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0亿俱乐部的新人

2015-09-10王宇航

商界评论 2015年4期
关键词:母婴商家电商

王宇航

2月初的杭州,阳光透过窗外初春的树叶,洒在贝贝网CEO张良伦的办公室里。这个85后创业者刚刚把他的第二家公司做成行业焦点。

1月22日,贝贝网顶着亮眼的数据站在了新一波垂直电商的风口:上线9个月获三轮融资,月销售额达两亿元,拿到由今日资本领投的C轮1亿美元融资后,估值高达近10亿美元,成为迄今为止国内母婴电商行业融资金额最大且估值最高的公司。

行业数据预示,2015年母婴行业将拥有高达两万亿的市场空间,这极大地刺激了中国母婴垂直电商的发展。几乎是在一夜间,数十家母婴特卖平台崛起,并相继获得融资。贝贝网在风口中扶摇直上,搭建起了价值10亿美元的模式。

风口:有基石才能不坠落

2014年初,做了三年淘宝返利的米折网CEO张良伦,准备在母婴行业再次创业。

“做米折网的过程中,我们发现25岁到35岁的妈妈群体很庞大。我们调研了市场,发现2013年整个母婴市场销售数据增量非常明显,我们判断未来母婴市场的发展空间非常大。”张良伦回忆。

此时的市场是,大的平台如京东、天猫,在母婴这一块,都是以商城模式来打造,且品类都以奶粉、尿不湿等一系列标品为主打。母婴标品如奶粉等因为大品牌非常强势,商家代卖母婴品的利润点大致只有2%~5%,所以后起的平台想要用这样的模式来赚钱很难。而非标品商品,如童装、童鞋等,由于没有特定的品牌,商品更加多样,盈利空间也更好,最为关键的是,此时的市场上还没有一家母婴企业在B2C领域建立领导地位。

在互联网圈子创业已有三年的张良伦,清醒地选择了后者——做母婴非标品电商平台。

说干就干。2014年2月初,以米折网CTO郁佳杰为首的技术团队,在家以每周10万个代码的速度,开始搭建贝贝网的平台界面;以张良伦为首的十几个人则带着贝贝网的想法,走访温州、湖州、广州等母婴产业集群地,调研考察童装、玩具等市场。考察过程中,他们发现每个地区年销售在千万元级的传统厂商遍地皆是,但很多厂家并未参与网络销售。一是因为既有的店面模式,让它们活得不错;二是网上开店,让这一群传统厂商有些摸不着头绪,更别说售后客服等环节。

这批未触网的厂商就是贝贝网的第一块基石。

想象中,贝贝网与这些被京东、唯品会忽视了的二三线厂商合作,也算是天作之合,但谈一圈下来,答应合作的厂商只有不到20家。根本的原因在于,还没正式上线的贝贝网,对这些看重实际效果的厂家来讲,讲得再好也不够说服力。

2014年4月贝贝网正式上线,张良伦坦诚:“前两个月我们的业绩是不够好的。”

问题主要出在消费者与商家参与数量太少。针对消费者太少的困境,贝贝网开始对米折网在过去三年中,后台积累的百万级25~35岁的目标客户,做定向推广。另外在微博、微信以及QQ空间等互动渠道,推出亲子优惠活动吸引用户。比如自办的首届“萌宝大赛”,推出不到一个小时,即收到了500多名贝贝网客户的贴照参与。

对于第一批合作的商户,贝贝网则进行了全力扶持:定制宣传界面、推出特卖专版、高频率滚动推出……通过这些措施,马克珍妮等儿童服装商家5月份在贝贝网上走了上千件货,而同类平台一个月的销量仅有几十件。对于广大商家而言,“能走货、能赚钱的平台,铺一批货试试又何妨”张良伦解释到。

有了成功的案例后,与观望的厂家再谈合作的时候,态度明显有了改变。4~5月期间,贝贝网将这一批成功的案例,打包推送给米折网后台的25万商家,并对前期走访中持观望态度的企业,进行了一次梳理。后台数据显示,2014年5月末贝贝网的月活跃人数已经接近百万,申请入驻的商家以每月几百家的速度在增长,到8月底已经突破3000家。据贝贝网透露的最新数据,现在贝贝网注册的商家超过5000家,用户数量破千万。

