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遍澳门

2015-09-10王小婵

中国国家旅游 2015年5期
关键词:镜湖炮台叶挺

王小婵

澳门是如此令人留恋和着迷。然而澳门很小,游客很多,如果既想减少拥挤之苦,又想充分体验这座小城的别致与美好,最佳办法就是徒步澳门甚至走遍澳门,而且悠然自得不会太累。根据澳门旅游局在原有四条步行路线基础上,今年重新整合推出的八条“论区行赏”步行路线,本文首先推荐澳门半岛中北部的两条新线路,为读者提供一种去澳门旅游度假时的浪漫选择。

在珠海拱北口岸过关走出澳门边检大楼后,便可看见一座乳黄色的关闸拱门,从这个澳门重要历史建筑开始,沿关闸马路直行,途经三角花园、莲峰庙、林则徐纪念馆、牛房仓库、观音古庙及城隍庙,直到望厦公园中的望厦炮台,便是澳门旅游局新推出的第五条步行路线:花地玛堂·缘聚濠江。

这条徒步线路全程约2公里,属于澳门最北部的花地玛堂区,主要景观以海拔62米的望厦山(又名莲花山)为中心,北有莲峰庙和林则徐纪念馆,南有观音古庙,左有牛房仓库,山顶有望厦炮台,山下有澳门旅游学院。其中位于提督大马路和拱形马路之间的莲峰庙始建于明朝,经过多番扩建,现在占地面积很大,古树婆娑,庄严肃穆,除主庙供奉观音天后外,还有武帝殿、仁寿殿、医灵殿、神农殿及金花娘娘痘母殿等,但这里最值得拜谒的还是林则徐纪念馆及其全身石像。

1839年,两广总督林则徐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在虎门销毁二百多万斤鸦片后,来澳巡视这个当时的鸦片集散地时,就是在这里会见葡萄牙官员的,林则徐纪念馆(逢星期一及法定假期休馆)内藏有当时的一些珍贵资料。

山顶的望厦炮台初建于1849年,占地约七百平方米,是葡萄牙在澳门实施殖民主义之后兴建的第一座炮台,炮口朝向关闸方向,炮台内有通道通往上面的观察台和附近的火药库。

山下的牛房仓库原先是检疫牛的仓库,现在是澳门艺术团体“婆仔屋艺术空间”的展览地,从中可以感受到澳门年轻一代个性化的艺术追求(每天中午十二时至晚上七时开放,逢星期二休息)。

花地玛堂区是澳门与内地陆路来往的主要通道,也是澳门半岛人口最密集的街区,在百年沧桑中,传统的华人民间文化早已融入很多西方文化的内涵与色彩。

“花王堂区·情牵中西”是澳门半岛中部一条不错的徒步线路,沿途有哪吒庙、恋爱巷、圣安多尼教堂、基督教坟场、消防博物馆、莲溪庙和三盏灯等十多处景点,其中与中外名人贾梅士、孙中山和叶挺有关的几处,是这条线路上的突出亮点。

从大三巴牌坊附近的旧城墙遗址和哪吒庙开始,可以沿花王堂街步行至白鸽巢公园。这里是澳门最古老的公园之一,古木参天、郁郁葱葱,公园内有一个石洞,洞中有葡国著名诗人贾梅士的铜像。相传这位生于四百多年前的诗人,因触犯宫廷官吏而被放逐流落至澳门,不料他隐居此洞却创作出影响深远的著名史诗“葡国魂”。

东方基金会会址和基督教坟场也都在这附近,从这里向右经过三巴门土地庙、包公庙及医灵庙,就可以找到镜湖医院内的孙中山铜像。1892年,孙中山从香港西医学堂毕业,应邀来到澳门镜湖医院任职,从此成为澳门第一位华人西医。由于他医术高明(擅长外科和治疗肺病),医德高尚,后来被称为镜湖侠医,医院正门前这尊全身铜像就是澳门民间捐款铸造的。一方面行医济世,一方面从事革命活动,一代伟人孙中山与澳门有着密切的关系。

消防博物馆与镜湖医院隔路相临,沿着它们之间的镜湖马路向南直行,不久就可到达莲溪庙;而如果沿着贾伯乐提督街走至76号,就到了叶挺故居。从1927年至1942年期间,叶挺一家基本都居住在这里,他的九位子女中有七位在此诞生。叶挺将军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之一、新四军军长和杰出的军事家,1931年至1937年期间,在这里与夫人和子女共同度过了人生中难得的温馨时光,同时也留下了他精忠为国的热血情怀。

从叶挺故居往南前行不远,是澳门最具市井情怀的一个地方——三盏灯。这里汇聚了各种街边小铺和一些极具异国风味的东南亚美食,其中最出名的是缅甸菜,像鱼汤粉、椰汁鸡面、猪脑面、热奶茶、咖啡和通粉等深受本地人欢迎的招牌美食,都依旧保持着几十年前的老味道。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因躲避战乱来到澳门的缅甸及其他东南亚华侨,造就了三盏灯的兴旺;而贾梅士、孙中山和叶挺也仿佛像“三盏明灯”一样,让我们在几十年后,还能依稀听到以往岁月的回响。

走遍澳门,徒步穿过一条条老街古巷,一次次触摸这座小城历史变迁中散落的斑驳碎片,寻找那些久远的箴言与故事;在光影流转中随步移情,深刻地感受这座小城宁静、优美、包容与淳朴的同时,或许,也能让自己更加看透世事和人生。

猜你喜欢

镜湖炮台叶挺
故宫藏三册清代广州炮台图识读及其他
陈镜湖烈士纪念馆
广州大黄滘炮台考论
悄悄地
南炮台女民兵:无悔青春献海防
夜游天镜湖
虎门长洲要塞佚名炮台考
镜湖:绍兴历史文化的一面镜子
叶挺在新四军组建前后
叶挺独立团内的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