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河卫士丁洁,建一座河流图书馆致敬青春

2015-09-10阿友

分忧 2015年4期
关键词:鱼鹰古镇图书馆

阿友

2014年12月13日,由阳光媒体集团、北京卫视和《北京青年周刊》联合主办的2013~2014年度“青年创建人物颁奖盛典”在星光影视园隆重举行。

此次颁奖最不同的是,颁奖人都是受获奖人影响的行业后生,由他们给前辈颁奖,向前辈致敬。安徽26岁的女孩丁洁就是其中一名颁奖人。这个刚刚出道三年,就获得“江河卫士”殊荣的女孩,将皖南地区的母亲河青弋江的水文生态、人文风俗、污染隐患等全部资料收集整理,建成了网上图书馆,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母亲河保护当中来。

“女汉子”矢志护清流

2007年,1988年出生的安徽滁州女孩丁洁还是安徽工程大学社会工作专业一年级学生,课余接触了很多挥洒爱心的社会公益组织。受到影响的丁洁决定利用所学,成为一名有作为的公益行业从业者。2011年,丁洁毕业后如愿加入了芜湖市环保NGO组织“芜湖生态中心”。

一支船蒿,两岸烟火人家。一条清粼粼的青弋江是晥南最大的长江支流,流跨祁门、黟县、歙县、旌德等十一个县市,于芜湖市西南郊注入长江,滋润涵养着流域百万人。丁洁的主要工作便是风雨无阻跋涉在青弋江两岸,悄悄进行污染源摸底调查,一旦发现有不法企业偷排污水,立即取样简易检测取证后向环保部门举报,配合执法机构对违法企业进行查处。

要保护好青弋江,就要调查熟悉母亲河,就要了解污染的隐患与源头在哪,才能有针对性地展开保护。安徽黄山市黟县洪星乡的方家岭是青弋江水系和新安江水系分水岭,也是青弋江的正源。

2012年的夏天,丁洁随青弋行者队伍来到黟县洪星乡发现,青弋江源头生态优美、物种丰富、人文历史悠久,灰瓦白墙的民居和蓝天绿水相映成趣,构成一幅静动相宜的中国山水画。在源头,随着经济发展及盘山公路的修建,山区经济林开发所得日益成为当地村民主要经济来源。但黟县林业局明文规定:阔叶林严禁砍伐,杉树林有限制性砍伐(每户每年砍伐标准为0.5~0.8 立方米/人)。考察队从洪星乡政府了解到,该乡林木采伐量逐年减少,大面积的商品林产生量远大于间伐消耗量,全乡森林覆盖率达到 92%,生态环境非常优良,为青弋江涵养出甘甜清流提供了强大生态屏障。此外,茶叶是山上村民另一主要经济来源。由于茶树需在平缓山坡上种植,为保护生态,洪星乡政府近几年对坡度较大的茶地推行“退茶还竹”、“退茶还林”,政府为保护生态做出的努力得到山民们的支持。可缩减林木采伐指标,保护天然林和公益林,顿使林农茶农收入减少,又因公益林补助标准偏低,山民生活质量受到影响,不利于长远的保护。“山民们的利益也应该得到尊重,他们生活应该得到保障,政府应该保护与开发并举,广开村民致富渠道,才能使生态保护步入良性循环。”丁洁的建议引起了山民和当地政府官员的共鸣。

生态与人文同步落寞

青弋江水源丰富,流域尽皆空谷幽兰、嘉木萋萋的如黛绵延群山,绝佳的环境曾经孕育了金头闭壳龟、麋鹿等珍稀动物物种,但现在当地居民却很少能发现它们了。洪星乡塘湾村的王少俊告诉丁洁:“我小时候见到过金头闭壳龟,还在家门口的双湾口小溪里抓过几只,可现在已经很多年没看到了。”物种的消失,究竟谁之过?丁洁试图寻找答案。青弋江流域建有大大小小的水坝两百多座,小水电站十多座。小水电站利用青弋江的阶梯差,进行灌溉、渔业养殖等经济活动。这些开发行为在繁荣当地经济、便利居民生活的同时,对生态的副作用也不容低估。宏潭乡的石栏杆水库建起后,水面抬升了十米,水库附近堆积着大量从上游漂来的生活垃圾。水电站建设、大坝拦腰截断河流,导致洄游鱼类无法正常洄游完成繁殖,同时截断了上下游鱼类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水生动物的繁衍。同时水库水面面积较天然河流大很多,必会造成小区域的气候变化无常。

