关系的结构。PC互联网时代,社群更主要的形态是社区,比如天涯、百度贴吧等。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各种新媒体的层出不穷,让互联网重回社群时代。魅力人格体、粉丝经济、参与感、协同、场景、连接等都是社群时代的重要标签,同时社群时代让我们每个人和每个品牌都有机会找到与消费者连接的最便捷的路径,重新塑造商业规则。如果你善于经营社群,那么无论你是企业,还是个人,都将会取得巨大的成功,小米和“罗辑思维”就是最好的例证。然而,社群时代的商业模式与法则究竟是怎样的?我们应该如何去适应和应对?书中提出了一个“新4C法则”,并详尽阐述了运用方法。但要利用好这个法则,我们还需要对它有深入的理解。本书从场景、内容、传播、连接等角度深度解构了社群时代的营销、运营、商业模式与商业法则。书中没有枯燥的理论知识,只有大量鲜明的观点、有趣的案例以及实用的方法,并从思维和实操等多个层面为如何经营好(引爆)社群提供了有价值的洞见。
2.《世界六百年与中国六十年》
马远之,广东人民出版社,2015年3月
我在读:德国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曾说,“财富的生产力比财富本身要重要得多,它不但可以使已有的和已经增加的财富获得保障,还可以使已经消失的财富获得补偿。”六百余年以来,世界经济舞台总是那么波诡云谲,在大幕背后,经济学家们几乎在绝望地寻求某种完美的主义。作为德国经济学历史学派的先驱,李斯特的学说及其实践,曾是德国崛起的基石之一。这些经济学思想理论其实就是对经济现实的一种反映和诠释,而世界经济学研究的中心总是和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心结合在一起。自世界近代史以来,全球经济发展的重心就在不断发生转移,基本上是由欧洲转向美洲(美国),经济学研究的中心也发生着类似的位移。然而历史虽不会重演,但却总是惊人地相似。六十余年以来,中国从一穷二白迅猛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政策背后,世界六百年的经济学主义也功不可没。本书详尽地讨论了六百余年来,全球经济的大事件和相应的经济学发展情况,“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试图客观地再现历史,从世界主要国家经济史的兴衰成败中总结经验教训,希望能对我们有所借鉴和启示。
3.《水浒传里的经济学》
王法争,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5年3月
我在读:我从来没想过《水浒传》可以这么解读,有文戏,有武斗;有智取,有豪抢;有儿女情长,还有棍棒刀枪;有村夫无赖,也有帝王将相;从国家元首(皇帝)到各级政府公务人员(如宋江、呼延灼),再到行商走贩,出场人物多达千人,无不惟妙惟肖。站在经济学角度,本书以现代的思维来解读《水浒传》,从另一个侧面透露出宋朝的财政税收、房地产、物价等多个领域的社会经济状况,同时还蕴含着很多现代经济学理论。如果我们把梁山泊看成一个公司的话,其发展历程可以说是一部不折不扣的企业史,它有着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等特点鲜明的阶段划分。这就像通用汽车可以分为“斯隆掌舵前”与“斯隆掌舵后”,通用电气可以分为“韦尔奇上任前”和“韦尔奇上任后”一样。宋江到来的前后,“梁山泊公司”在组织管理上也俨然是两家完全不同的企业。本书中的经济学,既有宏观角度的解读,又有微观方面的解剖,还有梁山企业组织运营分析以及大宋帝国的管理制度阐述,内容十分丰富,读来较为有趣。
4.《智慧城市》
【美】安东尼·汤森,中信出版社,2015年1月
我在读:我们越来越发现,智能已经无处不在了,智能家居、智能手环、智能眼镜,甚至智能机器人。当你靠近一栋建筑,大门会自动滑开;当你进入一间房屋,室内灯具会自动亮起;当你在屋内运动,恒温器会自动启动空调;当你随意走动,动作感应监控摄像头会慢慢转向并跟踪你……这些场景也许你已经习焉不察,然而在若干年前,它们都是不可思议的。随着大数据的开放、移动智能设备的普及、互联网时代的来临, 智慧城市也已经不再是一个空洞的名词,它有了全新的意义。而我们如何在此次互联网浪潮中乘风破浪,引导这些历史性力量融合,以发挥最大的效应造福人类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如今智慧城市建设已被多个国家放入发展战略规划之中。智慧城市建设成为信息化建设的大势所趋,并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本书主要从管理与技术层面探讨了建设智慧城市的目标、路径与方法。书中除了从管理技术层面诠释智慧城市,更是通篇贯穿强烈人本城市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