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外星人来访
2015-09-10赛斯·肖斯塔克
赛斯·肖斯塔克
如果外星人来到地球,将会发生什么?
我并不是在说探测到来自几百光年以外的无线电信号或者激光,而是说当外星客人实实在在地踏上地球这片土地时,我们能做什么?
如果我说人类对外星人的到来没有做丝毫准备,你是否会大吃一惊?
在美国,有上千万人相信外星人早已涉足地球,如果你也是其中之一的话,你就会非常自信地说你了解人们对此的反应——嗤之以鼻。
现在的事实是:就目前已得到的证据来说,几乎没有科学家相信外星人有一天会造访地球。因此,让我们在假设外星人还没来到地球的前提下考虑这个问题。
首先是公众接受度的问题。感谢半个世纪以来的电影对外星人的刻画,在这些电影中,外星人驾驶飞船来到我们这个多水的星球,公众也由此认为外星人登地球的方式只能是以下之一:①登陆过程通常诡异无比,对人类造成的伤害并不大,而且整个事件会被一个偏执的政府掩盖过去;②外星人来意不善,要么毁灭球,要么对地球进行改造以适应自己的生活习性。
不过,仅限于这两种剧情的设想可不是我们的风格,我们还有一种想法:丹麦导演迈克尔·马德森的故事情节更聪明,而且也有可能更现实。在电影《外星来客》(The Visit)中,马德森以纪录片的形式向人们呈现了科学家、政治家、军方人员和联合国官员坐在一尘不染的办公桌前反复讨论如何应对造访地球的外星来客的科幻剧情。
当然,在讨论开始之前,影片旁白就郑重声明:“据我们所知,外星人从未造访过地球。”这句话无疑会让新墨西哥州的观众坐立不安。不过,考虑到1 9 3 8年奥森·威尔斯的广播剧《世界大战》播出后给观众带来的很大误解——将科幻误认为现实,或许马德森是不想重蹈覆辙才预设了这么一个旁白吧。接下来,影片展示了一群专家在降落于庭院的非人类物种带来的难题面前抓耳挠腮,不知所措。大多数人关心的不外乎两件事:怎么应对公众,以及如何与外星客人进行交流。当然,前一个是众所周知的敏感话题。尽管电影有所暗指,但事实上,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的政府或者联合国会想跟非人类物种打交道。而且,他们也证实了自己对此丝毫不感兴趣。比如,联合国对SETI(地外文明搜寻计划)信号既不予以采纳,也不协商讨论,更别说严肃地对待外星人实打实的造访了。联合国要处理的重要事情多了去了,但并不包括外星人。
然而,在电影《外星来客》中,这些人却突然都开始感兴趣了。他们召开高级别会议讨论如何隐瞒证据以及如何将事态最小化后告诉公众(阴谋论者开始会意地摇摇头),这样做的初衷都是为了国家安全和安抚民众。毋庸置疑,这个观点更接近欧洲大陆的态度而不是美国的态度:在欧洲,专家,包括政府在内,都是最清楚事件真相的。
但奇怪的是,在这次事件中安全并不是什么大问题,既没有大范围的公众恐慌,也没有出动军队武力应对。大量镜头被用于紧急出动的坦克蹒跚着穿过树林,观众并没有见到外星人的面。
关于来访者是否善意,你或许有自己的观点,但不管怎么说,没有冲突无疑是最好的开场。如果说联合国(或者,比如影片中的五角大楼)的案几上没有应对外星人的指南手册,部分原因是他们觉得此事发生的概率很小,另一个原因是他们也确实没什么可做的。如果外星人可以靠技术到达地球,那么它们的技术至少超前我们几个世纪(此处可脑补一下东征的十字军面对现代化部队时的场景)。如果外星人来地球的目的是挑起事端,那么我们最好的做法只有谈判。
影片《外星来客》中遭遇外星人的实质并不在外星人要毁灭地球或是摧毁我们的基础设施之类的宏观事件,而在它的社会学意义。“你是如何思考的?”专家问道,“你有想象力吗?什么是善恶?”
我们很想知道的一点是,它们在多大程度上跟我们相像?当然,了解一下它们的火箭技术或者问问它们黑洞中心到底发生了什么也是不错的,但接触外星人的核心价值仍然在于调整我们自己。这是一个更细致入微的探索,《外星来客》以及很多类似的遭遇外星人的电影承担了此项重任。
《外星来客》这部影片严肃而朴素,情节进展缓慢,跟空间本身一样。相较之下,《去年在马里昂巴德》这部影片看起来反倒像一部动作片。但影片的目的并不是简单地挠挠你简单的大脑,而是促使你思考你一直以来想知道的外星人到底长什么样,还有它们的环境与进化史。从这个意义上说,《外星来客》敢于尝试以往的科幻片从未触及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