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欧的交响乐巨匠

2015-09-10张雄

音乐爱好者 2015年4期
关键词:首演赫尔辛基交响曲

张雄

2015年5月12日至14日,作为纪念西贝柳斯年的特别演出,来自西贝柳斯故乡的作品权威诠释者——芬兰拉蒂交响乐团(Sinfonia Lahti)将在上海大剧院奏响西贝柳斯交响曲全集,这也是西贝柳斯交响曲全集首次在上海集中献演。此外,2015年6月17日,英国爱乐乐团也将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献演西贝柳斯的《第二交响曲》,指挥是研究西贝柳斯的专家——著名钢琴家、指挥家阿什肯纳齐,而该乐团现任首席指挥芬兰人埃萨-佩卡·萨洛宁也是一位诠释西贝柳斯音乐的权威。

据记载,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英国,西贝柳斯几乎受到所有作曲家的崇敬,被认为是“自贝多芬以来最伟大的交响乐作曲家”(英国评论家塞西·莱格语),为此人们甚至不想再去听其他当代作曲家的音乐;更有意思的是美国对这位北欧作曲家也特别推崇,这使得欧洲人很不理解。

在这个开放的时代,应该说所有重要的作曲家都不会被忽视,但跟形势、随潮流的现象还是相当普遍的。例如,以前较少演出的布鲁克纳和马勒,现在已成为音乐会的常演曲目。但反观西贝柳斯,却是另一番景象:若非诞辰纪念日,很难说有多少他的作品会出现在音乐会节目单上。

如今音乐会上演奏的西贝柳斯作品,大多还是集中在其少数主要作品上,首先是《第二交响曲》和《第五交响曲》,其广阔坦荡的风格和充满激情的结尾很受听众欢迎;还有就是音诗《芬兰颂》以及已经成为小提琴后浪漫派经典曲目的《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然而,即使在西贝柳斯诞辰纪念的重要日子里,他的大量作品依然难以在音乐会上听到。像《第四交响曲》或音诗《吟唱诗人》《塔皮奥拉》和女高音与乐队的《隆诺塔尔》,尽管富有原创力和想象力,但对于听众而言可能还不易接受。又有些作品如《列敏凯宁组曲》中著名的《图翁涅拉的天鹅》和《列敏凯宁归故里》,以前虽很流行,但现在也很难能见到演出了。其实西贝柳斯还写过许多无与伦比的配乐,并且也是独唱歌曲和合唱曲的一流作曲家,然而由于这些戏剧或歌词主要是瑞典语和芬兰语,所以较少在北欧以外演出。

西贝柳斯那描绘千姿百态的大自然的作曲技术是一流的,或许没有作曲家能像他那样对自然界有着如此密切的认同感。除了具有用音乐勾勒北欧景色的神奇本领外,他同样能十分形象地表现地中海南部的阳光世界。他是芬兰坚持民族性的乐坛英雄,更是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伟大作曲家。

《库勒沃》

Kullervo,Op.7 1892年

西贝柳斯1865年生于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北面的一个叫海门林纳的小镇,出生时名约翰(Johan),后来才采用法文名让(Jean)。当时的芬兰,像他们这样受过教育的家庭通常说瑞典语,而平民百姓则说芬兰语。

西贝柳斯两岁时,从医的父亲因伤寒去世,母亲因无力独自照顾三个孩子,全家搬回娘家居住。在外婆家里,西贝柳斯姐弟得到了良好的音乐教育,姐姐琳达学钢琴,弟弟克里斯蒂安学大提琴,西贝柳斯自己学小提琴,十几岁时他已经为这个“家庭三重奏”写下了许多简单的室内乐曲。

1885年,西贝柳斯遵照父亲遗愿进入赫尔辛基大学学习法律,同时在音乐院选修小提琴和作曲,不过第二年就放弃了法律,到赫尔辛基音乐院专门学习音乐。他本来的理想是成为一名小提琴独奏家,但当与来学校教钢琴的意大利作曲家、钢琴家费鲁乔·布索尼(Ferruccio Busoni,1866-1924)成为朋友后,便听从建议将精力转向作曲方面。在赫尔辛基音乐院学习了三年作曲后,西贝柳斯又赴柏林和维也纳各进行了一年的进修学习,不但精进了作曲技巧,还大大拓宽了视野。与此同时,在日益频繁的社交活动中,西贝柳斯也开始嗜好烟酒。

