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口”出常州
2015-09-10韩璐
韩璐
最近一段时间,在苏州、南京等地的社区周边,出现了上百家可线上下单、快速配送的便利店,它们同属于一个线上平台 ——“楼口中国”(下称“楼口”)。
对于很多人来说,“楼口”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但对于“淘常州”,苏南地区不少消费者都有所耳闻,它是2011年在常州成立的区域性电商平台。据其创始人、董事长张建宏向《二十一世纪商业评论》(下称《21CBR》)记者透露,目前淘常州在当地的用户达100万人,覆盖整个常州市近1/4的人口,服务超过40%的家庭;去年,“淘常州”销售额达5.7亿元,复购率80%。
去年初,淘常州获得盛大资本1.5亿元A轮投资,年底又斩获君联资本领投的1.5亿元A+轮投资,只是,此时,淘常州已变身“楼口”。
“楼口”是英文单词“local”的音译,顾名思义,还是做本地的买卖。在常州扎根4年后,张建宏想要走出去,到更多地方把人们楼梯口、社区里的生意管起来。
张建宏涉足电商并不算早。用他的话说,淘常州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虚拟项目,在无论是供应链还是用户,他在哪一边都没有优势
差异化是必须的。“如果说淘宝、京东、1号店像是空军战队,我们就从地面起家。”张建宏告诉《21CBR》记者,他想要服务的商家、满足的消费场景以及经营模式,都是围绕当时电商巨头们尚未在意的三线城市,与全网电商的定位不同。
张建宏一直认为,二三线城市区域特征显著的实体商家其实是大电商们的盲点,即使到现在,常州仍然有超过50%的品牌,尤其是区域品牌不在天猫的品牌库里,而这就是他的商机。
但一开始,这些本地商家并没有动力合作,因为张建宏没有流量,而没有商家,也无法吸引到流量,张建宏搭建了以生鲜蔬果、日常用品等刚需、高频品类为主的自营本地电商平台—— “淘常州”。在淘常州的平台上,不少主打的品类恰是全网电商“很难卖或者卖得不爽的商品”。
譬如生鲜蔬果,物流成本高企一直是生鲜电商和全网电商的痛点。现任楼口COO周瑜峰告诉《21CBR》记者,在国内每单冷链的成本至少是20元,再加上泡沫箱以及各个中转的费用,成本至少30元。但淘常州采取本地仓储,同城配送,情景就完全不同,与用户的距离从500公里变成了10公里甚至是5公里,从仓库到用户总共才2小时,不需要任何包装,也不是非得冷链运送,距离的质变带来物流成本的优势。
对于本土品牌商而言,区域电商的吸引力相比全网电商也更为明显,夏墅大米、红梅牛奶、横山桥百叶、雪堰橘子、崔桥花菜等,这些独具地域特色的产品都很难形成规模消费,也不适合大仓配送模式,全网电商几乎都会放弃这部分商品。
即便现在阿里、京东开始忙着下乡,周瑜峰也并不认为这会造成威胁,因为前者更多是把农村用户吸引到线上购物,而区域电商则是为本地产品带来更多线上客流。
在议价空间小的日常生活用品方面,“淘常州”则选择以快速物流取胜。在公司5000平方米立体式仓库内,储存有近3万种SKU的商品,自建的百人物流团队能够完成“一日6配”的服务,以确保至多4小时内将商品送达。
张建宏告诉记者:“严格来算,从早上7点第一批配送开始,每天平均1-2小时就可以完成一次配送,伴随线下便利店的数量增加,配送时间甚至能缩短至8分钟。”
随着用户数的积累,“淘常州”成为当地重要的流量入口,吸引了本地商户的入驻,他们中不仅有本地的麦德龙、银泰等大型商超,还包括6000家本地便利店以及家电维修、家政、洗衣等不同类型的社区服务商。
张建宏认为,作为区域电商,淘常州向线下的便利店或服务商户收取广告费、佣金等费用都不现实,更多的还会从供应链上赚钱。目前,他们也开始向社区便利店供货,但自营B2C平台仍是淘常州主要的收入来源。
新一轮的融资完成后,“楼口”打算进入华东地区的50个城市,并在今年4月,推出基于LBS提供社区O2O服务的“楼口APP”。
与常州自建物流、仓储的重模式不同,目前在包括苏州、无锡在内的6座首批试点城市中,张建宏选择了轻模式跑马圈地。
具体来说,“楼口”要帮助线下便利店互联网化,如免费为其提供线上开店的服务、收发货系统,将散落的社区便利店改造成“楼口”在各地“最后一公里”的网点,然后逐步向便利店供货,将其变成客户以及分布式仓储点、终端配送服务方,并在C端为其导流。
虽然目前尚未从合作便利店处获益,但周瑜峰认为,这部分的商业想象空间很大。他这样算了一笔账:如果每座城市有2000家合作门店,每家每天从线上产生10笔订单,每单20元,一座城市一天的销售额就是40万元,一个月1200万元,一年就是1.44亿元;如果覆盖至50个城市,那就将近80亿的流水;而且,通过便利店众包模式,仓储、物流成本占比有望降低。
除此以外,“楼口APP”也将在获取大量用户后接入各城市社区周边家政服务点、维修商铺,甚至向垂直类服务电商开放合作,通过高频的零售交易向相对低频需求导流,也为用户提供更多增值服务。
只是,相比几年前,电商巨头、创业者都开始下沉备战二三线城市,便利店,社区服务商都是必争之地。目前,京东“拍到家”、1号店“小区雷购”,北上广深、苏杭宁津,“多快好省”的社区O2O项目都在加紧落地。在模式同质化严重、获客成本走高的当下,各家突围的空间在收窄。但周瑜峰认为,全网电商和同城电商的先天差异,使两者实际上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对于以迎合本土消费习惯、服务区域商户赢得精准流量和用户的“楼口”来说,能否再次以地域特色贴合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也是要直面的挑战。选择顺势从苏南向华东辐射的“楼口”也认识到,对每座城市了解多少、多深也决定其到底能走多远。
目前,“楼口”在常州以外的城市首要任务是扩张网点,先把便利店以统一品牌纳入到其体系之下,做大用户量和活跃度,尚未涉及便利店的供应链。短期内为了控制这些分散店家的服务与产品质量,楼口设立了“用户体验赔付基金”,以提供售后赔付。
君联资本的投资总监,也是该项目的投资人王文龙也坦言,对于楼口而言,接下来,重金打造在各地的强势供应链、仓储、物流体系,甚至自建便利店、统一培训管理服务人员仍是必经之路。C端线上、线下服务品质的标准化永远是零售也是“楼口”的核心,只有给消费者带来真的价值,才可能有流量、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