经过4~5月的势能积累,贝贝网在6、7、8月的销售额增长都是100%。5月单日订单数破10000单;8月销售额破6000万元。2014年 “双十一”销售额破5600万元。此时的贝贝网上线才半年,月销售额已经破亿元。

不到一年时间,当初那一个没人理的贝贝网,一跃成为母婴电商的新贵。

模式:一切只为效果最优化

那么,贝贝网的模式到底是怎么样的?它为何能在短时间吸引到如此多的商家入驻?它的盈利模式又是什么?

贝贝网的模式分为两端。对于消费者,贝贝网的模式是“品牌特卖,限量抢购”。由于母婴产品特别是非标品SKU数量巨大,京东、天猫都是海量的商品库,消费者要有非常强的搜索和判断能力,妈妈们的购物体验并不好。贝贝网采用品牌的特卖抢购模式,每天精选数十个母婴品牌进行限时特卖。为了确保购物体验,贝贝网有一个专业的买手团队进行选品、质量及价格把关,并会根据宝宝性别年龄、妈妈购物行为等进行个性化推荐。而这些产品的选择,会根据后台每天数万条用户反馈进行及时更新。这为一大部分“选择困难户”妈妈减轻了负担,并提高了成交率。

对于商家,则是“服务包干和入场免费”。开店、运营、推广、售后,这些既费成本又不一定做得好的部分,通通由贝贝网来接手,商家需要做的,仅仅是物流部分。贝贝网这些服务承包是免费的。在目前市场上的电商平台中,贝贝网是已知唯一一家免费提供这些服务的。

平台最容易赚钱的地方都已经免费了,贝贝网的盈利模式又是什么呢?张良伦回答:“我们按效果付费。”所有入驻贝贝网的商家,在把产品卖出去以后,贝贝网再按照商家每笔交易的最终成交金额的一定比例收取佣金。“一般是5%,海外购的要低一点,只有2%”张良伦说。这笔钱还不一定是实收,当买家和商家按规定发生退货时,贝贝网将退还对应该笔退货订单已经扣取的佣金。

5%的效果收费能撑得起贝贝网的收益么?“不能,我们现在是没有盈利的。”张良伦很坦然。在他看来,目前的贝贝网搭建一个良性平台的迫切性远大于盈利的诉求。“贝贝网现在需要做的是,吸引更多优质的商家和用户来完善贝贝网。当商家和消费者都认为贝贝网是一个好的母婴平台时,赚钱的方式永远不会只有一种。”

贝贝网以保姆式的服务,对商家和消费者进行“双向减负”,提高交易环节的效率,使得平台、商家、消费者三者成本最低化、效果最优化,这就是贝贝网最核心的优势。

体验:留住最重要的人

对于上下两端客户的需求,贝贝网主要是从卖方来着手解决的。因为只有对上游商家形成有效的约束,才能最大程度地保障下游客户的购物体验。

在商品价格上,由于贝贝网的免费入场政策以及对产品设计、展示、后台服务的包干,为商家节省了大量成本。贝贝网对商家的唯一入驻要求,就是产品价格相对其他平台要便宜。今日资本在投资贝贝网之前调研了1000多位贝贝网的用户以及68位供应商,调研结果发现,贝贝网的货品比同类平台便宜20%。“即使便宜20%,商家们依然有可观的利润空间。”张良伦举例说,唯品会一般抽30~40个点,这相当于打包了天猫的费用,再加上物流费,因为唯品会要求单独备货,必须提前把货拉到它的仓库里去,卖不完再拉回去,来回费用也不低,厂商的费用普遍在50个点左右。贝贝网与厂商的合作方式则更加灵活,厂商可以用自己的仓储物流,无需单独备货。所以即使在贝贝网的价格比其他平台低20%,厂商依然有利可图。当然这是贝贝网初期牺牲利润换空间的非常政策,在母公司米折网的全力支持下,贝贝网要利用时间差来把品牌做起来。