1892年,在维也纳学习期间,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青年西贝柳斯放弃了成为一名小提琴演奏家的理想,全身心投入作曲,根据芬兰民族史诗《卡莱瓦拉》(Kalevala)中的故事创作了他的第一部成功之作——音诗《库勒沃》。库勒沃是《卡莱瓦拉》中一位悲剧式的英雄人物,在他幼年时,身为酋长的父亲便被杀害,兄妹离散,常年流浪于森林中。一天他诱奸了一位少女,后来发现她竟然是自己的妹妹。妹妹投河自尽后,库勒沃先去报了杀父之仇,然后也卧剑自尽。

西贝柳斯在创作《库勒沃》期间曾聆听了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出的贝多芬《第九交响曲》,这无疑给他带来了启发。《库勒沃》是为女高音、男中音、男声合唱及乐队而作的,全曲分为五个乐章,1892年4月28日在赫尔辛基首演。这是西贝柳斯的第一部成功之作,一夜之间他便成为了芬兰人民心目中的英雄。西贝柳斯写这部作品的另一个动力是心底悸动的爱情:1888年,他与十七岁的贵族小姐艾诺·雅涅菲特(Aino J?rnefelt)相爱,艾诺出生于芬兰语家庭,父亲是一位将军,这促使西贝柳斯逐渐使用芬兰语,并通过《库勒沃》来向艾诺的父母展示自己的才能。这一招果然见效,《库勒沃》成功首演几周后,西贝柳斯便顺利地抱得美人归,婚后第二年他们的大女儿诞生,此后他们一共生了六个女孩。

《列敏凯宁组曲》

Lemmink?inen Suite,Op.22

1896年、1897年与1939年分别修订

《库勒沃》首演之后,西贝柳斯在音乐院任教,生活状况也有了改善。在作曲家及指挥家朋友(也是多年的酒友)罗伯特·卡亚努斯(1856-1933)的建议下,西贝柳斯创作了非常具有独创性的音诗《传奇》(En Saga,Op.9),这部作品再次证明了这位年轻人已经娴熟掌握了管弦乐作曲技法。第二年,他又完成了第一部无伴奏合唱作品——男声合唱《恋人》(Rakastava,Op.14),这是一首非常动听而又感人的小型合唱曲。这一年他还完成了一部组曲《卡累利亚》(Karelia,Op.11),作品歌颂了芬兰东北部卡累利亚(今属俄罗斯)的历史与文化。

1893年至1895年期间,西贝柳斯以《卡莱瓦拉》史诗中的英雄列敏凯宁为题材写下了《列敏凯宁组曲》(Lemmink?inen Suite,Op.22),音乐描写了青年列敏凯宁的恋爱与冒险故事,这也是西贝柳斯以《卡莱瓦拉》为题材创作的最重要的一部作品。四首乐曲的题目为:1.列敏凯宁与岛上的少女们;2.列敏凯宁在图翁涅拉;3.图翁涅拉的天鹅;4.列敏凯宁归故里。其中,《图翁涅拉的天鹅》是作者最著名的音诗之一,“图翁涅拉”(Tuonela)是芬兰神话中的黄泉,乐曲散发着芬兰民族的心声与幻想。1957年西贝柳斯逝世时,芬兰电台播放的就是这首《图翁涅拉的天鹅》。《列敏凯宁》在1896年4月首演后,作曲家又进行了多次修改。

音诗《芬兰颂》

Finlandia,Op.26 1900年

1897年,芬兰政府经过投票决定授予西贝柳斯艺术家年金,他得以专心从事创作。当时俄国对芬兰的压迫从尼古拉二世1899年2月发布宣言以后变得更为厉害,除了宣布终结芬兰的自治权外,还废除了芬兰议会,限制言论自由,推行俄化政策,导致芬兰人民的爱国运动更为激烈。

1899年11月4日,赫尔辛基的瑞典剧院演出了历史剧《历史的情景》,配乐就是西贝柳斯写的。1900年7月,芬兰政府委派卡亚努斯率乐团赴巴黎万国博览会演出,西贝柳斯以曲作者身份参加,并在好友及资助人卡佩兰男爵的建议下将管弦乐组曲《历史场景》中的音乐改编为独立的音诗《芬兰颂》。但是在巴黎万国博览会上,由于芬兰被划归为俄国,此曲只能换名演出。《芬兰颂》以“苦难动机”开始,继而出现“号召抗争的动机”,高潮之后是优美的民歌风格旋律,最后在铜管颂歌般的庄严气氛中结束。全曲演奏时间约九分钟。

