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书籍治愈心灵

2015-09-10吴权

科学24小时 2015年4期
关键词:心理疾病西游记疗法

吴权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物理使人深刻,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这是英国著名唯物主义哲学家和科学家弗兰西斯·培根的一段名言,说明读书对人的性格塑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实,除了“成性格”,读书还有治病的作用,尤其是针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心理疾病,如抑郁、焦虑、恐慌、烦躁等。这就是我们今天向大家介绍的阅读疗法,也称为阅读治疗、读书疗法。

为什么阅读能够帮助我们治疗某些心理疾病呢?这是由阅读的功能和心理学的作用机制决定的。其实,阅读疗法就是运用医学、生理学、心理学的原理、技巧和检测手段,以书籍为媒介,将阅读作为养护或恢复身心健康的一种方法。

研究认为,阅读不仅仅是对文字符号的理解,更是一种心理体验的过程。阅读的过程就是读者与作品的情感内涵产生不同程度共鸣的过程,这就是书籍摄人灵魂的魔力。在阅读治疗中,暗示与自我暗示的作用非常显著。书中人物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以及富有哲理的论点,都能起到心理暗示的作用。研究表明,阅读比听音乐、散步和喝茶更能有效减压。仅仅6分钟的阅读时间,就能帮助人们减少68%的精神压力。

在阅读治疗中,不同的书籍适合不同需要的人阅读。清代张潮在《幽梦影》中说:《水浒传》是一部怒书,《西游记》是一部悟书,《金瓶梅》是一部哀书。需要抑制烦躁的人,可以看《论语》、《冰心全集》、《周恩来传》;需要克服抑郁的人,可以看《笑林广记》、《西游记》、《儒林外史》、《围城》;需要压惊、消恐的人,可以看《六祖坛经》、《三毛文集》;需要战胜疾病的人,可以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命运》、《站起来走!》、《蔑视死亡》。

图书能够治病,就在于它传达给读者的情感恰好减弱或抵消了蕴藏于读者心中的不利于身心健康的情感,使紊乱的心理功能重新走向有序化。在阅读疗法的实际应用过程中,有两个原则必须予以充分重视:一是要把握好情志相胜的原则,这样读者就不会因为阅读而以哀添哀,作茧自缚;二是要把握好适度的原则,合理安排好阅读的时间和节奏,使阅读强度始终保持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的加剧,情绪因素致病的患者人数逐年增加。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共有5亿多的精神病患者,其中1.5亿人患有情感性疾病。现代医学已经开始重视除药物、手术以外的治疗方法,而阅读疗法就是其中一种。

用书籍来治愈心灵,无疑有其独特性。中学阶段是青少年的心理状况从幼稚逐步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是一个依赖性和独立性、幼稚性和自觉性错综矛盾的时期。所以,此时如能恰当地阅读各种书籍,就能够有效增强心理素质,更好地面对挫折,面对人生。

猜你喜欢

心理疾病西游记疗法
Rejection therapy 拒绝疗法
莫擅自贴上心理疾病标签
能治疗心理疾病的耳机
研究称心理疾病史与癌症死亡风险相关
西游记
西游记
西游记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小儿厌食的简易疗法
自我心理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