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雅纳切克的“缪斯女神”

2015-09-10汤晗玮

音乐爱好者 2015年5期
关键词:切克卡塔卡米拉

汤晗玮

这是一本作曲家寄给同一位收信人的书信集,此人与古典音乐毫无关联,甚至不通音律。信件的内容除了情感交流以外,更多涉及的是生活琐事,提到作曲家本人创作经历的也仅是只言片语。我想很多人可能和我一样有此一问:这本书到底和音乐有多少关系?

作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歌剧作曲家之一,莱奥什·雅纳切克因为《耶奴发》《卡塔·卡芭诺娃》《狡猾的小狐狸》《马克罗普洛斯事件》《死屋手记》等作品而名垂史册。即使不少中国乐迷对雅纳切克并不是很熟悉,或许也知道他和斯美塔那、德沃夏克一起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捷克作曲家。村上春树的畅销小说《1Q84》中反复提及的雅纳切克《小交响曲》,也令这位作曲家的名字在大众中稍有传播。

雅纳切克是“老树开花”的典型代表,他在生命的最后十年中,写下了几乎所有的名作:除了前述歌剧中的后四部,还有《第一弦乐四重奏“克罗采奏鸣曲”》与《第二弦乐四重奏“私信”》(亦译为“情书”或“心言”)、管弦乐作品《小交响曲》和合唱作品《格里高利弥撒》。“只有威尔第和雅纳切克那样的高人才能在七十岁高龄后写出重磅之作”,这是英国古典音乐评论家诺曼·莱布雷希特对高龄歌剧作曲家的总结。

这一切都从雅纳切克在1917年的一次偶遇开始。这位刚刚受到《耶奴发》首演成功鼓舞的作曲家,在温泉度假胜地卢哈乔维采遇到了他的“缪斯女神”卡米拉·斯托斯洛娃。那一年雅纳切克六十三岁,卡米拉二十五岁。两人柏拉图式的关系伴随雅纳切克终生。

《雅纳切克私信集》收录了作曲家自1917年开始直至去世期间寄给卡米拉的书信,覆盖了他屡创杰作的最后十年时光。这些往来信件不仅记载了两人的感情发展,也直接构成了雅纳切克《第二弦乐四重奏“私信”》的创作灵感。

但是想从这些书信中考据作曲家创作细枝末节的人们可能要失望了。卡米拉并不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雅纳切克的原配妻子兹登卡如此形容她:“……她的来信拼写错误百出。在音乐方面,她更是无知,把莱奥什(雅纳切克)的作品称为‘你的那些音符’。”很显然,和卡米拉讲述创作思路或者想法并不恰当,因此书信里除了你侬我侬外,谈的最多的就是食物、房子、行程、身体健康状况等等琐事。雅纳切克在歌剧上最重要的革新“说话旋律”一字未提,与“克罗采”、《小交响曲》和《死屋手记》相关的记述也仅是一笔带过。

除了雅纳切克的衣食住行以外,我们还能从这些书信里得到些什么?除了满载着对卡米拉的爱,雅纳切克在这些私信中对于那些“卡米拉题献作品”的描述应该算是音乐信息中最重要的了。《卡塔·卡芭诺娃》中的卡塔、《马克罗普洛斯事件》中的“冰美人”都有卡米拉的影子,当然还有“私信”四重奏,这些作品都是雅纳切克在信里提及最多的音乐作品。从作曲家和卡米拉提起这些作品的频率,读者可以获知这些作品的创作、首演过程以及和卡米拉的关系,并且还能感受到作曲家释放出来的和年龄不符的蓬勃爱意。

这本书信集让我想起另一本十分相似的书——《亲爱的阿尔玛:马勒给妻子的信》。虽然都是作曲家写给爱人的信,甚至译者都是同一位,但是读来感觉却大相径庭。马勒源源不断地释放出他对音乐的理解和各类哲学思辨,在对阿尔玛的言谈中也显得自我而有魄力;而雅纳切克则更像一个过着平凡日子的小人物,他和卡米拉秘而不宣的爱情在经历了十足的苦恋后才得到对方的反馈,他用更淳朴的语言表达着喜悦与悲伤。

译者庄加逊形容雅纳切克只是一位“记录者”,这些私信也只是他最后十余年中跟卡米拉感情的一个缩影,无关其他。而他的一生,或许也只是像这些书信一样,朴实而又琐碎。

猜你喜欢

切克卡塔卡米拉
卡塔卡利
弗兰克·维尔切克博士获得2022年坦普尔顿奖
卡塔卡利
打卡
鹰击长空
卡米拉终于要“扶正”了?
与喵星人的相处指南
链状卡塔型苯图的反强迫数
卡米拉:王储情人要转正?