1938年,此曲被人填入歌词改编为《芬兰颂》,成为芬兰的民族象征与“第二国歌”。

《第二交响曲》(Op.43)1901年至1902年

从1898年春天开始,西贝柳斯便将其主要精力放在了交响曲创作上。一年后他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交响曲——《第一交响曲》(Op.39),1899年在赫尔辛基首演。乐曲中丰富的情感线条和斯拉夫式的浪漫精神获得了舆论的赞赏,但另一方面也可听出柴科夫斯基的深厚影响。

1901年,在卡佩兰男爵的资助下,西贝柳斯携家眷去意大利休养,其间构思了新的交响曲,并于第二年在芬兰完成了这部《第二交响曲》,该作品之后在赫尔辛基的首演也非常成功。这是他七部交响曲中最通俗、最受欢迎的一部,充满了青春的活力、热情和希望。虽然它是依循传统而作的,第三乐章的结构手法也与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类似,但还是可以看出许多个人特点,如将一些短小的主题逐渐组合成一个整体、用弦乐经过句来描绘空旷遥远的意境、尝试使用不寻常而又有效果的乐器组合等等。

通过音诗《芬兰颂》和两部交响曲,西贝柳斯终于确定了自己的方向,在交响乐这一体裁上赢得了非凡的声誉。

戏剧配乐《库奥莱玛》(又名“死亡”)

Kuolema,Op.44

1903年

西贝柳斯爱妻艾诺的兄弟阿维德是个剧作家,他在1901年为芬兰剧院写了一部名为《库奥莱玛》(又名“死亡”)的戏剧,西贝柳斯便为该剧写了六段场景音乐,其中除了第二段与第三段带有演唱外,其余都是弦乐合奏。该剧于1903年12月首演。第二年,西贝柳斯将第一段配乐(原题为“缓慢的圆舞曲速度”)改写为独立的音乐会乐曲,取名为《悲伤圆舞曲》(Valse triste)。在原剧中,该段音乐所表现的场面是这样的:在病危母亲床前守候的儿子因劳累而睡着了,此时,室外传来了哀怨的圆舞曲声,重病的母亲闻声竟爬起身来;幻影中出现了许多舞动的宾客,母亲便与梦中的来宾婆娑起舞,当舞会达到高潮时,突然传来死神的敲门声,母亲尖叫一声倒地,舞伴消失,音乐也嘎然停止;儿子醒来后发现母亲已死去。

《悲伤圆舞曲》的乐队编制比较特殊:一支长笛,一支单簧管,两个圆号,定音鼓,弦乐组。乐器虽少,但极富表现力,乐曲以鲜明的节奏刻画出幻想、怪异、悲伤与恐怖的瞬间变化,显示了西贝柳斯精湛、娴熟的作曲技巧。虽然这首乐曲在欧洲被频频演出,但没人向西贝柳斯支付版税。两年后,西贝柳斯又将配乐中的另外几个片段连接起来,改编为《鹤的场景》(Scene with Cranes),同样很受欢迎。

《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Op.47)1903年与1905年分别修订

和众多伟大的协奏曲一样,西贝柳斯的《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起初并不受重视。

其实早在西贝柳斯写《库奥莱玛》配乐之前,他便开始创作一部大型作品——《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该曲是应卡亚努斯领导的管弦乐团小提琴首席维利·布尔迈斯特(Willy Burmeister)的建议而作。当然,作为曾经担任过音乐专科学校小提琴教师的西贝柳斯,写一部小提琴协奏曲也一直是他的愿望。这部作品的创作过程颇为戏剧化:他曾在写作过程中因喝得酩酊大醉而五天没动一个音符,之后又应阿维德之邀去为《库奥莱玛》写配乐而耽误了这首乐曲的创作;最后,在布尔迈斯特盼着早点得到乐谱以便练习的催促下,作品终于完成,并于1904年2月8日在赫尔辛基由作曲家亲自指挥首演,不过当晚的独奏者却并非布尔迈斯特,而是另一位青年小提琴教师维克多·诺瓦切克(Viktor Novácek)。

舆论对这次首演的评论毁誉参半。其中有一部分原因在于西贝柳斯为布尔迈斯特写的高难度演奏技巧,在诺瓦切克的弓下却变得毫无欣赏性可言。西贝柳斯自己对这部作品也不太满意,他在给好友卡佩兰的信中就表示要修改前两个乐章,他称“这是我目前最遗憾的事”。在1905年的修订稿中,西贝柳斯不但大幅缩减了独奏小提琴的主导性地位,增加了乐曲的交响化色彩,还对第一乐章与第二乐章作了不同程度的压缩,因此结构更为集中,音乐的后浪漫派风格也更为明显,这很可能与1905年1月西贝柳斯在柏林听到勃拉姆斯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对他的启发有所关系。