青弋江畔安谧宁静的西河古镇位于芜湖市芜湖县南,处于宣城、南陵、芜湖三地交界处。丁洁走在行人稀少的昔日繁华商业重埠西河古镇石板街上,萧条的古街只剩下毫无生机的青石板路和灰暗的旧房子。西河边上住着祖孙四代靠鱼鹰捕鱼为生的老把式渔民高志俊。41岁的高志俊15岁始学习鱼鹰捕鱼技术。近三十年的捕鱼经历,把他历练成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土著资深掌故。清早起床,他可通过天色判断晴雨,可据风向确定船只航向,更绝的是竟可以根据江水涨水高度估测鱼群方位:水流湍急将密集丰茂渔草从河床中央冲向两边,激流中鱼群无法安身,则栖息堤坝两边冲浪觅食。然而在大肆采砂、电鱼炸鱼等毁灭生态极端手段的荼毒下,而今鱼鹰已无用武之地,传统的鱼鹰捕鱼技能已后继无人。高志俊一脸的落寞茫然,“随着鱼鹰、渔夫的老去和年轻人外出务工,原汁原味的原生态场景已经无法传承,无法在青弋江存活了。”

行动才会有希望

2014年的青弋行者队伍,用12天梳理出了流域12个古镇的无奈:上世纪90年代后,精壮人口外出打工在城里就业安家,留守古镇的多是空巢老人照看留守儿童,多数本地人对古镇的文化严重缺乏认同感。许多有价值的古宅古树在岁月风雨侵蚀中日渐衰败,凋敝。一些沿袭几千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竹编、扎纸龙、鱼鹰捕鱼等后继无人,当地政府也迫切希望古镇能够得到有效保护开发,但一切仅仅停留在意向中,无规划更无有效措施。

一个组织的力量毕竟有限,政府部门监管力量又难以在偏远地区全覆盖,如何提高公众的知情权及参与度,让更多力量形成合力参与到青弋江保护中来?这就急需一种全民能即时参与进来的互动平台,让各界发力使污染源无处可藏,才能让流域丰富的人文苏醒,才能让古镇重新恢复生机,才不会让一滴污水流进青弋江。那么,何不把自己听说的和看到的青弋江信息完整地搬上网络,展开今昔对比,为母亲河建一个最全面最生动最直观的电子图书馆!

丁洁为自己的创意激动万分。说干就干,经过三个月的设计整理,丁洁重点围绕青弋江的自然历史、人文地理、水质状况及生物多样性关键物种,建立青弋江资料数据库,还将徒步考察调研收集到的沿岸相关企业信息、流域支流水系分布、流域典型环境问题、部分支流动植物现状等信息,清晰整理记录上传,设计出一个界面清新的青弋江河流网络光影图书馆。丁洁借这个图书馆向公众展示出一个全新的立体化青弋江,并提供所有信息资料互享互动。

丁洁告诉记者,一个可视化的河流信息图书馆其意义在于:从民间视角出发,建立青弋江流域最全面电子图书馆资料数据库,旨在寻找引导并汇集青弋江保护的本土力量,最终形成青弋江民间行动网络和民间智库。

青弋江网上图书馆运行至今一年多来,吸引了众多芜湖高校学子加盟。2014年11月1日晚上,在安徽师范大学高校分享会的讲台上,一位参加过青弋行者活动的青年学生引用了珍妮·古道尔的一句话,再次代表青弋行者们吹响了“集结号”:“唯有了解,我们才会关心。唯有关心,我们才会采取行动。唯有行动,生命才会有希望!”这便是芜湖生态中心丁洁和整个青弋行者团队的愿景。

(本文不得以任何形式摘编、上网、转载,违者必诉诸法律!)

责编/昕莉

猜你喜欢

鱼鹰古镇图书馆
沦为奴隶的鱼鹰
鱼鹰和它的倒影
图书馆
同里古镇
千年古镇
西塘古镇
光福古镇
管理的最高境界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