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巴等待改革开放
2015-09-10汪宗白
汪宗白
最近,古巴和美国恢复了外交关系,两国隔海相望,空间上,虽近在咫尺,时间上,却已经隔了半个世纪。不由想起,2013年底,在古巴第二大城市圣地亚哥遇到等待改革开放的孙先生,也许他的机会终于来了。
古巴是个让人感觉复杂的地方,海明威在这里消磨掉人生三分之一时光的说:“我热爱这个国家,感觉像在家里一样,一个使人感觉像家一样的地方,除了出生的故乡,就是命运归宿的地方。”
行走在哈瓦那和其他古巴城市的街巷中,那些带着颓败味道的美丽街巷,对于西方人和中国人来说,都像穿越时光,回到了过去——对西方人而言,旧旧的殖民建筑如发了黄的旧照片,遍地跑着换了芯的老爷车;而我们则像回到了计划经济时代,古巴人家里的摆饰,那些俗艳的瓷器和挂历,定格在时光中。
在这个国家每个人都抑制不住对钱的渴望,一方面又对资本主义抱有微微的戒心,毕竟社会主义有它一定优越性,比如分房、基本食物供给以及公费医疗等等。高干子弟照例是要做倒爷的,而商店的售货员,有的也会贪占一点零钱。如果包一辆老爷车出行,有时反而比坐大巴便宜,司机又极殷勤。总之,离变革似乎不远了。
从哈瓦那坐了一夜车赶到圣地亚哥,当我们一脸茫然的时候,一位东方面孔的男青年走过来热情地招呼我们,并把我们带到他叔叔开的小店里。他叔叔孙先生在当地开了一家不起眼的小饰品店,这些来自义乌的廉价商品,在当地却能买出很高的价格,毕竟由于“美帝”的封锁,物资多少是紧缺的。
孙先生看到我们,一脸的亢奋,从他的言谈中,感觉到他始终不相信我们是游客,总觉得我们是来考察市场,寻觅发财机会商人。他也曾花半年时间,以游客的身份来过这里十次。
“这就是古巴的上海,”他说:“港口至今,还用墙封着,但这样的状态不会太久,人心都在蠢蠢欲动。”对于开小店,他明确表示,志不在此,他在等待改革开放,大发横财,并建议我们也过来“创业”,只要不和他同行竞争,他会帮忙,前提是要收十分之一的分红。
孙先生是青岛人,原本是国家机关的办事员,因为“投机倒把”被抓进去几个月,出狱后,跑路到意大利,做点小生意,用他的话说,去晚了,没赚上大钱,只是拿到了意大利身份。如今,他正热切地希望成为古巴公民,毕竟外国人在这里投资有很多限制,他指着对面一栋三层临街小洋楼说:“只值几千美元,前提你是古巴人。”
他似乎已经豁了出去,从老家把四个侄子全带到了这里,还让一个侄子娶了本地姑娘。“没有赶上中国的改革开放,就在这里等待改革开放”,当然,当地政府对他的存在不可能熟视无睹,“就像打游击似的,政府的各个部门,总是不时来找点茬,每次都要花点钱,大家都熟了”,他有点得意地说:“多少也算个外宾,其实有便衣盯着我的。”有一天,有个当地人缠着他借钱,不知从哪里冒出两个人把那人按在地上了。
孙先生已经把自己当作半个古巴人了,他指点我们去附近一家餐馆用餐,报他的名字,可以享受本地价格。果然,那个看似高档的餐厅有两本菜单,我们吃到了价格5美元一只的龙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