这版修订稿显然比初稿好得多。1905年10月19日,这个修订版在柏林由理查·施特劳斯指挥首演,独奏者是约阿希姆四重奏团的第二小提琴手卡雷尔·哈利尔(Karel Haril)。这次演出相当成功,英国著名乐评家唐纳德·托维曾高度赞誉道:“西贝柳斯的《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广受欢迎的时代也许尚未到来,但我认为它一定能取代门德尔松和布鲁赫的作品,而成为最具魅力的小提琴协奏曲。”西贝柳斯一生写过许多小提琴曲,但小提琴协奏曲仅此一首。

《D小调弦乐四重奏“友情之声”》

Voces Intimae,Op.56

1908年至1909年

1904年,尽管西贝柳斯欠着一屁股债,他还是决定举债在位于赫尔辛基北部一个叫耶尔文佩的森林围绕的乡村建造新的家园,新屋靠近图苏拉湖,西贝柳斯称它为“艾诺的家”。在乡下,西贝柳斯没了喝酒的环境,还得不断地还债,幸亏有政府提供的年俸,再加上来自作曲和指挥的收入,总算是渡过了经济难关。

在这期间,西贝柳斯于1905年为赫尔辛基瑞典剧院上演的梅特林克(M. Maeterlinck, 1862-1949)戏剧《佩利亚斯与梅利桑德》作配乐(后将此配乐改编成组曲),写了两首壮丽的音诗《波希奥拉的女儿》(1906)和《夜骑与日出》(1907),还完成了富有独创性的《第三交响曲》(1907)。

1908年,西贝柳斯被诊断出喉癌——那是长期抽雪茄的恶果。他为此痛苦不堪,最后于当年6月在柏林成功进行了肿瘤切除手术,当然此后烟酒是再不能沾了。病愈后的第二年,他创作了《A小调弦乐四重奏》,作品的大部分是在访问伦敦时写的。在这首弦乐四重奏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特别的作曲手法:全曲罕见地增加到五个乐章,有点类似古典派的嬉游曲;作品中某些地方似乎是受到了贝多芬晚期四重奏的启发,但却没有那样厚重;乐曲的配器很接近弦乐合奏,这恐怕与西贝柳斯长期写管弦乐有关。乐曲洋溢着温暖、纯真的情感,这也是在经历了大手术之后作曲家对生命的感悟。关于这部作品,西贝柳斯在给艾诺的信中写道:“这首乐曲能让人微笑,哪怕是在死前的瞬间。”此后,西贝柳斯再也没有写过弦乐四重奏。

歌曲

可以说,西贝柳斯的歌曲具有鲜明的情感张力,创作水平也明显高于同时代的其他作曲家。

1911年创作的《第四交响曲》有着严密凝练的作曲手法,为西贝柳斯赢得了声誉。但人们在赞赏他及其高超的管弦乐写作技巧时,往往会忽略他美妙无比的合唱曲和歌曲。其实,西贝柳斯一直没有停止过声乐作品的创作。除了大量人声与器乐曲、无伴奏声乐曲之外,西贝柳斯对一般的歌曲也十分喜爱。他很欣赏鲁内贝格(Johan Ludvig Runeberg)等芬兰十九世纪的民族诗人,常常以他们的诗词谱曲。

西贝柳斯于1913年为女高音和管弦乐而作的音诗《卢旺诺塔》(Luonnotar,Op.70),歌词选自芬兰史诗《卡莱瓦拉》,内容是讲述宇宙的创造。这部作品是应芬兰戏剧女高音歌唱家艾诺·阿克特(Aino Ackté)之邀而写的,同年,她在英国格罗斯特市的合唱节上首演了此曲并引起轰动。

西贝柳斯的歌曲中经常演唱的有:《河面上的木屑》(Lastu lainehilla,Op.17 No.7)、《秋天的傍晚》(H?stkv?ll,Op.38 No.1)、《黑玫瑰》(Svarta rosor,Op.36 No.1)、《芦苇沙沙》(S?v, s?v, susa, Op.36 No.4)、《三月雪上的钻石》(Demanten p? marssn?n,Op.36 No.6)、《初吻》(Den f?rsta kysseen,Op.37 No.1)、《幽会回来的少女》(Flickan kom I fr?n sin ?lskings m?te,Op.37 No.5)、《海边的阳台》(P? verandan vid havet,Op.38 No.2)。

