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互联网的沉默
2015-09-10雷建平
雷建平
太平轮,一艘被寄予厚望的客轮。当年从上海港驶出,倾覆于夜色下的太平洋,被称为中国的“泰坦尼克号”。如今的上海互联网产业,倒像是另一艘上海“太平轮”。在欢呼声中出航,在夜色中迷航。
近些年,上海虽然出现了饿了么、洋码头等新锐互联网企业,但总体来说企业数量偏少,发展规模还不算大,反倒是一些曾经火热的互联网企业消沉得很快。
比如盛大、巨人、九城、久游等曾经耀眼的企业快速衰落。少数几个相对大的成熟互联网企业还被并购,最近几个月,先是万达3亿美元控股快钱,后有58同城2.67亿美元收购安居客。
而这两年北京崛起了小米、美团、京东等企业,深圳产生了华大基因、大疆科技等企业,靠智能硬件再度“雄起”,广州也诞生微信、唯品会等;杭州则有阿里生态链。
PC互联网时代还屹立潮头的上海,却在这一轮移动互联网浪潮中逐步被边缘化。以至于很多人感叹,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上海互联网产业都在沉沦,这里可能不再是互联网创业圣地。
上海互联网的2014年:大面积溃退
3月,58同城以现金加股票方式并购二手房电商安居客,交易结束后,安居客原CEO梁伟平将开始二次创业。据了解,梁伟平早在2014年6月已在积极筹备出售安居客。
其原因在于,安居客与房地产中介链家等客户关系紧张,又冲刺IPO失败,梁伟平一直考虑安居客转型。但转型挑战太大,干脆另起炉灶轻装上阵,投身到更火热的O2O创业中去。
而此前不久,万达集团斥资逾3亿美元控股安居客的同城兄弟、第三方支付企业快钱。快钱这一老牌企业在保持多年独立运营后,最终也投入到万达的电商和金融生态系统怀抱。
更坚决的变化来自盛大。整个2014年,盛大持续出售旗下原有的3块核心资产——游戏、文学、视频。尤其游戏曾是盛大起家的行业,但盛大互动已不再持有盛大游戏任何股份。
上海互联网企业数量本就不多,在九城落寞、巨人网络私有化后,来自盛大、快钱、安居客的一系列动作,更宣示上海互联网界的落寞,上海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比PC时代更落伍。
这引发上海的互联网创业者感叹。名片全能王CEO镇立新表示,上海的互联网也辉煌过,当年盛大的《传奇》非常红火,九城代理的《魔兽世界》也很流行。
镇立新说,当年上海也曾有过很好的互联网创业氛围,只是非常可惜,盛大没能一直保持辉煌。
“如果盛大继续辉煌下去,可以起到一定带动作用,我相信会给上海带来一些改变。”
沪江网CEO伏彩瑞18岁来到上海,如今36岁,其在上海待的时间跟在老家一样长,上海是其挥洒青春热血的地方。伏彩瑞创业时就是听着盛大和陈天桥的故事。盛大最早摸索出在互联网上赚钱的模式,陈天桥又最早成功,激励了一大批想在互联网淘金的年轻人,伏彩瑞就是其中之一。尽管盛大最初只做游戏,已经足够让创业者们取经、借鉴。
伏彩瑞说,沪江网2009年来到张江,盛大就在张江边上。这几年下来,看到张江的变迁,心中有很多感叹。当盛大去互联网化时,再看看上海的互联网创业者,不免唏嘘不已。
“这是我们挥洒青春创业的地方。盛大退去的时候,代表的不是一个企业的行为,而是上海的一个时代,变化非常大的时代。”伏彩瑞指出,当身边互联网产业红火时,勤奋又努力思考的创业者带领的企业总是可以做好。反过来讲,当上海互联网创业环境萧条时,会有一种唇亡齿寒的感觉。
这让很多人怀念当初那个豪情万丈的陈天桥,那个准备打造网络迪斯尼的的陈天桥,还有那个到处并购,到处招揽人才的盛大。那时的盛大,势头远远盖过当今如日中天的BAT。当年盛大在上海一度云集众多知名创业者和职业经理人,如酷6创始人李善友、啪啪创始人许朝军、前盛大游戏董事长谭群钊、前盛大文学CEO侯小强、前盛大云CEO季昕华等。
这些人曾经在盛大奋斗,如今又都离开,如同那些花儿,曾经开过,却也凋谢。所不同的是,散落在各处的“盛斗士”在各自所在的领域又开天辟地,而烟花散去,空留下上海的惆怅。
上海的互联网到底怎么了
陈天桥时代的结束也标志着上海互联网另一个时代开启。2014年底,一直跟随哥哥创业10多年的“隐形人”、盛大COO、陈天桥弟弟陈大年开始从幕后走向前台。
2015年春节前夕,陈大年更是动作惊人,向Wi-Fi万能钥匙团队发放年终大奖,不论职位高低,入职时间超过四个月的同事,都获得一台价值近百万元的特斯拉跑车作为年终奖。陈大年年终奖发放特斯拉跑车一事闹得沸沸扬扬,外界有赞誉,有羡慕,有质疑。不过,陈大年则指出,这一切背后有更重要原因,是自己对人才的尊重和渴望,是“千金买马骨”。
陈大年特别谈及关于上海和北京两地网络产业发展现状的见解,称上海互联网行业是全国互联网业的一抹亮色,在这里产生过很多优秀的公司,优秀的产品,以及优秀的商业模式。
“作为上海互联网从业者,我清楚知道上海互联网行业不缺努力、不缺创意、不缺资金。但是,有一个短板不容忽视,上海互联网从业人员数量和北京相比差距非常大。”陈大年说,这是上海与北京两地互联网行业的重要差距之一。这也是愿意送给每个员工一辆特斯拉的动机,希望以此体现公司对人才的尊重,用诚意吸引更多的人来到上海。
为何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亚洲甚至是世界的金融中心,上海反而缺乏互联网从业人才?