商家物流该怎么管理呢?要知道,网购体验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物流快慢。对于这个问题贝贝网建立了专门的商家积分系统,它们会对每一笔货物进行追踪。贝贝网的商家发货被限定在48小时内,如果商家没按规定时间节点发货,积分系统会自动扣分。这个扣分对应的是每笔50元的罚款以及商家信誉度的降低。“如果同一个商家有10来个订单没有按时发货,那么它将进入我们第一梯队的警告。”张良伦解释说,这意味着商家可能不会再得到贝贝网的排期,该商家将淹没在5000多家品牌商中。

不同于对物流问题的温和处理方式,贝贝网对于非正品问题选择了零容忍。“只要是非正品问题被我们查出来,商家必须走人,并且还拿不走它们的押金(入驻商家需缴纳一万元押金作为信用担保)。”张良伦强调。贝贝网目前所有的工商投诉中,非正品投诉比例最小。

空间:许一个更大的未来

在模式上服务好两端,并严控商品价格、质量、物流后,贝贝网事实上快速完成了行业的积累和制高点的占领。下一步如何走,才是最重要的思考题。

2014年12月,同样才上线仅9个月的母婴电商蜜芽宝贝,成功拿到了6000万美元的C轮融资,估值达4亿美元。这家电商以强大的“境外供应链整合”能力,用“精品+正品+限时特卖”的模式切入中高端母婴人群,上线8个月已拥有百万级用户,10月销售额超过1亿元,移动端销售占比75%,当月复购率70%。今年3月6日,母婴垂直社区辣妈帮宣布完成C轮1亿美元融资,市场估值也达到了10亿美元。辣妈帮是母婴电商从做社区到做商业的成功典范,围绕孕期伴侣、辣妈帮、辣妈商城三个产品,形成了“工具+社区+电商”的移动母婴布局。辣妈帮已经拥有5400万用户,日活跃量达到420万。目前在注册用户、日均活跃用户、月留存量方面已经超过60%。

无论是做海外购的蜜芽宝贝,还是做社区商城的辣妈帮,除开风口与资本因素,也可以从侧面看出,消费者市场对母婴行业巨大而且复杂的需求。从这一点来看,贝贝网面临的最大难题不是行业对手的竞争,而是用户多元的需求。

面对妈妈们的丰富需求,贝贝网到底是要做非标品之王,还是奔向多元化平台?张良伦更倾向于后者。

2015年1月26日,基于用户的需求,贝贝网在手机App无限端上线“海外购”业务,正式切入跨境电商业务。“海外购”频道上线产品包括奶粉、纸尿裤、婴幼儿保健品、卫生巾等,覆盖花王、大王、诺优能、爱他美等海外品牌。张良伦表示:“上线海外购并不是我们的初衷,其毛利空间和附加价值是有限的,不过用户有这样的需求。”在用户需求声中上线不到一个月的“海外购”,仅是纸尿片就卖了上千万元。“飞奔”的数据让张良伦明白,用户在贝贝网消费,除了买衣服、玩具,也想在这里买到奶粉、尿片。

2014年是母婴垂直电商跑马圈地的一年,移动端的风口效应以及支付系统等后端的成熟,让母婴电商焕发了无限的生机。今年则会是行业洗牌的一年,市场竞争将愈演愈烈,行业内很可能只有一两家母婴垂直平台能存活,它们将分享整块的蛋糕。贝贝网能等到分蛋糕的时候么?如果贝贝网真地能把满足“用户需求外延”的理念践行下去,把这一群妈妈紧紧地抓住,前景将是理想的。

猜你喜欢

母婴商家电商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中国人不骗中国人
商家出售假冒商品,消费者获十倍赔偿
点亮婴儿房,母婴灯具搜集
电商鄙视链中的拼多多
喜忧参半的母婴产品“海淘热”
电商下乡潮
尿布师:只卖纸尿裤的母婴电商
易淘食进驻百度钱包中小商家盼低费率
母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