《第五交响曲》(Op.82)

1914年至1915年、1916年及1919年多次修订

1914年5月至6月,西贝柳斯第一次访问美国,回来后不久便开始构思创作他的新交响曲。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由于芬兰断决了与国外的经济往来,人民生活变得十分艰难,这当然也包括西贝柳斯——他无法出国,德国出版社又取消了应该付给他的版税。战争给西贝柳斯带来极大的困难和不便,烦恼中他又恢复了喝酒的旧习惯——要知道他在手术后的七年内没有再碰过烟和酒,这曾让艾诺十分高兴——不过饮酒并未影响他的音乐创作,经过几次修改后,西贝柳斯还是完成了他最为明朗舒展的交响曲:《第五交响曲》。

1915年12月8日西贝柳斯五十岁生日那天,赫尔辛基为他举行了祝寿音乐会,并隆重首演他的《第五交响曲》。这部田园风格的作品充满了春天般令人心旷神怡的情调,或许是雅文帕(J?rvenp??)湖畔宁静的乡村生活平抚了他烦躁的情绪,又或许是他逐渐健康的身体使他内心愉悦,总之这是他后几部交响曲中将芬兰大自然景色描绘得最好的一部。虽然首演大获成功,还加演了三场,但西贝柳斯对初稿并不满意,后经过1917年及1919年两次修改才正式定稿。第二次修订稿于1919年11月24日在赫尔辛基演出,作曲家亲自上台指挥。

《塔皮奥拉》

Tapiola,Op.112 1925年至1926年

在《第五交响曲》首演后的第八年,西贝柳斯才连续创作了《第六交响曲》和《第七交响曲》。其实西贝柳斯对这两部作品早有构思,尽管主题还是离不开芬兰,但两者本质上区别很大。如果说四乐章的《第六交响曲》具有田园情调和芬兰民谣式温暖的话,那么单乐章的《第七交响曲》可谓西贝柳斯对自己交响乐创作的反思、总结和提炼:乐曲巧妙地融合了传统交响曲四乐章的要素,将交响乐这一体裁的精神实质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英国著名作曲家、评论家康斯坦特·兰伯特(Constant Lambert,1905-1951)曾称赞西贝柳斯的《第四交响曲》和《第七交响曲》为“当代两部创造性的惊人之作”。西贝柳斯在《第七交响曲》于1924年在斯德哥尔摩首演后的第二年迎来了自己的六十岁生日,接受了芬兰政府授予他的白玫瑰十字勋章以及民众的庆贺筹款。这年他还接受了纽约交响乐团的创作委托,这就是1926年完成的音诗《塔皮奥拉》。

《塔皮奥拉》描绘大自然的气势和魅力超过了西贝柳斯以往的任何一部交响作品。塔皮奥是芬兰神话中的森林之神,塔皮奥拉意为塔皮奥居住之地,也就是森林。

芬兰国土的大部分是绵延不断的茂密森林,因此这部作品的象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在出版的总谱扉页上,印有作曲家摘自《卡莱瓦拉》的四句诗,大意为:“北国绵延的阴暗森林,迷藏着神秘的太古奇梦,那是森林之神的住地,精灵们在暗处晃动。”但西贝柳斯的音乐并不按神话故事的内容发展,而只是对森林里各种气氛的生动描绘。

《塔皮奥拉》可谓西贝柳斯的封笔之作。他在1931年写过合唱、小提琴与钢琴、管风琴等一些小作品,此后虽然写过《第八交响曲》,但都被他撕毁。西贝柳斯是一个对自己作品要求非常高的人,也许是他知道自己的创作才华不可能再超越《第七交响曲》了,就十分理智地搁下了谱曲之笔。

在他一生剩余的二十六年中,再也没有发表过一个音符。尽管如此,他在世时始终被认为是一位伟大的作曲家,他那独创而有价值的风格,尤其是交响音乐上的成就,使他在音乐史上留下了应有的地位。

猜你喜欢

首演赫尔辛基交响曲
狂欢节
赫尔辛基环保交通
闽剧现代戏《生命》首演
Chinese Tragedy Performed in Greece
春之交响曲:听春天的声音
集市交响曲
2016年度优秀剧目推荐名单
周末交响曲
“青春版”越剧《春草》首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