基因决定商业格局
原盛大影视CEO、现“微乐手机动态壁纸”合伙人赵雨润的经历可能更说明问题。赵雨润是上海人,但他却来到北京创业。赵雨润说,上海互联网创业存在几大核心问题:
1. 格局问题。上海地区的人一向以精明著称,喜欢计算投资回报率,尤其看重前期1~2年的投资回报率,若收益率不高,甚至亏本,不如投资房地产、汽车等更保险的项目。这使得上海的互联网创业者偏重于离钱近的行业,如游戏、互联网金融等细分领域。这也是上海为何能诞生盛大、九城等企业,而不是腾讯、阿里、百度这些企业的原因。不过,游戏企业虽然来钱快,但具有周期性,很容易遭遇挑战,腾讯、阿里、百度这些企业虽然前期不赚钱,但后期却能有非常丰厚的回报,这一切也决定当前行业的格局。
2.上海人的特点是喜欢“买办”文化。上海500强企业众多,当地人喜欢进入世界500强工作,每天喝咖啡,人生优先级也是先买房和车,创业是有风险的事,不被大多数人接受。上海人更注重生活品质,工作时间也自然要落后其他地方。名片全能王CEO镇立新表示,上海人注重生活品质,大部分人平均工作的时间比北京、深圳的人要短。
“作为个体可能觉得影响不大,但作为群体对群体,上海与北京、深圳每天差个几小时问题很严重。”镇立新说,互联网行业发展日新月异,竞争的胜负可能就在几天时间之间。这产生了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在北京3W、车库咖啡、贝塔咖啡周围已形成很浓厚的创业氛围,海淀图书城快变成创业一条街,到处是创业者和投资人,逢人推荐项目或想找人融资。上海则不一样,上海也曾诞生一些创业咖啡馆,但很多面临倒闭。如沪江网CEO伏彩瑞所说,上海的互联网创业氛围没北京浓厚,彼此联系很少,都埋头做业务,忽略了其他。
作为上海人,长期做互联网生意的华兴资本CEO包凡也有话说。包凡表示大部分上海人的想法是,毕业后找一份安稳的工作,做一个高级白领,根本不愿意去创业公司。当然,上海相关部门对创业支持力度也不大。
“上海不缺市场,上海是中国O2O最大市场,O2O又这么热。按理说上海人才也不缺,上海的高校每年产生很多人才,上海更不缺钱。”包凡说,那只能归结为文化的问题。
上海人的精明可体现在很多细节上。一次一个北京做互联网的朋友到上海做客,在一家餐厅与朋友吃饭,正巧旁边桌子上两名上海人在高谈阔论科技产业,于是几个人一起聊天。
谈完后,两边分别结账,来自北京方面的人很爽快地拿出钱包直接付款,另一边则拿出手机低头刷半天后,其中一个人对另一个说,把你的手机借给我用一下,我的大众点评刷不开。
北京的朋友在一旁看着顿时感觉“傻眼”,两个上海人一共吃饭不到200元,为能用大众点评省10多块钱,前后磨蹭了10多分钟,对方不禁感叹,这也是为何大众点评在上海诞生的原因。
上海人这种精明的风气,反过来又对互联网产业不利。当行业发展状况不理想时,上海的人往往习惯将创办的企业如一桩生意一样处理掉。比如,同样是公司遭遇发展挑战,安居客CEO梁伟平选择是,甩掉安居客的旧包袱,再次创业,“反正热钱多,新项目也不缺钱。”但搜房网CEO莫天全的态度是,带领公司继续前行。
一位业内人士指出,上海的企业家更寻求财富的安全,而非锐意进取。再以陈天桥与李彦宏为例,同样是通过互联网创业致富,晋升为中国顶级富豪,双方逻辑完全不同。如今陈天桥偏好非互联网行业,在这类行业,陈天桥只需人帮忙打理财富,自己可省很多心。
“到陈天桥那个程度,其对财富首要要求是安全,而非更高回报。”
上海曾被视为“冒险家乐园”,而风险与创新并举的互联网行业,却在这个“乐园”维持着最保守的姿态。如今,BAT开始展现出“马太效应”的迹象,上海现在想要产生能与之比肩的公司,恐怕更加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